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致辞 > 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组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组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来源:开业致辞 时间:2019-12-02 07:52:46 点击:

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组建

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组建 独立学院是中国国情下高等教育的特殊产物,它是由普 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

目前我国有300多所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 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 题越来越严峻,而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更凸显其特殊性。

构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对于独立学院的健康发 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呈 现其特殊性,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 个方面。

1.独立学院毕业生受到不公正对待。目前,我国大学毕 业生就业难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一方面大 量的行业、地区需要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就 业市场供大于求。在此背景下,社会对民办教育认知不全面, 独立学院毕业生常遭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上眼睛 大多盯着“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能选一本院校毕 业生不选二本,能选二本不选三本。作为高等教育新生力量 的独立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远远无法与传统 高校相比,其毕业生的吸引力同样不如名牌大学。在这种情 况下,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大大缩小,总体就业质量 在降低。2.独立学院自身因素。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办学,师 资队伍不稳定,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重复,这样,在同等情况 下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很难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另外, 由于受招生批次、分数、计划等因素制约,民办独立学院在 生源的质和量上都受很大的限制。而教育主管部门又用公办 大学相同的标准来衡量独立学院的办学,独立学院很难形成 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3.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学生 要么学习不怎么认真刻苦;要么因为感觉上独立学院比别人 低一等,自惭形秽。二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多的是来源于 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讲排场、比阔气、高消费等社会不良 风气在他们之中比较流行,而忽视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能 力的锻炼。

4.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独立学院名之为独立,但实际 上在很多方面不独立。比如,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政策、 派遣手续等方面基本上仍然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指导 下进行的,独立学院也要接受教育部门相关数据的考核。而 独立学院由于软硬件条件相对较差,在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 也比较薄弱,影响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

二、构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工 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政策,其中,涉及大 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主要有:2002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并健全毕业 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在办公条件、人员等方面给予充分保 证。……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努 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2003年4月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上述精神再次进行了强调。2004年教 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的通知》中,提出“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 学校,要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

加快毕业生就业服务网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 远程面试”。2007年11月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联合 发布了《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的通知》,要求“高校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的毕业 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并尽 量给予适当求职经济补贴”。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 程,独立学院应将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和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 的全过程,把一切服务于学生就业的理念植根于议事日程之 中,形成富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江苏师 范大学科文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 业工作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学院不断探索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机制,搭建了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工作 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处于全省独立学院前列。该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服务毕业生就业的理念,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 工程。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 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学院始终把毕 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学院主要领导亲自抓、 亲自问、亲自参与就业工作,定期召开党政办公会,及时了解 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就业工作 方案,提出了“全院重视就业、全员促进就业、全程抓好就 业”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相关部 门、系学工办及辅导员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2006年,学院 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全省独立学院范围内较早成立 此机构的学院之一。2011年,学院将原招生办公室和就业指 导中心合并,成立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进一步整合了力量 和资源,促进了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更直 接地发挥了毕业生就业对招生和人才培养的反馈及指导作 用。此外,学院还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员工参与到学生就业工 作中来,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奖”。学院已经形成 了“学院主管、部门统筹、系科主抓、全员参与”的就业工 作格局。

2.加强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软硬件”建设。一方面, 学院严格落实教育部“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 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就业工作场所,如办公室、档案室、信 息查询室、接待洽谈室等,就业工作场所实际面积达到270平方米;在经费投入上,学院在办学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 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的需要,设立了就业工作专项经费, 每年用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达到了年度学费的1%,并加 大设备投入。另一方面,狠抓就业工作专兼职人员队伍。学 院除了在组织、管理上给予高度重视外,在人员上精心安排 专兼职辅导员、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就业指导、宣传和推荐工 作。目前,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有就业工作专职人员2人,各系 也都相应配备了专职辅导员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适时推 荐相关教师参加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就业指 导能力。学院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管理工作,出台了五项 创新制度: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例会制度、就业工作简讯编印 制度、就业工作调研推进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周报制度和 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制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规范 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

3.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学院建立了以“三向 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1)定向教 育。通过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 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活动等,指导一年级新 生从专业学习、时间安排、大学生社交处世、心理健康、创 新创业、职业定位等大学校园生活的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活做 出合理规划,设定目标,从而帮助新生从职业生涯规划与设 计中明确大学阶段学习的目的和意义。(2)导向教育。通过 在二、三年级中举办“就业指导工作坊”活动,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站、举办求职择业宣传标语征集大赛、举办职 业生涯规划大赛、举办模拟公务员考试与应试培训等;通过 “创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大学生创业政策解读报告会、 举办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竞赛、举办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 举办“激情创业,成就梦想”主题演讲比赛,激励学生尽早尽 快深入直观地了解就业形势,了解招聘的基本程序和基本礼 仪,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早日认识到就业的压力, 合理利用大学期间为将来的就业早做准备。(3)去向教育。

通过在四年级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未就业毕业生 谈话、编印《科文之光》就业专刊、举办“赢在职场”就业 专题讲座等,帮助毕业生把握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转 变就业观念、明确就业方向、确定就业目标,增强求职过程 中的明确性,以避免盲目性,从而为他们顺利就业奠定一定 的基础。

4.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为毕业生就业搭建“直通 车”。学院从毕业生“渴望”就业和用人单位“期待”人才 的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特殊需求,创新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一是主动与长期从学院选聘毕业生的 用人单位联系,在向他们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同时,进一步巩 固良好的伙伴关系,力争实现“订单式”培养。二是加强就 业实训基地建设,为毕业生提供岗前实训机会。三是投资 5000余元建设了学院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已经运行使用的大 学生就业信息网,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实现了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求职、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毕 业生网络服务体系。其中两个特色栏目,“双向选择系统” 可以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开展实时在线双向选择活动,从而 节约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就业派遣查询系统”则可以让毕 业生随时查询个人报到证办理情况及档案去向,方便了学生, 提高了工作效率。

5.积极拓展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岗位信息服务。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经济运行中的突 出矛盾,学院及时将就业市场重点向因产业转型而急需人才 的地区和企业拓展。通过组织校园宣讲会等途径搭建就业信 息平台;通过走访等形式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通过 寄送毕业生生源信息等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通过电 话、就业信息网等载体密切与各地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 场开展合作。学院每年举行一次大型毕业生求职双向洽谈会 和若干场小型招聘会。2012年,学院还开展了“周末人才超 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6.关注弱势群体,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援助。毕业生 中就业困难群体能否顺利就业是确保毕业生就业稳定的关 键,结合学院部分学生来源于苏北农村的实际情况,学院高 度重视对就业弱势群体的援助。安排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进行 个性化咨询指导服务,在思想上帮助他们卸下包袱,鼓励他 们树立信心,迎难而上;指导他们知晓、读懂、用好就业政策, 掌握就业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通过举办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培训班、提供 简历制作费、报销就业往返路费、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家庭 困难学生等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真正把学院的温 暖和组织的关爱及时送给毕业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