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工作计划 > 班主任 > 德育的实效性【浅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德育的实效性【浅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来源:班主任 时间:2019-10-28 07:59:23 点击:

浅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浅谈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高校德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 主阵地,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塑造德才兼备的跨 世纪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德育效果却不太理想。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并从原因中 探讨增强德育实效之法。

摘 要:
德育;
实效 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对成才的 方向、高度和持续性起决定性作用。高校德育是培养大学生 的政治观念、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 主阵地。“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它 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塑造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人 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德育失效之因 分析考查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有效地进行德育 的前提。目前高校德育效果不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是人们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单一化;
其次是学生德育 先天不足,增加了“补课”的难度。由于中学片面追求升学 率,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重分数,轻能力等 做法使学生形成轻视德育的思维定势;
再次是受当前社会上 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化之风影响,社会文化娱乐中存在着不健康因素;
最后是现代家庭生活使传统的优良家 教渐趋弱化,丧失了与学校教育的互补性。一些家长一方面 忙于商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一方面又有意无意地纵容子 女参与商业活动,从而放松了对子女的要求,使子女摆脱了 家庭的约束力,失去了有助身心健康的传统美德教育的良机。

(二)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身心全面发展的阶段,一方面他们思 想活跃,兴趣广泛,渴望成才但他们对成才的理解太片面, 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一定的能力,将来在专业上有 所成就,就是人才了,至于“马列理论、思想教育嘛,只要 背背条条框框,能应付考试就行了”。另一方面,处于青年 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强调自我的尊严,不再盲目模 仿,不再满足现成的结论;
并开始自觉地按照一定的信念和 模式来塑造自己。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知识面狭窄,辨别 是非能力低,不懂如何待人接物,因而他们思考问题、探讨 社会、观察现实、接受思想、认识自我中难免带有较大的片 面性。

(三)德育自身的原因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把德育真正放在首要地位 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把德育真正放在首要地位。教育 界人士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是次品, 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要提高德育的关效性,关键是改变人才观念,正确理解德育概念,切实把 德育放在首位。“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 性的和谐发展”[2]。德育,就广义上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 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 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在狭义方面认为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 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 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 的教育活动。因此,它具有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系统 性和持久性等特点。很显然德育不同于智育,不能认为只要 学习好,就是思想好。只有端正对德育的认识,把握德育的 内涵及重要意义,领导管理者才能以正常心态,正确教法进 行教育,受教育者才能以正常心态,积极态度接受教育。

(二)建立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校园文化,发挥其潜在的 教育力量 校园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校 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 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 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 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 征和方式;
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 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校园文化 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 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与德育是密不可分的,它 最终会导致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充分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 如果说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每个教师提出 的普遍性的要求,那么对“两课”教师而言,这一要求则更 有特殊的意义。“两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 与教师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的有无和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诚然“两课”具有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奉献社会的目的。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一些人的思想上,社会主义的目标比 较模糊,有些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比较淡漠,从而导 致有些地方和部门干部群众关系比较紧张,一些丑恶的社会 现象沉渣泛起。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只有通过加强社会主 义思想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 育,中心内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教育,使各族人 民科学的运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指导自己的实践。通过 教育,使人民群众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当代中国,更为重要 的是热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共产 主义一定会最终胜利,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用共同的理想和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三、结语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除了全体教师教书育人外,还应强调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共同培育“四化”需要的“四有” 新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 2003,(3):68 [2] 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 学报,2001,(5):3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