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就职 > 新形势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

新形势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

来源:就职 时间:2019-10-15 07:47:45 点击:

新形势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形势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 要:当前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化,党中央对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提 出了新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 “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中的核心课程,要完 成所承担的育人使命、在意识形态中发挥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就要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探索新的实施策略如下:认清 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研究教材,深入挖 掘课程所蕴含的实践理性;
整合资源,拓宽“基础”课实践 教学新渠道;
加强领导,建立“基础”课实践教学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6)07-0212-03 继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指出高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1]后,时隔十 年,201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 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5]2号)中 再次强调指出:要努力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 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2]。这是面临社 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化的新形势,党中央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作为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中的核心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 导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实践 性。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基础”课要圆满完 成所承担的育人使命,在多元意识形态中发挥正能量的引导 作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 观和法制观,提高个人品格修养和社会主义法律素养,在加 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继续强化实践教学, 探索新的实施策略。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需要加强实践教学 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进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 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 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一些西方国家把我国 的发展壮大视为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有意 识加大对我国的战略围堵和遏制力度,一些思想活跃但缺乏 判断能力、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迷茫 甚至误解,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 长,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提升民族自豪 感和自信心;
可以亲身体验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深刻 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 念;
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激发学习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政治热情,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二)大学生价值选择和判断呈现多元化的现状需要加 强实践教学 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 多变性等特征,并且日渐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大学生的任务更加艰巨。受社会转型的影响,处于市场化社 会环境中的大学生感受到更强的竞争和压力,处于人格成长 期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多重人格的冲撞中去寻求协调、均衡和 整合。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负面、深层次问题,也给大学生 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大学 生直面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发现和挖掘现实社会中值得提 倡的思想、行为和品质,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我认 知,并及时转化为个人自觉主动的行为。

(三)大学生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的高涨需要加强实践 教学当前我国高校社会化办学程度不断扩大,大学生以社会 人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的机会增多,他们的平等意识、 参与意识也日渐高涨。当代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独立 意识比较强,但他们中也有一些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精神 不足,心理素质、诚信意识欠佳,抗挫折能力比较弱。通过 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在研讨、 探究各种现象和问题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砥砺 品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

(四)网络舆论引导任务的艰巨性需要加强实践教学 互联网已经实现对高校学生的全程融入、全面覆盖,无 网不在、每日必网已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特别是随 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包括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应用 的诞生,使得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逐渐深入。但网络是一把 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上 时常出现的复杂网络舆情使大学生变得无所适从,那些“谎 言”与“真相”“谣言”与“辟谣”之间的激烈博弈也使部 分大学生丧失了正确的自我判断能力。这无形之中影响了 “基础”课的教学实效,也对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通 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大学生直面扑朔迷离的网络舆论,形成 良好的分析社会现实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培养其坚定的政治敏锐感和洞察力。

二、研究教材,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实践理性 “基础”课实践教学是一种实践理性的活动,其目的是 要引导大学生走向实践。“然而,走向实践并不意味着仅仅 掌握‘如何做’的技术和能力,亦不是不知疲倦地盲目地工 作,而是如何理性地更好地实践。”[3]所谓实践理性,简 单地说,就是社会实践主体使自己的社会实践有效的能力, 或者说实现自己自觉的、可行的目的的知识(诸如逻辑、方 法、程序、立场、对社会价值规范的正确理解等等)和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将实践理性比作人“灵魂的眼睛”,是人在实 践领域内所采用的合宜方式,从而使人能够在实践中将事情 做得得当[3]。因此,要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 须认真研究教材,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体系与相关实践活动的 客观规律、本质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其中所蕴含 的实践理性,并通过有针对性地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 生在实践中自觉砥砺品行,促进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提升。

结合当前“基础”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可以将其 教学内容分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 大部分。“理想信念”部分的实践理性体现在教材第一章和 第二章中,主要通过“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这些章节呈现。该部分教学的逻辑主线是科学把握大学生步入人生新阶 段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所要承担的历 史使命,使其树立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致力于中国精神的弘扬。“人生价值”部分的实践理性 体现在教材第三章中,主要通过“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 生”予以体现。该部分的逻辑主线就是在引导大学生科学认 识人生和人生价值标准的基础上,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促进个人与社会、他人以及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道德修 养”部分的实践理性主要在教材第四章和第五章中体现,集 中围绕着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理性进行分析和阐述的, “分析和演绎的主线是如何运用道德知识和价值标准,认识 和把握逻辑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体之间利益关系 等实践理性问题。”[4]“法律基础”部分的实践理性,反 映在第六章到第八章中,主要是沿着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 促使大学生知法、守法和用法这一逻辑线索展开的,其核心 内容是普及宪法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树立社会主 义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总之,“基础”课中所蕴含的实践理性集中围绕“适应 人生新阶段”这一核心命题展开,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密 切相关,并贯穿于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全过程,最终通过一系 列实践动词呈现出来的。因此,要开展好“基础”课的实践 教学,必须抓住“适应” “开拓” “培育” “弘扬” “继承” “创造” “追求”“投身”等实践动词,将与此相关 联的实践理性梳理和表达出来。通过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 生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理性实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精神 境界的目的。否则,“基础”课教学就可能会成为单纯的理 论说教或知识灌输,严重背离实践教学的原则和宗旨,教学 质量更是无法保障。

三、整合资源,拓宽“基础”课实践教学新渠道 “05方案”实施至今,“基础”课实践教学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新形势下为提升教学实效,“基础”课实践教学应 力争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拓展新的渠道,实现全方位育人新 格局。

(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影响。可以结 合理论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文化活动,聘请 专业造诣较高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理论讲座,举办马克思主 义理论学习沙龙;
可以围绕教学热点和难点,依托学生理论 社团(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等), 组织学生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会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交流会,使学生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集体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和理论自信;
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组织学生开展多媒体创作和微电影制作活动;
可以通过法律 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开展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活动。另 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义教助教活动、 青年志愿者活动、经典电影轮播、优秀事迹宣讲等形式开展 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无形之中达到增 强能力、培养素质的目的。

(二)渗透于专业实践、实训过程中 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所实习企 业的企业文化、生存环境、产权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 考察,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观察和体验社会现象的能力, 增强其社会辨别力和责任感;
可以抓住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 这一契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市场经济、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优越性;
可以有意识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他们 正确看待名利和成长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增强抗挫折能力和 意志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进而提升人生的精神境 界。“基础”课教师还可以走进企业,在学生专业实习的同 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岗敬 业精神、诚信品格和遵纪守法意识,从而达到增强实践教学 针对性、连续性和实效性的目的。(三)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 在校期间大学生的大量课余时间主要是在参加党团组 织、社团活动和宿舍生活中度过的,党团、社团和宿舍成了 同学之间交流思想、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基础”课实践 教学要有意识地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高校组织宣传 部门、团委等机构建立联络机制,结合宣传部门所要传递的 主流意识形态,组织丰富多彩的党团、社团和宿舍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主动交流中促进心智培养, 实现全面发展。

(四)创新开展网络实践教学 所谓“网络实践教学”是指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手段为平 台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即运用QQ、Email、BBS、或网络平台 等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建立体现课 程特色的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合理设计网络平台模块,根据 课程教学需要可以设置时政篇、思想篇、道德篇、法律篇等 板块。在各模块下设置师生互动平台、学生作品展示区、心 理咨询平台、就业创业指导、法律知识问答等板块,教师要 及时对学生所提出问题进行答疑,与学生适时地展开互动。

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抛出那些会引起学生疑惑的时事热点 和网络舆论,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真相、揭示舆论本质。另外,教师还应顺应时势,通过微信平台与学 生展开“指尖上”的互动交流。

(五)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开展课题研究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课题研究过程既 是实践过程,也是促使理论升华的过程。课题研究最突出的 特点就是不受课本和已有结论的限制,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 度去把握和理解。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熟知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使学生自主制订研究方 案,自主实施课题研究,促使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指导 实践、解释社会现实。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论证各个环节和流 程的历练,学生在涉猎到更广博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