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会议 > [唐秦二市返乡农民工现状与创业模式探析] 返乡农民工

[唐秦二市返乡农民工现状与创业模式探析] 返乡农民工

来源:会议 时间:2019-10-25 07:55:31 点击:

唐秦二市返乡农民工现状与创业模式探析

唐秦二市返乡农民工现状与创业模式探析 本文针对冀东地区唐山、秦皇岛二城市返乡农民工的就 业现状与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对返乡农民工在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行业特征、寻求工作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该区域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 返乡创业的途径和措施。即加大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
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信息服务机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加快企业二次创业,促进农 民工转移就业;
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 民工由打工向创业发展。

摘 要:
唐秦二市 农民工 创业模式 分析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我国长珠闽 等沿海地区外向型加工企业出口严重受阻,导致部分中小企 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关门,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 形成了中小企业关闭潮,一些大型企业经营也陷入低谷。大 量农民工失去工作,被迫返乡,各级政府开始鼓励返乡农民 工在农村自主创业[1]。为此,我们在河北省社科联的指导 下,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开展了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的调查 研究。调研组主要针对冀东地区的唐秦二市展开工作,先后 对唐山的玉田、乐亭、滦县、滦南及秦皇岛的山海关、卢龙、 昌黎、抚宁、青龙等9个县(区)、70多个村镇进行了实地 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总结如下。1.唐秦二市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推算,唐秦二市约有返乡农民工55000 人。调查显示实现再就业的约有36000人,占返乡农民工总 数的64%,但是还有约20000人正在寻求工作,占返乡农民工 总数的36%。从这36000名已实现就业的农民工来看,有以下 几个就业特点:一是从事职业的技术性水平较低,其中涉及 一点技术和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的比例达到了85%左右,而专 业技术性较强的比例却只有15%;
二是从事的企业单位主要 为私营企业,这一数据达到了100%,而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 几乎为0%,因此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将为吸纳农 民工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
三是就业兼业明显, 农民特征仍在,外出务工主要呈“候鸟式”流动。外出就业 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 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 低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较 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
四是就业范围主要集 中在唐山、秦皇岛、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选择到长江以 南就业的农民工很少。

2.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 2.2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文化素 质水平 第一,要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引入市场融资机制,强化农民工培训的财力支撑[2]。要不断加大县、乡 两级政府的财政拨款,用于农民工培训和转移就业的财力支 持,逐步扩大农民工的培训范围。这个范围不仅是数量上, 更重要的是内容上,在培训内容上除了对农民工基本的技能 培训外,一方面要增加对农民工就业观念和城市生活常识的 教育,从而更有利于使他们尽快在新的领域、新的环境中实 现再就业或创业,让他们迅速完成从传统“小农”向现代产 业工人的转变;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工进行劳动安全、法 律法规、劳动争议等知识的宣传,促使他们自觉主动的维护 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二,建立农民工培训和转岗就业的监管机制。要 “求实效、创品牌”,扩大农民工培训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 应,必须以科学的监管机制为保证。

在滦县的调查中得知,该县就业局负责培训,并且 是随到随学。王店子镇退伍军人田宝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去 年10月受经济危机影响,在某企业打工的他被迫回家,窘困 的家境使其情绪低落。县就业局随即按他的自身条件、求职 意向对其进行了免费培训,今年1月初将他输出到京唐港港 务局消防队当消防员。酷爱穿军装的田宝努力工作,一个多 月的时间就当上了队长,月收入2000多元。他高兴地说,“这 可多亏了县里给我入的‘两个库’啊。”田宝所说的‘两个 库’是这县设置的“劳动力资源声像数据库”和“返乡农民 工数据库”。“劳动力资源声像数据库”将全县求职者按年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及本人照片等录入微机, 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他们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服务网 络系统,组织力量对各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调查,建立“返 乡农民工数据库”,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输出 去向明、返乡情况明,并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分析农民工返乡对农民增收、经济建设的影响,研究对策。

他们的经验是,要把农民工接受培训和就业准入制度统一起 来,对农民工转岗培训、进行职业技能认定并发放资格证书, 实行规范化操作。

2.2 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服务信息机制 要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 网络[2]。信息交流不畅已成为制约农民工就业的一个瓶颈。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招聘者和求 职者)都要以某种方式从事市场调查,相对一个个体而言, 这种被信息经济学称为“搜寻”的获取信息过程是一项重要 而且成本很高的经济活动。因此,政府在解决返乡农民工就 业的过程中,应重视信息网络和平台的建设,减少信息不对 称的负面作用。例如,在昌黎县的劳动人事局培训中心,就 有每天更换的电子信息牌,给农民工随时提供相关经济信息, 内容包括:经济作物种植、特种养殖、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 食品加工技术等。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协作,提供各地区,尤 其是如北京、燕郊、廊坊、天津、塘沽、滨海新区等周边地 区和城市的就业信息。2.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近年来,河北省各市正逐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 支持力度,特别是各地市委、市政府针对西部山区提出的“一 手抓绿色产业、一手抓现代工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业西进” 发展战略,为壮大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唐山市的玉田、滦县、滦南及秦皇岛市的山海关、卢龙、昌 黎、青龙等县(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工委等部 门,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结合自身的资源、产业现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县域经济。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 面。

第一,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乡镇企业新出路。鼓励 这些返乡农民工实现由打工到创业的转变,同时加大政策资 金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那些能够与阜平县经济发展特点、 特色支柱产业、资源现状紧密结合的乡镇企业。

第二,加快进行对乡镇企业的结构优化。乡镇企业 必须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 性调整。特别指出,一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优 化乡镇企业布局,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习惯, 要与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 城镇集聚连片集中,通过聚集效应拓展就业空间。

第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业门槛低, 容量大,是大规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特别要 结合近几年沿海各地加快城镇建设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家政服务、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以此来转移实 现失业农民工或剩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

2.4 加快企业二次创业,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企业二次创业。爆发 于2008 年的金融危机对唐山、秦皇岛的一些传统企业产生 了较大影响,这些作为冀东较大规模的企业无论是从生产规 模还是从市场规模都有所下降,因此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 造,促其加快二次创业,实现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促进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双重 效果。重点抓好唐山钢铁企业、煤矿企业的整合增效,秦皇 岛市青龙县的安梨深加工企业、卢龙县的甘薯深加工企业, 与知名品牌的借势嫁接,促其加快二次创业,断发展壮大。

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创业指导,鼓励引导资源依赖型现有工 业企业实现有效转产。

2.5 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农民工由 打工向创业发展 政府方面,发挥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作用,主要从 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要转变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中过分重 视大项目、重大投资的发展理念,而是要将政策的重心聚焦 于能够带动本地就业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民办中小企业上来 [3]。第二,要优化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创办小 型企业的公共服务。对失业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要提供 免费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等系列服务,鼓励支持通过村庄整治等方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如闲 置土地、闲置厂房和荒山、荒滩等场地,将置换出来的集体 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

3.结 语 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一项极为艰巨的系统工 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 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要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是要深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要充分依托 区位交通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虽然彻 底解决农民工问题,可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但是只要全 社会动员起来,去关注、去支持这一群体,积极探索解决农 民工问题的新出路。我们相信若干年后,农民工问题一定能 够解决。

参考文献 [1]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 策[J].经济纵横,2008(11):3-8. [2]雷世平,姜群英.农民工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农业教育,2005(1):13-15. [3]王东生,郑宽明.金融危机下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 思路[J].管理观察,2009,6:169-17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