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讲话 >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和制度管理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和制度管理

来源:领导讲话 时间:2019-10-16 08:06:43 点击: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 1医疗设备管理概述 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国家 的发展。因此,国家不断加大对医院的资金投入。这些投入中,除基建外,基本 被医院用于新置或更新设备,特别是购置一些大型、高端的设备。因为作为医疗、 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 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影响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 要因素之一。

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疗设备总资产约占医院总资产的 50%以上,一些超大规模的三甲医院的设备甚至占到全院总资产的70%80%,并 仍有上升的趋势2。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先进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成为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和医院管理层十分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的力度虽然不断加大,但是指导医疗设备管理工作 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却凸显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缺陷。我国仅在 1996年颁布了《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俗称大绿本),2000年颁布 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俗称小绿本)。十几年过去了,没有任何新的医 疗设备管理规定出台。显而易见,就医疗设备管理而言,国家政策法规更新速度 相对太慢了。

一般而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往往会最先应用在以人的健康为 研究对象的医疗设备上。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大批引进医院,对医疗设备 的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探索新形势下医疗 设备管理的办法,探索如何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先进的设备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 用,探索如何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等,都是医 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设备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本文结合清华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实践,探讨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和解决办法。

2重视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应当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不断改进以适 应发展的需要。现在绝大多数医院实行的往往是以使用科室提申请、设备科汇总、院领导批准的关于设备问题的办事程序。没有把医疗设备的管理作为医院的重要 的经济、效益管理内容进行统筹。

笔者认为要想管理到位,应建立医疗设备三级管理体系。

第一级是由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财务处、设备处及医院相关科室的 负责人组成的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总决策机构,其职责是制 定各项管理规定并监督落实,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审核年度设备预算、大 型医疗设备(10万元以上)的招投标工作、设备报废工作等。

第二级是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如设备科、器械科、医工科等。这一级是管 理制度的执行机构,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三级是使用科室,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为医疗设备的使用责任人。

三级管理制度使医疗设备的购置、使用、成本核算、维修、调配、报废、 监督等全过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例如医疗设备的报废,每年度由医 疗设备的使用责任人提出报废申请,在“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上注明医疗设备型 号、启用时间、设备原值、报废原因等,并由设备科技术人员做评估,以确定该 设备是否达到报废标准,是否可以维修后调配给其他科室。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 设备科统一汇总,按年度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审批。报废设备交由财务处 及时做账务处理、收回残值;
调配的设备及时变更使用科室;
处理设备的残值由 财务处入账。报废后的设备经管理委员会审批,还可以由设备科利用有使用价值 的零配件,以节省开支。如果医院属于教学医院,报废后的设备可以供学生学习 设备的结构、进行拆装实践。

通过医疗设备报废的三级管理体系,解决了医院资产账、物不符的问题, 有效地杜绝了国有资产的随意丢弃、报废和流失,做到设备的管理有始有终,形 成了完整的设备管理链。

除了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三级管理体系外,针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还应建立并 落实以下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大 型医疗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医疗设备报废制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

完善、全面、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合同签订、到货 验收、建档入库、使用管理、维护维修、保管调剂、报废销账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实现规范、制度、标准的管理目标,使医疗设备的管理由台账管理为 主向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过渡,确保医疗设备的良好运行,为医院带来 不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工作重心的转变 —方面高精尖医疗设备被临床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医院设备管理和维修人 员匮乏。据《2007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提供的数据,我国30多万家医疗卫生机构 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60多万人,而从事医疗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还不 到10万人,并且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偏低,而县级以下卫 生机构基本没有维修技术人员。在医院,先进的设备和持续老化、萎缩的设备维 修技术人员的矛盾曰益突出。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医院重采购,轻维护;

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被边缘化,评职称难度大;
高学历、高素质技术人才被国际 医疗设备生产商高薪挖走;
维修技术人员培训机会少等。这些原因造成人才培养 和储备的不足,难以适应临床医疗发展的需要。

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医疗设备的能否正常使 用,直接影响医院维修费用支出的多少,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设备产出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因此,医院领导必须重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一方面在工程技 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上给予平等待遇,另一方面和培养卫生技术人员一样,送优秀 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院外深造。要杜绝工程技术人员的流失并吸引高素质毕业生来 医院工作。

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医疗设备的技术含量、复杂程度日益提高,但 厂家出于技术保密的需要,提供给医院的维修资料越来越少。因此,针对某一设 备故障诊断和维修经验积累的价值也曰益淡化。

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必须逐步从设备损坏后的维修工作向 预防性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转变。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变被动维修为主动服务, 变事后维修为预防性维护与维修相结合的策略。将医院现有工程技术人员按照专 业技术进行分工,根据人员的专业技术特长,分为放射、检验、电子、机械、基 础设备等不同的专业,制定每一台设备的保养巡检计划,责任到人。

保养巡检应每个月进行一次。巡检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环境检查、设备外观 检查、电源系统检查、设备自检程序检查、光学系统检查、故障报警测试、设备 除尘等,要求做好详细的保养巡检记录。要严防设备带病工作,避免使小隐患变成大故障。设备发生故障,轻则增加大笔维修费用,重则给病人和医院造成不可 挽回的损失。此外,工程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对设备使用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 导,督促他们做好每日的清洁保养工作,及时纠正设备使用中的不正确操作。只 有这样做,才能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完好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修 费用,对医院的增收节支起到良好效果。

4重视增强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而单价10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更 是在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有效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型医 疗设备的存在,还标志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技术实力,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因此, 设备如何购置、购置后如何提高使用效率,成为医院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目前,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不同程度地存在使用率低下、投资回收期长的问 题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1)内部原因。各科室只顾本科室局部利益,片面追求“麻雀虽小,五脏俱 全”的医疗设备配置模式,以本科室使用方便为出发点,造成了医疗设备的重复 购置。这主要体现在一些通用设备上,如呼吸机、监护仪、各种手术器械等。每 个科室的病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设备使用效率自然低下。

(2)外部原因。地区医疗市场有限,医院比较集中,市场开发又做得不够, 吸引不了其他地区的病源。而医院之间还有为了吸引病人而购置特大型设备(指 单价超过百万元的设备)的攀比,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例如现在各级医院 都斥巨资购置1.5了以上的核磁共振仪、64排甚至128排的螺旋CT,而不考虑医院 的科室建设特色是否需要,其结果必然是特大型设备“吃不饱”,而包括折旧费、 消耗材料费、管理费、人员费、维修费、水电费和场地费在内的运营成本却大幅 度增加。设备越先进、越高档,其运营成本也越高。

提高这些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率成了关乎医院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首要解 决的问题。要提高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率,医院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

(1)医院要积极推行和强化财务全成本核算制度,将设备折旧、人员、维 修、水电、其他消耗材料等纳入科室使用医疗设备的成本范围,实行医疗设备的 有偿占有和使用,促进科室重视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并通过上述经济手段引 导科室合理配置医疗设备。(2)采取专科设备专科配置使用、专人管理,而对于各科室通用的设备以 及用于急救的设备由医院集中管理、租赁使用、合理收费。例如清华大学第二附 属医院的通用型进口开颅钻系统、头部定位系统和手术导航系统等都是高价值大 型设备,神经外科的6个科室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使用,但是各科的单独开机率都 不高。这样的设备就可以由医院统一购置,手术室和设备科统一管理,放置在手 术室,各科室按照需求使用,并按照使用次数缴费,手术室派专人对设备进行使 用管理。对于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设备,绝大多数科室因为没有需要进行特殊 抢救的病人,一年也使用不上一次,但是如果不配置,万一发生意外,就会造成 严重的医疗后果。以前,临床科室对明知用不上或极少使用的设备,即使收不回 投资,也不愿意承担医疗风险而不配置;
而现在,可以由设备科统一配置几台, 统一管理,并且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临床科室可以及时使用,使 用后合理收取一定的费用。

(3)对于PET-CT、1.5了以上MRI等特大型设备,由于医院利用率低,而静 态消耗量也很大,医院可以与周边医疗单位建立设备共用机制,吸引周边医疗单 位的病人来医院做检查,这样既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又促进了设备检查项目的 开发,提高了临床的诊断质量,做到了医疗资源共享[12]。

5结束语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而临床医疗和科研活动 也越来越依赖于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好设备、利用好设备,使 其获得最好的效益和回报,成为医院管理者,特别是医疗设备管理者需要重视和 探讨的重要问题。

作者:申卫(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10004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