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剪彩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来源:剪彩 时间:2019-12-02 07:46:49 点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和法治文化价值观概述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 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法治文化是社 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良好文化环境。法治文 化价值观是法治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法治文化中稳定的具有基本共识性的价值 观念。法治文化价值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的提出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 年12 月,在江苏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 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 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变化基础上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是 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是引领、促进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 依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面,就是要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使我国政治、 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全面走上法治化道路,使法治成为处理各方面问题的基本方 式,实现法治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全覆盖。随着我国市场 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价值观念也转向多元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引 起了各种利益主体的集聚化和多样化,复杂的利益主体和多元化的价值观使人们 形成共识性的观念会越来越难,这就需要发挥法治文化价值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中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二)法治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 会意识发生或早或晚的变化。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随着法治实践的 变化而变化的,同时体现着我国公民对法治认知、法治实践的认识和发展。法治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由法治价值等精神文明成 果、法律制度等制度文明成果和法治行为方式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法治状 态;而狭义的法治文化则是关于法治价值、法治思想、法治理论、法治意识等精 神文明成果文化现象和法治状态。本文主要取其狭义,侧重精神文明成果,即文化对法治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价值观就其内容而言,它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 利益和需要,以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 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精神目标系统;就其功 能而言,价值观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人们心目中用以衡量是否轻重、衡量得 失的天平和尺子。法治文化价值观是法治文化的核心和内在属性,是法治文化中 稳定的具有基本共识性的价值观念,反映了法治文化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是 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和运思神经,是统摄和影响整个文化的根本因素,不同文化 类型的相互区别,主要在于它们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

可见,法治文化价值观在法治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重大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是人民当家做 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共产党为执政 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因此作为与我 国法治实践、法治制度等相适应的法治文化价值观自然要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价值观必然要体现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理念、 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法治文化价值观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作为具体实践过程,法治文化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和价值取向,对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具有方向与行为导向作用,是一种强大的观念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又 有利于法治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二者相辅相成。

(一)法治文化价值观具有方向与行为导向作用 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法治文化对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建设作用。法治文化价值观作为法治文化的核心,贯穿 在法治文化理论的各方面,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方向和原则。我国作为社 会主义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具体的实践过程,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绝对不可出现方向性错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 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方向。同时,法治文化 价值观作为一种共识,能够为某些领域尚处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提供解决问 题的原则和指导,能够为某些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便于调动公众积极性,统一 行动,为大家在具体法治实践中提供一种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法治文化价值观 作为一种意识,有助于使法治行为方式成为人们潜在的日常行为规范,从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二)法治文化价值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强大观念 动力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尤 其是经济利益)是一切矛盾发生的根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 不断深入,市场主体和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频繁。当 不同利益主体发生利益冲突时,一种合理、公平而权威的调节手段便是人们的共 同期待。法治文化价值观作为体现着一种保障权利和平等的利益分配观念,一旦 与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人们也就有了贯彻这种价值观念的冲动和愿望,从而有利 于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当铭刻在人们心目中的法治文化渐渐成为某种文化传统 时,法治就有了灵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当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形成并 遵守这种法治价值观时,法治中国建设就拥有了一种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三、法治文化价值观的建构途径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是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相适应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又是在我国公民中或 民间和政府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取得普遍共识的价值取向。由于目前仍然存在 着权利意识淡薄、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集体主义价值观薄弱、社会中存在的 不公正现象等问题,一些学者更多地强调从制度问题角度进行解决,忽视了从法 治文化价值观方面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引导。笔者认为,应该从坚持党的领导、以 人为本的理念、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进行建构。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先锋队,党通过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社会主义法 治文化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我国法治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领导也是依法治 国的根本前提和法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价值观层面来讲,作为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法治文化 价值观也必然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是坚持党的领导价值观层面 的要求。要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法治文化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价 值观要体现党的领导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把党和人民的主张、政策、方针形成法治意识,严格贯彻执行。第一,要加强对党 员法治文化价值观的培养。

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法治文化价值观是党和人民意志相统一 的价值观,党的领导干部以及各基层党员都应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价 值观,从而在工作岗位上使其真正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第二,要严格遵守宪法和 法律,真正确保法治的至高无上。宪法和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统一的体现,是维 护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当家做主权力的基本保证,各级组织和公民特别是党的领 导干部应该遵守宪法和法律。要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惩处力度,保护遵守法律的 公民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形成遵守法律的舆论氛围。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