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致辞 > 数学情感助推学习的隐形翅膀

数学情感助推学习的隐形翅膀

来源:领导致辞 时间:2019-10-03 07:49:32 点击:

数学情感助推学习的隐形翅膀

数学情感助推学习的隐形翅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让 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在评价 体系中也指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 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可见,数学情感不仅是考量 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层面,更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 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传 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以失败的心态面对数学,据调查 数学已成为学生最讨厌的学科之一。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 立足于学生的智育,更要关注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使其成 为一双隐形的翅膀助推着学生的学习,并提供源源不竭的动 力。

一、活用教材。奠定情感基石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 学材料的兴趣。”在学生所有的学习材料中,我相信“教材” 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知识文本化的载体,也是教 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然而学生是否喜欢我们的教材呢?笔 者曾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调查问卷,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教材 还是喜欢的,觉得“学、做、练”一体,有助于体验成功感, 但是很多学生也说,假如数学书变成一本侦探小说,最好像 《冒险小虎队》系列一样。(《冒险小虎队》是一套儿童冒 险侦探小说,书中以配有特定的“解密卡”的形式,增加了 读者的浓厚兴趣。)学生童趣的回答告诉我们,他们更期待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新鲜有趣的情景设置,那么学习的热 情就会得到更大程度的点燃。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很多教师都 喜欢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开场:“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 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 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 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 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 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 3三块。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故事讲完,学生纷 纷大笑,觉得小猴子都很笨,其实这些饼是一样大的。就这 样学生在欢乐中开始了新知的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以教材编写意图为思想蓝本,创设一个 动人的、贴近儿童已有经验的情境不仅能把学生引进知识的 “迷宫”,使其带着兴趣进行探究,从而对知识产生更为深 刻的印象,也让学习多了一分亲和感,为后面的学习开启了 一扇光明的大门。

二、注重诱导,激发情感诉求 心理学家海德认为:人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 事、物、概念等,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相互联结, 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被认知。海德把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 系,称为单元关系,同时海德认为一个人对单元中的两个对 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此理论证明了在学生眼里数学与数学教师是一体的,“老师对我好我就喜欢他教的课, 老师对我不好我也不喜欢他教的课”。作为一位教师,与学 生建立一种很好的“联结”可以诱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 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诉求,以此满足其内心需要。

例如,张老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一 课时,当他提问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回答问题轻得几近无 声,于是他走到学生面前,轻轻地抚了抚她的肩膀,示意她 大声说,可是她还是声音很轻,这时张老师并没有放弃,而 是笑着说:“看来你需要一个话筒,老师给你一个!”说完, 张老师顺手拿起一本书卷成了一个话筒的样子,递到学生嘴 边,幽默地说:“话筒来了!”学生一笑,释然地说出了答 案。接着我继续观察那学生,发现接下来的课上,她举手越 来越多,越来越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 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 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 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而我相信这“养 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呵护,唯有此,才能激发学生 的情感诉求,使其不至于坠入心灵黑暗的深渊。

三、有效调控。丰富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领军人物——美国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把你自己想象成春天里的一朵花,你的花瓣聚拢,紧紧围绕着你的脸。即使你还可以看到外面,也 只有一点点光线。你无法欣赏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然而, 一旦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情况就变了:你开始变得柔软。

你的花瓣放松,并开始向外伸展,让你的脸露了出来,并拿 掉了厚实的眼罩。你看见的事物越来越多,你的世界相当明 确地扩展着,可能性不断增多。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这段 话告诉我们,开放自己内心的重要性。但我们回归教育现实 可以发现,那些成绩劣势的学生往往处于“阴暗的角落”, 他们更愿意封闭自己。作为教师就是要进行有效调控,帮助 学生走出阴暗。这里的“调控”可以指两个方面:首先是教 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内心体验,教师也是人,难免会在情感 中迷失自己,特别是对成绩差的学生不免会戴有色眼镜,此 时更需要自己有一颗柔软的心,体验学生的体验;
其次教师 作为组织者,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学生在面对 “认知冲突”“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难免有消极为难甚至 是抵触的情绪,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使 其拥有克服困难的自信。

例如,我在教学《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一课时, 我首先出示两道习题:1.每个足球45元,300元可以买多少 个?2.每个油壶能装3千克油,40千克油能装多少个油壶?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道题目计算,几乎全班同学都用了四舍五 入法保留到了二位小数,我假装惊讶地说:“老师平生第一 次开了眼界,几点几个足球,你们准备怎么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发现不对,于是继续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了整数, 我继续假装惊讶地说:“300元,7个足球,老板要亏死了哦。” 学生发现7个似乎是不符合实际,于是再次研究方法。就这 样在我一次一次地“打击调控”下,学生对问题研究兴趣愈 发浓厚,最后我们以发现正确的方法的同学的名字为方法命 名,变成了“×××——去尾法”“×××——进一法”, 整个过程兴趣盎然。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放手让学生大胆 尝试,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的难点变成了学习的趣味点,学 生在求胜心的驱使下,相信探索研究的体验则更为深刻。

四、优化评价,激励情感内化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 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他们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 为此我在我班级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评价改革,推出了“一 组一卷”的评价体制。我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自己的错 题本,目的是让学生收集平时做题中容易错误的题目,同时 我会定期查看学生的错题本,由此也能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 方面的问题。接着我还在班级里建立一本“数学课后服务本”, 这本子就像某个产品的售后服务手册,每个学生都是教师的 服务对象,而他们肯定对每课的知识学习有着潜藏的疑惑, 因此为了更好理解难点,我让学生把难题或者自己在课外学 习中遇到的难题、趣题写在本子上,可以由班里其他学生或 者请求老师解答。最后我将命卷的权利交给学生,形成了“一 组一卷”,每次单元考试的试卷由班级的每个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份,而错题本、课后服务本成了题目的主要来源,试 卷编制完成后,由每组代表针对四份试卷进行评选,选出最 为合适的一份对全班同学进行考试。记得在某次评比过程中, 有位学生告诉我这张试卷考第一的原因:“这张试卷不仅把 重点内容都编进去了,而且把我们平时很容易错的题目也写 进去了。”学生简单的评价在无形中提醒了他们自己,既然 知道这些是易错题,那么以后解题就不容易错了。

斯塔弗尔比姆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这种“一组一卷” 评价就像“自助餐式”地使学生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在 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考试的激情,更让学生自己成了自 己的评价者,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了“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 责”,更对数学充满了期待和热爱。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其本质就是从尊重人、依靠 人、发展人、完善人出发,使人的情绪、人性得到充分发展, 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展示儿童独特的魅力,更是要求教 师将儿童当成“人”,充分地体验他们的情感,使其幸福地 享受知识的学习。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