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发言 > 灾难勉励语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灾难新闻语篇差异

灾难勉励语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灾难新闻语篇差异

来源:领导发言 时间:2019-11-19 09:39:30 点击: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灾难新闻语篇差异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灾难新闻语篇差异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重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及核泄漏,该事件 受到了世界各媒体的报道,而《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报道呈现不同的语 篇特点。本文选取了两报20篇新闻样本,从篇章结构和报道视角两个层面对其进 行对比分析。

一、篇章结构差异 (一)篇幅。本文发现,两报报道的篇幅差异较大,以下为具体单词 数的统计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中国日报》 547 687 694 407 585 307 482 431 476 964 557 《纽约时报》 1581 1128 1442 1227 1370 1602 1295 1101 1063 1149 1296 《中国日报》的报道篇幅较短,提供信息量较少。所选取的10篇新闻 样本的平均篇幅长度为557个单词,仅报道灾难的大体状况和救灾工作的进行的 情况。

《纽约时报》注重报道深度,篇幅较长,提供信息量大,10篇新闻样 本的平均篇幅长度为1296个单词。报道多为长篇的综合性报道,包含丰富的背景 资料,深入解读灾难。

(二)结构。《中国日报》的报道结构紧凑,内容紧围绕标题展开。

由于报社须将其掌握的有限资料整编为多篇报道,因此将关于地震本身、救援工 作及核泄漏等不同主题的报道都相互分开。报道易于读者把握结构和主题,便于 阅读,而局限则为信息较为单一。

《纽约时报》的报道结构较松散,综合报道多。一篇报道包含多种信 息,包括灾难场景、救援状况、政府工作和核泄漏状况等。这是由于报社有丰富 的人力资源,一篇稿件往往汇编了来自多名记者的信息。

二、报道视角差异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媒体“有三个可供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事件本 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对此次灾难, 两报都从地震、海啸灾难本身,救援工作和核泄漏事件三个主题进行报道,但具 体视角不尽相同。

(一)关于地震、海啸灾难本身的报道。《中国日报》的报道视角有:
(1)援引NHK电视台、共同社及路透社的报道,简要描述灾难场面,介绍灾民 的生存状况。(2)报道伤亡人数、地震级别、海啸强度、余震情况。(3)报道 在日本的中国公民情况,如中国留学生的遭遇。(4)涉及国内主题,报道我国 沿海地区受日本海啸的影响。(5)通过采访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了解灾区状况。

《纽约时报》的报道视角全面多样,具体为:(1)引用图像资料, 描写灾难场面。细致刻画海啸咆哮而来,席卷建筑,吞没农田,摧毁道路,工厂 浓烟滚滚,遇难者遗体滞留海边的场面。报道画面感极强,字里行间充满了恐惧 和悲悯,突出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和无助。(2)灾区受灾者的行为。焦 点个体形象,描写灾民细节,如民众求救场面及在避难所的生活场景。灾民叙述 个人经历,使报道显得真实而有感染力。(3)灾难产生的影响。尤其深入分析 灾难对经济的影响,如震后日本经济走向,预计损失及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 响等。(4)其他报道视角还有:遇难人数、余震情况、对地震的科学解释、灾 难对日本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及对美国沿岸的影响。

(二)关于救援的报道。《中国日报》注重报道人与灾难抗争的过程, 关注我国对日本的救援。具体视角为:(1)我国政府组织及社会团体对日本的 搜救援助及物资捐助。(2)我国领导人对日本灾难的深切哀悼和慰问,表示提 供援助的意愿和对日本渡过难关的信心,体现出面对灾难的乐观精神。(3)我 国公民在日的安全状况和撤离工作。

《纽约时报》主要有两个报道视角:(1)以日本本国的救援工作为 主,如日本政府建立灾民集中点,发放物资,撤离核电厂附近居民,调动部队搜 救等。(2)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援助,包括美国总统致哀和提供援助的意愿,各 国救援队的工作。此外,也涉及美国对本国公民的撤离。

(三)关于核泄漏事件的报道。《中国日报》有两个报道视角:(1) 日本核电厂爆炸事件、核泄漏情况、日本政府的回应和国际组织对事故影响的评 定。(2)日本核泄漏对我国的影响,包括我国建立预防核事故的管理机制,和沿海城市监测辐射物等。

《纽约时报》的报道视角有:(1)日本政府对核电厂爆炸事故的回 应,包括抢修情况和影响范围等。(2)科学解释核电厂的工作原理,分析爆炸 原因。(3)核泄漏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包括居民的恐慌和对政府的不信任。(4) 解读核工业的历史,探讨其安全性。

三、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两报对日本3.11大地震报道的语篇差异,本文发现,在 语篇结构上,《中国日报》篇幅较短,结构紧凑;
《纽约时报》篇幅更长,结构 更为松散。在报道视角上,《中国日报》更关注积极的救灾活动,并以我国的援 助和我国公民的撤离报道为主,本国主题多;
《纽约时报》宏观与微观视角相结 合,直面描摹灾难场面,刻画灾民生活细节,并分析灾难对社会、政治、经济的 影响,多为深度报道,全面客观地报道此次灾难。本文希望通过对两报灾难新闻 语篇差异的对比分析,为我国英语媒体灾难新闻报道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