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中学生强迫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早恋对策

[中学生强迫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早恋对策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0-06 07:53:34 点击:

中学生强迫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强迫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时代是青春激扬的,它五彩斑斓,充满了对未来 的美好期待;
中学时代也是动荡不安的,孩子们不但经历着 生理上的急剧变化,还必须承受学业上的紧张繁重,并且面 对亲子、师生、同伴等各种有可能引发矛盾冲突的人际关系。

随着最近五年学校心理普查工作的开展,我发现每个年 级总有几位学生存在着强迫指数超标的现象(6.0%左右), 前来心理辅导中心求助的学生也有不少存在强迫行为。通过 查阅国内外期刊,鲜有中学一线教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于 是,如何帮助这个群体减轻痛苦,如何让班主任和家长在面 对这些学生时有更好的对策,便成为我关注的内容和研究动 力。

一、筛选对象,归类强迫行为的具体表现 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经开始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发 育,基于我校九年一贯、五四学制的特色,八年级学生开始 进入初中生活的第三年,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问题症状比较 突出。因此,我在八年级学生中筛选出了强迫症状指数超标 的同学,从中进一步选出焦虑值显著异常的学生作为初步调 研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以后,将求助意愿比较强烈的 两男一女三位学生作为典型进行为期一学年的研究。在保密前提下,我采用对相关学生、班主任及家长进行 问卷调查、个体采访等方式,对这些学生的强迫症状进行了 梳理归类。

(一)外在表现为强迫行为 1.强迫啃手指:表现为当焦虑时就无法自控地啃噬指甲, 一直到指甲深陷肉里也全然不顾,有时甚至会啃噬指甲周围 的皮肉直至血肉模糊。

2.强迫整理:表现为无法克制地整理东西和归类,哪怕 只是一点点的小瑕疵,都会开始整理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3.强迫确认检查:无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每做一题、 一个字都要反复检查对错,并且至少检查三遍以上,否则心 里就不踏实。有时明知道自己做的是正确的、符合要求的, 还是放心不下,还要继续反复检查对错。

4.强迫洗手:表现为一旦触碰了某个讨厌的人或某些物 体,就觉得自己受到了污染,冲到洗手间去反复洗手,一直 清洗到自己满意为止。有时会蔓延到清洗接触过的校服。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存在强迫进食并催吐等行为。

(二)内在表现为强迫思维 1.强迫思考:老是问一些无聊或者一些暂时无法回答的 问题:如“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我是现在的我而 不是其他人”等,然后反反复复想,做作业时想,睡下后也 想,如果停止思考这些问题,就仿佛生活的秩序被打乱,会 明显感到不安。久而久之,感到很痛苦又无助。

2.强迫观念: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 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却无法摆脱。例如担心自己会得绝症, 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会出现不理智的行为等。

除此以外,个别学生还存在强迫计数、强迫联想等。

二、层层剥茧,探究强迫行为形成的原因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硕导孔维民教授在《中 学生强迫状态的教育成因与应对》一文中提到:“中学生强 迫状态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遗传的因素,也受环境的 制约。”“但是按照精神分析的学说,人们的强迫状态与其 强迫人格是密不可分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医师、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李桂艳认为,“强迫性人格是一种人格障碍,是 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为固定持 久的适应不良行为,一般是从童年、少年开始,是保持终身 的一种偏离常态的人格。以刻板固执、墨守成规、缺乏应变 能力为特点。同时由于个人内心深处存在不安全感而导致怀 疑和过分谨慎。此外,因为要求十全十美,但又缺乏信心导 致反复核对,过分焦虑,有注意行为细节的表现。” 基于前辈研究的启发,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我从学 生、家庭、学校三方面入手,探究了中学生强迫行为产生的 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主要因素:不合理信念的困扰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普遍出现自尊心增强,成人感出 现。部分学生还在意志品质、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以 致由拖延引起焦虑、由于焦虑引发强迫行为等。然而,被强 迫行为困扰的孩子,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表现虽然不尽相同, 但内心多少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合理的信念,这也 是青春期自我意识的产生。通过交谈挖掘出来访者内心的那 个不合理信念,逐渐扭转其认知习惯,对强迫行为的减轻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以其中一例啃噬手指的男生小W的咨询概要为例。

小W希望自己保持小学阶段的优秀,能引起别人的关注 和赞扬,这本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但这种心理状态一旦 过度就适得其反。通过咨询发现,小W的焦虑情绪源于太在 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把成绩当作能引起教师、同学、家 长的关注的唯一途径,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认知。这种不合理 的认知严重阻碍了他的发展,比如人际交往方面,致使同学 认为他是一个比较善变的、琢磨不透的人。

在其他具有强迫行为的学生身上,也在认知上存在着一 些不合理信念。

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而父母亲在生活上 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其形成做事缺乏主见的性格,依赖性强, 过分注意细节和形式,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因素:遗传影响、不合理的教育 方式 浙江省教科院心理学专家周红五老师在心理健康培训 中多次提到:“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父母。” 来自不同家庭的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打上其家庭的烙印。有些家长本身的不良行为也直接影响其子女, 这一点在众多的未成年人心理个案中都得到了印证。

小J母亲陈述:“他爸爸是个相当有洁癖的人,每天对 于床铺的整理一度达到了令人诧异的程度。对孩子的教育上, 他爸更多是急躁的训斥和打骂,少有倾听与开导。孩子在和 父亲的相处过程中受其影响很深,进入青春期后往往会在某 件具体的小事上用比他爸做得更完美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反 抗父亲(比如过度清洁碗筷)。对孙子宠爱有加的奶奶也有 着严重的强迫行为,每周六去奶奶家吃饭时,奶奶就会强制 小J按照她要求的高度去握筷子,不舒服的握筷姿势让小J内 心累积了一定的逆反和焦虑情绪,回到家后他啃指甲的频率 就大为提高。” 通过深入了解有强迫行为的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发现 这些来自家庭的因素可能源于以下几种:家长自身存在的性 格缺陷或行为障碍;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重视学科成绩而轻 精神需求,导致孩子经常处于不自信和彷徨中,心理冲突明 显;
家庭结构不够稳定,家庭成员间亲密度低,对立和矛盾 冲突较多。

(三)学校方面的主要因素:教育理念、学业压力、同 伴交往孔维民教授在《中学生强迫状态的教育成因与应对》一 文中提到:“过多过高的教育要求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焦虑 感、挫折感。”在本次研究中,我通过访谈几位班主任了解 到学校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1)存在强迫行为的学生,其内心非常希望受到教师 和同学的关注,尤其是高度的认可和赞扬。但随着年级的上 升,学业压力不断增大,缺乏释放压力的途径。

(2)个别师生对于考试成绩的过度推崇,使得强迫行 为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焦虑,并导致在重大考试时发挥 失常,从而更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3)在学校里缺乏非常交心的好朋友,甚至不懂得如 何去交朋友。因此在产生消极情绪时没有可以倾诉的同伴朋 友。

此外,如果学生在之前的生活中有过一些不愉快经历的, 或者有生活环境的变迁,处境变得困难等,也有可能在日后 的生活中形成强迫行为。

三、多方合力,探究强迫行为的应对策略(一)家庭是改变强迫行为的关键因素 1.加强家校联系,开展校外辅助治疗 在小J 的个案追踪过程中,我深感家长的积极沟通和实 践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孩子强迫啃指甲的行为,小J的 母亲除了带孩子去宁波市心理咨询中心做了多次治疗,还购 买了进口的药水涂抹在孩子的指甲边缘,用厌恶疗法来进行 戒除。同时,她和班主任等科任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 通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排解,为小J加油鼓劲,提供心理上 的支持,并力所能及地和孩子的父亲在教育方式上进行探讨, 达成共识。

2.远离强迫环境,调整教育理念 如果学生的家长或重要亲属有强迫症状,那么,从家庭 内部减压,远离和减少与其相处的机会,并从认知角度调整 这些家庭成员对人事物的要求,逐渐植入森田疗法的“顺其 自然”理念,对于强迫症状的缓解和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的 创设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小J父母采取了让孩子周末下午看 完奶奶回家吃饭的方法来回避可能产生的冲突场景。另一方 面,母亲也参与调整孩子父亲的教育理念,鼓励他用真诚平 和的交流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搭建沟通的桥梁。3.理解信任孩子,激发内在能量 每个人内心的正能量是巨大的,就看是否被激发出来。

强迫行为的孩子内心多焦虑、压抑和纠结,他们也深刻地被 强迫行为所困扰,深感痛苦。但是戒除这些行为,尤其是外 显的动作需要超乎寻常的坚强意志力。在他们脆弱甚至反复 的时候,家长们如果可以给予理解,使其减轻负罪感,那么 孩子内心的压力就不会再度累积;
再进一步给予战胜困难的 信心和支持,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实际上,和 其他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同,强迫行为的孩子是很有求助意愿 和改正决心的,这也是学校和家庭能够有效帮扶的绝好契机。

(二)学校是学生战胜强迫行为的重要阵地 1.成立帮扶小组,增强学习助力 针对强迫行为的学生不同的学科情况,班主任采取了组 建帮扶小组来帮助学生,并请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定期的学业 指导。帮扶小组的同学有的在心理上进行同伴互助,倾听陪 伴,疏导压力,有的在学业上经常激励和关心,提供力所能 及的帮助。科任教师则通过学法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降低该生内心的焦虑程度,从而缓解强迫行为。2.开展个案咨询和小团体辅导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几位有强迫行为的学生开展定期 的个案咨询和小团体辅导。

(1)利用音乐放松椅测出焦虑水平并进行相应时间的 音乐放松,是降低学生焦虑水平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经 过30分钟的音乐放松,来访者的焦虑指数均有所下降。

(2)开展每月两次的个案咨询,从认知角度进行引导 和调整,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思维模式,逐渐弱化直至消除 不合理信念。

(3)开展定期的小团体辅导,通过同伴分享和互助建 立同质团体,让学生们了解到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在面对这样 的困扰,更加了解和接纳自己,建立共同面对、戒除强迫行 为的信心和决心,降低焦虑值。

3.促进家校沟通,保持教育同步。

班主任和我在对这些个案的追踪过程中,利用电话、短 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增进及时沟通,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方法的传授和育人观念的引导,家校合力帮助孩子战胜强迫行 为。

四、成效和反思 (一)成效 1.经过一年多的合力帮扶和追踪研究,三位学生的强迫 行为有了不同程度的减轻,在认知理念上也得到了扭转,不 合理信念被合理的思维模式所替代。在此过程中,他们还逐 渐掌握了一套助人自助的减压方法,从而减轻了强迫行为或 强迫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也进一 步增强。

2.学生的父母亲和其他重要家庭成员意识到并开始修 正自己的问题行为,对孩子的期望逐渐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在教育方式上尽量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方面对孩 子产生的压力得到缓解,幸福感增强。

3.以班主任为主的科任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摸索 出不同的应对方法:多角度评价、密切家校联系、建立同伴 互助、进行学法指导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们更深刻认识到 除了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二)反思 中学生强迫行为的产生固然有其性格上的原因,但家庭 教育模式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导致焦虑和强迫的主要原 因。我们要相信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面 对压力与挫折的积极心态。强迫行为的干预不是一个孤立的 工作,一定要与其他教师、家长协同进行;
它在一段时间的 消退后又会卷土重来,因此对强迫行为的干预不是一蹴而就 的,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