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会议 > 小学课程_谈小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与照应

小学课程_谈小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与照应

来源:会议 时间:2019-10-05 07:48:46 点击:

小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与照应

谈小学课程的相互渗透与照应 所谓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是指利用不同课程之间的内 在联系进行互证互补,以期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普遍 联系的认知能力。如在讲课过程中,一些文字形象和情节学 生难于理解,当用图画表现在黑板上时,学生既感兴趣又能 直观地了解。而在美术课时引用一些诗文去启发学生表现春 天的景色时,他们又将独特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因此,课 程间的渗透与照应是值得教师研究的。

一、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的意义 首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同学科交叉、整 合,分析科学逐渐为综合科学所取代。科技发展的这一趋势, 不仅对人的知识结构提出要求,而且对人的心理品质提出新 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既 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反思、概括的能力,能自如地实现知 识的迁移,解决课程之外的现实问题。他们应有广泛的兴趣 和爱好,应有自我认知、社会定位的意识以及正确的道德观 念和审美意识。而这些,依赖各门课程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实 现的。传统的分科教育注重本课程的纵向深入,鲜有跨课程 的横向联系。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这就很难适应综合科 学对未来建设人才的要求。

其次,对一种原理、一个概念做超越本课程的延伸会加 深对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学外语、记单词常常借助数 字、图画、音乐等加强记忆。这说明,人的记忆需要支撑点,而且学习活动在内容方面越是不同记忆就越牢固,就会得到 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学生 “偏科”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实施综合 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对建设人才的要求,也是培 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要求。

二、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有操作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不同课程其内容、概念以及表达的方式有其 本身的独特性,必须严格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但是,从 教育的大视角去看,任何一门课程,都是沟通人与客观世界 的桥梁,并通过认识客观世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所以课程 间的共性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学校这 个大系统是由各门功课这些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相互联 系,相互促进,围绕同一个目的发生超越本课程的效用,有 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问题在于教育者能否居高临下宏观考 虑,把握和认识这种共性。教师应当明确:知识是能力的载 体,而能力是一种触类旁通将知识点扩充为知识面的修养。

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正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 一。

做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常想,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 奇这位顶级的大画家不但创作了《蒙娜丽莎》这样的传世佳 作,而且他以科学构想绘制出飞行器、潜水艇的设计图,不 仅如此,他对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这除了他本身的天赋外很重要的是他没有将自己的才能局限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他 兴趣广泛,知识融通,由此形成了他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 的素质。

三、如何实现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 首先,要改变学科之间的隔行如隔山的状况,教师要有 广泛的兴趣和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起码对小学各门课程的 基本内容和各年级的教学重点有所了解。学校应不定期地举 办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各学科介绍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难点,组织跨学科的听课和评课等活动。

其次,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的前提下,尽量作知识的延伸,恰当和适当地联系其他课程 的相关内容。

第三,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知识技能竞赛以增强 学生兴趣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把知识迁延、能力培养列为对教师进行评课考核 的内容。

当然,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只是扩充知识的外延、深化 知识内涵的手段,是为本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服务的,要结 合的自然、艺术,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本课程的 主旨和内在结构。

wWw.dYLw.NEt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