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评价科学性在软件测试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和策略:软件测试专业课程

评价科学性在软件测试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和策略:软件测试专业课程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0-08 07:47:26 点击:

评价科学性在软件测试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评价科学性在软件测试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高职院校跟普通大专院校不一样,高职院校的专业知 识注重基础,强调应用,不用高深的理论。因此,高职专业 的教学评价也不应像普通院校那样只注重理论考试。对于软 件测试专业的课程教学评价就更为复杂,一方面要考察学生 对软件设计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学生对测试软件 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1 教学评价科学性的提出背景 若是把传统的教学评价生搬硬套的应用于高职专业教 学,那么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教学评价采用统一 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要么是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要 么就是上机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 握程度,全班同学都遵从一个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目的和 评价方法相对狭隘,不可能实现因材施教。教学评价的目的 是要对学生现阶段学习客观评价,并且根据这个评价,学生 和老师可以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所以教学评价结果反馈不 到位、不及时以及缺少评价申诉制度这些都成为传统教学评 价的弊端。

2 科学的教学评价的提出 在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软件测试专业历经三年的 教学实践后,并结合传统的评价方式,提出了适用于该专业 教学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科学的教学评价要能全面、科 学、客观的评价,要能校正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要能促进后面的教学。科学的教学评价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从 广度上要能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各个方面:学习态度、学习 方法和学习能力;
从深度上要能评价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层次、 练习层次和操作层次。这就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和教学目标,量化和细化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并进行分层 施评。科学的教学评价还要求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科学的教学评价不应只放在期 中和期末,而应该贯穿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完整的评价学 生的这门课程的整体学习情况,这样做还有助于随时对学生 进行查遗补漏。

3 科学的教学评价的实施 在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软件测试专业2010级、2011 级、2012级的《JavaScript动态网页编程》、《Java OOP》 和《Java Web技术开发》等课程做了试点研究,科学的教学 评价方法逐渐成型完善。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要根据知识点来细化评价标准,并 进行量化,把课程的评价标准量化成n个标准后,再针对学 生的层次又可细化为三层,分别对应他们的难、中、易三个 层次,那么评价标准最终细化分层后可得出3×n个标准。细 化后的每个标准的3个层次满分都一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 应在不同层次的标准,这样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 自己的位置并得到鼓励、看到自己的进步,虽然难的那一层 的80分和易的那一层的80分是有区别的。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教学都分为认知阶段、模仿 阶段、熟练阶段,在三个阶段都会有对应的若干练习提供给 学生选择进行,这些练习当然也分了层。如果学生做同类型 练习的时候,在认知阶段、模仿阶段和熟练阶段的得分逐渐 增高,或者是干脆在熟练阶段完成了上一层的练习,那么说 明这个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已经掌握。这期间如果得分不高或 者走下坡路,那么说明这部分的练习还要加强,或者是学生 对这一知识点理解还有欠缺。当完成某个章节的全部知识点 后,学生可以进行大练习,完成后,先由学生根据练习的评 价标准进行自评,然后对学生分组让学生互评,根据两次评 价的结果,让学生对练习进行一次修改,然后交给老师评。

老师评完后马上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进步在 哪里、欠缺在哪里、哪里还需要改善、怎么改。

在所有的知识点学习完毕后,学生要进行课程设计,这 样可以综合系统地运用所有的知识点,这里主要采用老师评 价的方法。

最后,学生的最终量化的成绩由考勤、过程性评价和课 程设计评价一起决定,三者各占不同比重,可以客观、全面、 科学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成效与展望 采用这种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表面上看是增加了老师 的工作量,其实不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 这种评价方式时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促学、学促教,教师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了解他们,学生也会时刻知道 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老师和学生都不会只把注意力放在期中 或者期末或者是某一次考试上,而是全程都要关注自己的学 习和练习。学生也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怎样做才是最好的, 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增强。随着文理兼收的招生方式的 开展,对一部分文科生进入该专业学习时该如何进行科学的 评价是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周大勇.并行教学改革[A].机电技术应用会刊[C]. 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200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