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致辞 > 人才培育体系 成教人才培育体系研究

人才培育体系 成教人才培育体系研究

来源:领导致辞 时间:2019-11-27 07:48:08 点击:

成教人才培育体系研究

成教人才培育体系研究 随着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单一 地追求高学历,更需要的是既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 创新能力,又能掌握熟练的岗位技能,或者说既具有学历证 书又持有技能证书的“学历+技能型”复合人才。然而,我 国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沿袭着严重的“普教 化”和“学历化”模式,故无法培养出凸显成教特色的、与 社会需求与时俱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如果成人高等教育 培养的人才既缺乏成教特色,又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契合,那 么,在“学历补偿教育”使命基本完成的当下,其存在的必 要性自然要备受质疑。可这又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成人高等教 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必须是沿着“学历导向型―――职业导向 型―――学习导向型”的路径转型,坚持以岗位技能培训为 特征的“职业导向型”和以建设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学习 导向型”的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取代以“学历补偿教育”为 使命的“学历导向型”的成人高等教育。可见,能否构建一 种更加符合社会转型发展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模式 和能否探寻一条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 式,攸关新时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能否实现更高水平、更好 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为此,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经过近 6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基本构建起了一个与以往培养的“知识型”人才相比学用更加对接、就业竞争更显优长 的“学历+技能”应用复合型人才模式及相应的横向协同性 更强、纵向衔接性更密的“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 为今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 特质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以“学 需契合”为教学原则,以“双证复合”为培养规格,以“课 程模块组合”为教学计划,以“校企(地、校)合作”为培 养路径,以“双师融合”为教师资格,以“学做结合”为教 学形式,以“虚拟实验与基地实习配合”为教学手段,以“考 试、考证、考评综合”为教学评价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在于高校教学与社 会需求的切合,它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促进学员充分就业 为着眼,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并重,强化实践 能力培养,高举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复合型”两面 大旗,努力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既能获得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又能获得一个以上的中高级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资格 证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可见,该人才培养体 系的独特气质是“合”。致力于“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才培养是教育的真谛,任何教育都不应该游离于社会,为教 育而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更应该凝聚关注现实、服 务社会的大学精神。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它很好地实 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整合。

一是实现了学员就业的“学历门”与“经历门”的整合。

现今用人单位招聘人才,首先青睐的还是那些拥有系统的专 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的高学历人才,很多低学历的技能 性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找工作屡屡挫折,受制于“学历 门”;
同时,用人单位也需要大量的技能性人才,那些因缺 少实际技能的高学历人才,同样因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其有 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条件而在就业时常常碰壁,受挫于 “经历门”。“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正好填补了“学 历”与“经历”不能兼得的空白,实现职前教育与职业素质 的无缝对接,在“学历”和“经历”间找到了一个连接的管 道。

二是实现了教学价值取向上“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学 校发展”的整合。“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在现今特 定的社会环境、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依据社会的发展与社会 对专业化人才的需要趋势而确定的。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紧密的培养模式,因为能保证培养 人才顺利就业并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做出贡献,起着对社会 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样,该培养模式在关注社会发展的 同时更重视培养学生个体毕生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力求规避 传统培养模式中的那些专业面窄、教学计划呆滞、人才模式 单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毕业后适应力差等弊端,尽量给学生提供既强调现实性、又具有前瞻性的职业训练课程 模块,使课程目标从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以确保 受教育者具有当前就业强势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力。

同时,该培养模式也为成人学校自身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 增长点。

三是实现了培养目标上“成人性、高等性、职业性”的 整合。“成人性”是该培养模式的内涵。成人的身心发展状 况、社会角色、生活经验和学习动机等因素决定了成人学习 掌握知识的思维过程短、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学习目 的明确、学习形式要求多样等特点。“学历+技能”人才培 养模式摈弃了长期沿袭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普教化模式,致力 于开发出一套符合成教特色的课程体系,回归了成人教育的 “成人性”;
“高等性”是该培养模式的规格。该培养模式 没有突破成人高等教育原有的层次规格,通过该培养模式中 所组合的模块课程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后,就能由高等院校颁 发国家承认的专(本)科学历证书;
“职业性”是该培养模 式的特色。在该课程模式中技能和职业训练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是对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纠正和创 新,它把成人教育的职业属性揭示得淋漓尽致。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路径 构建“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 经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全方位的改革。为此,我们着重在以下10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一)倡导并践行了“产教对接、学需契合”的教学原 则 针对传统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各种高层次岗 位培训发展不充分,并且即便在学历教育中大多也仅局限于 为文凭而教育,不能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为 着眼点,成人教育本应有的职业导向功能一直处于被丢失或 被遮蔽的状态,从而困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不能有效服务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区域经济 发展和保障民生等。为此,我们进行了转变教学理念的讨论 和改革,制定并印发了《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历+技能” 办学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明确提出了“产教对接、 学需契合”的教学原则,以此积极纠正传统“学历教育”中 的教学偏差,强调学校教学与社会生产相对接、学习者的学 习意愿与所学内容相契合、人才模式与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 努力实现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变革。这为 我校实现成人教育职教化,努力办成真正能学以致用、学以 致富的成人高等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制定并实施了“学技并重、双证复合”的培养规 格 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1”字型人才,即具有 精深专业理论知识的“智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 字型人才,即具有娴熟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那么,我们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型人才,即既 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又能掌握熟练的岗 位技能的“学历+技能”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根 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 制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是“国家高等教育”规 格+“成人职业教育”特色,即“规格+特色”。为更好地落 实“规格+特色”质量观,我们把专科学生的培养规格定位 在“技术应用型”、把本科学生的培养规格确定为“素能复 合型”,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执业)能力教育并重的“学 历+技能”的双证人才培养规格的改革和实践探索。我们认 为,这样的人才规格定位不但坚守了“高等性”,强化了“成 人性”,更凸显了“职业性”,避免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 “两张皮”的格局。

(三)开发并施行了“三层面、四模块组合”的培养计 划 我们根据“高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相结合的 教学计划开发机制,通过汲取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课程模式 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双 元制课程模式的优长,先后制定了50多个专业的“学历+技 能”教学计划,实施学历教育内容与职业(执业)技能培训 内容相互衔接的“三层面、四模块”教学计划。具体地讲, 该“学历+技能”教学计划是由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职 业素养课、专业基础课、考级考证课、实训实践课”等四大课程模块,呈“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梯度 层面组合而成。第一层面即“基础教育”层面,选择内容并 不针对某一专业,而是集中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 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培育“后劲”,该层面主 要由文化课、工具课、公共课组成“职业素养课”模块;
第 二层面即“专业教育”层面,选择内容针对某一特定职业所 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技能为主,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组织教 学,着眼于从业能力强化,并通过“考证”提高学生的就业 竞争能力,该层面涵括职业群专业课、专业能力强化课、考 证必修课等组成“专业基础课、考级考证课”模块;
第三层 面即“职业教育”层面,设计内容针对一个职业群中的一个 或几个职业岗位对应的从业素质要求,以活动为中心和工学 结合为特征,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 会产品为载体,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来组织教学,该层 面包括毕业设计、社会调研、专业实习等,属实训实践课模 块。

(四)培育并聘用了“双师融合、专兼结合”的教师队 伍 为保障“学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 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 队伍。为此,我们通过多渠道培育、校内外融通、专兼职结 合等办法,积极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师资 需求大,我们在聘任“双师型”教师时首先对“双师”分为三类,即“双职称型”,“双能力型”和“双融合型”,然 后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前二者的“双师型”教师优先聘请或 高薪聘任,以保持队伍的稳定性。而所谓的“双融合型”其 实只类似于“双导师”制,即理论课程由高校教师、实践训 练课程由职业能力的行业企业导师担任,双方共同完成教学 任务。至今,我们已通过上述方法组建了一支800余人的专 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如共有15人组成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教师团队,其中10名是专任教师聘于本校,5名是教师来自 行业、企业的专家和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工程项目实践经 验。15名教师中10人具有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师、注册造 价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双职称型”为教师总 量的80%左右。

(五)搭建并运行了“资源共享、校企(地、校)合作” 的培养平台 根据不同专业“学历+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突 破了单由高等学校独立开展教学的“封闭式”培养路径,搭 建了“校企、校地、校际合作”的培养平台。6年来,我们 通过签订合作办学、委托培养、项目承办、劳务外包、实训 实习等或紧密型或松散型的联合培养协议,已与宁波市人民 政府机构、宁波市妇联、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人事局、宁 波市劳动保障局及交通部海事局等20多个政府、行业主管部 门,100多家企业单位,与宁波工程学院、鄞州职教中心等 50多所市内外大中专职业教育院校,合作成立了如“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女干部培训与妇女素养教育基地”“中小民 营企业家素质教育基地”“外贸企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高级航海人才培训基地“”数控技术实习基地”等近200个 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培养”变传统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 “平行式”为“融合式”,拆除了阻隔二者互通的“防火墙”, 这不仅是对成人高等教育中实践性教学资源普遍短缺的一 个有力补充,也很好地探索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政府 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产教对话”的成人教育促进机 制。

(六)创立并采用了“项目导向、学做结合”的教学形 式 “三层面、四模块组合”的教学计划打破了传统的学科 理论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职业岗 位的素质要求开展教学。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的教学组织 形式上,基本采用“案例教学”与“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方 法,其中“案例”“项目”均为授课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 发,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入到“案例”与“项目” 之中,学生在“项目训练”中做中学,学中做。这种以学生 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岗位的全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 体、尽量模拟真实的工作氛围和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 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导向项目”教学,学生经过“学―做― 看―听―做”等几个环节的“学做结合”,能充分发掘学生 的创新潜能和加深对相关专业技术原理、方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其必需的职业能力、 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实施中,我 们还实行了弹性选修、大类教学、班级授课、个别实习相结 合的培养方法,并根据教学规律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可能, 创立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时推进的“并联式”、先理论 教学后职业技能培训的“串连式”及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 训相互交替递进的“交替式”等三种“+”式,最终通过“学 校课程考试“”社会技能考证”与“单位实习考评”三个环 节相结合的过程,完成“学历+技能”人才的培养。

(七)创建并使用了“模拟仿真实验与基地实习实践相 配合”的实践教学手段 实施“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加强实践教 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基本满足了学 生实训实习的学习需要:一是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成教 学院利用专业学院已有的实验、实训场所,与专业学院合作 进行“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二 是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三 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 工艺室、虚拟实验室等进行模拟实训。又以建筑工程技术专 业为例,除了本校现有的实训室外,我们还与数家企业为学 生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还合作开发了3D建材仿真教学软件系 统和施工虚拟仿真操作系统。这样三个实习实训模式的有机 结合满足了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对培养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起了关键作用。

(八)改革并试行了“成绩互认、学分互换”的教学管 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一直采用固定教学计划 的学年制教学模式。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年制的 按部就班管理机制就显得不够灵活。不同的人才模式不仅需 要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适应,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

为此,我们对教学管理进行了改革,逐步从学年制到弹性学 年制,再到学年学分制,最后建立为学分制,并实现“学分 银行与学分互认”制度。我们已在区域内开展成人学历教育 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融合互通的改革实验,允许将通过各 类教育取得的学习成果通过规范认定折合成相应的学分,与 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分累积,获取学历文凭。并从继续教育发 展的趋势出发,探索将不同教育内容折算成学分的质量标准 及相关的操作办法,有步骤地、分期分批进行“学分银行” 建设,实现同层次、规格、形式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和不同 层次、规格、形式教育之间的学分兑换。

(九)形成并执行了“角色兼顾、考核综合”的教学评 价机制 因为参加“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学生总是不断 地呈现为三种角色:学校人、社会人和单位人。而每一种角 色的社会责任、权利义务和人际关系要求都一样,因此,我 们在考核学生是否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时,其教学评价方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学校考试发展到“学校课程考试、社会 技能考证、合作培养单位考评”相结合。学校组织的各课程 考试分为部分开卷与书面闭卷相结合进行考核;
社会考证完 全根据行业水平要求参加国家组织的技能等级证书、资格证 书及水平证书等考试,只有获取相应证书者才有资格准予毕 业;
技能课程教学的合作单位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或在职 学员所在单位的岗位业务考评也是考核学生是否完成“学历 +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校考试、 社会考证、单位考评”综合合格才能毕业。据统计,截止2011 年底,我校接受该培养体系的所有毕业学生,准时毕业率达 到98%,毕业学生的双证书持有率达到100%,获得3个证书 及以上的学生占毕业学生总数的47%。

(十)建立并实行了“双向促进、研践切合”的教学研 究机制 教学研究是该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创新的活力源泉。为此, 学院于2005年在浙江省内率先成立了成人教育研究所,实施 教育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双向促动,制定了《宁波大学成 人教育学院关于科研奖励的规定》《成人教育学院关于进一 步推动成人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等文件,强 化管理人员的问题研究意识和能力,创新教学管理实践。近 6年来,我们先后有多个相关课题获国家、省部级等立项, 如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成人院校“转型性变革” 的路径与机制研究》、教育部项目《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省教育厅项目《成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 已有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如《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 课程模式的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教学模式研究》 《为职业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正名》等论文在国家级等 学术期刊上发表,为“研究与实践”取得实效提供了坚实的 基础和强大的动力,并由此形成了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的促进机制。

三、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效果 (一)实践成果显著 随着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体系研究与实践 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宁波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效果也得 到了不断的提高。首先,对学生来说,极大地提升了就业、 转岗的市场竞争力。实施该培养模式后,毕业生获得“双证” 率达到百分之百,因此首次就业率与二次择业成功率均达到 90%以上。如09级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专业1班共有36人, 首次或二次选择本专业就业的成功率达到了94.59%,大大 高于单学历文凭获得者的就业机会。其次,对学校来说,极 大地提高了成人教育的办学辐射力。随着该体系的逐步推广, 近6年来报考我校成人学历教育的人数每年位居全省前列。如2010年浙江省报考成人高等教育总计为13万人左右,而报 考宁波大学的却达到了13851人,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2011 年全省共约有14万名考生报考成人高教,我校又接纳了 15103人报考。第三,对办学学院来说,极大地激发了项目 开发的创造力。由于“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强 的办学优势和竞争力,因此,极大地激发了成教学院与相关 专业学院、企业单位合作,不断开发新专业,努力做到条件 成熟一个开发一个、实践推广一个。截止2011年底,实施该 人才培养体系的专业与项目已由2006年开始时的5个拓展到 27个。第四,对社会来说,极大地增强了教育培训对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由于成人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各 种办学声誉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学校因此被地方政府或行业 主管部门指定为“培训基地”的数量也由2006年时的2个发 展到2011年底时的10个。并在2011年12月召开的国家继续教 育大会上获得了“国家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二)理论成果扎实 如前所述,由于我们建立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 践的双向促进机制,因此,近年来,我们在人才培养体系探 索取得不少成绩的同时,教育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大丰收。据 不完全统计,近6年来,学院职工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 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科研课题 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10项,在该成果理论体系研究 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三)推广应用广泛、社会反响很好 由于该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受到了国 内众多高校的欢迎。自2007年以来,全国有100余所高校的 成人教育代表团前来学习、考察,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该成果已被全国50余所高校的成教系统借鉴或应用,前 景广阔,在国内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中央电视台、《光明 日报》《中国教育报》《宁波晚报》《中国成人教育》等新 闻媒体先后20多次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