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数学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

数学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0-29 07:56:37 点击: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 皮亚杰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新课程标准指出,有 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摘 要:
数学课堂;
动手操作;
有效性 教育学研究表明,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用操作学具 或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动手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接 感知,再通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 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 活动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当然,数学 课上的操作活动毕竟是学习意义上的一种活动,是一种特殊 的动手活动。动手操作作为学生探究新知的重要方式之一已 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一、操作活动要有明确的要求 操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它为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 和规律提供感性知识,发展学习数学的能力。因此,学生的 操作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教学中设计的操作内容可以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自己确定操作 的思考方向,主动安排操作步骤和方法。教师用清楚的语言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 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 作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在教学《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时,当学生已经初步认 识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之后,教师提出 了操作要求: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硬 纸片,现在请大家测量下面两个图形(一个是面积4平方厘 米的正方形,一个是面积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看 看谁既能知道结果又能说出测量的方法。学生认真进行操作, 一个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刚好测量出来,另一个3厘米×2厘米的长方形部分同学发生 了困难……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之后,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这两个 图形的面积,然后追问:只有4个小正方形,怎么能测量出6 平方厘米呢?有的学生说因为这个长方形有6个1平方厘米 的正方形好摆,有的学生说没有摆满也能看出来,还有一个 学生说先横着摆了一排3个,第二排只摆了1个,实际上也有 3个好摆,所以我就知道一共能摆6个。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图形 的面积是多少,其教学目的至少有3条:一是通过操作测量 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
二是感知4平方厘米 和6平方厘米面积的大小;
三是测量中1平方厘米正方形不够 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样的操作目的明确,将操作活动与数 学思维、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 了操作的功能。二、操作活动要给学生合理的空间 操作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最 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且,从面向全体出 发,也才有可能为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操作 探索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教学《倍的认识》这节课的练习环节中,为了帮助学 生理解倍数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师用这样的方法引导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悟数量关系:每个学生手中都有6个五 角星和10个小方块,要求摆出方块的个数是五角星的两倍, 并看看谁摆的方法对,谁摆的方法多,速度快。

学生经过独立操作之后摆出了好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师 接着问,如果有很多很多的五角星和小方块,你们还会摆出 小方块是五角星的两倍吗?有多少种摆法?接着教师又让 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把每个小朋友的6个五角星都拿出来, 要求把这12个五角星摆成2排,要全部用完,并且要其中一 排五角星的个数是另一排的倍数,看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合作 得最好,摆的速度又快方法又多……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对学生的操作活动安排,既有明确 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为不同学生的数学 思考留有合理的空间。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方块的个数 是五角星的两倍”和“一排的个数是另一排的倍数”这两个 “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开放题,让学生摆一摆,充分感 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既有独立的要求,又有同桌合作的安排;
既有基本的要求,又有 发展性的操作要求,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广 阔的操作探索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操作活动要把握好教学契机 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学 生操作活动一定要把握好最佳时机,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 懂而非懂时,用学具摆一摆,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操 作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 识,当学生的感性知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引导学生 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念,掌握火候,使感性认识 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教学《异分母加减法》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和前 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再试着验证自 己的计算结果。学生提出这是异分母加法,算的时候先要通 分。教师问是怎么想到要通分的,学生回答分数单位不相同 不能直接相加,然后学生说出计算结果,教师接着让学生想 办法验证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开始兴趣盎然的进行操作 验证…… 在这个片断中,把操作活动置于富于挑战性的问题“请 你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背景之下,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计 算结果是正确的,直观形象的操作也就自然成为他们解决问 题的抓手。这时他们从事的操作活动是自身需求引发下的自 觉行为。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活动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动 必须建立在适宜的操作时机基础之上。

四、操作活动要有教师有效的引导 操作活动是学生手与眼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必须 通过视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才能准确地并有选 择地输入大脑,促进抽象思维活动的展开。学生通过有效的 操作后,虽然离开了实物活动的情境、过程,但脑子里却能 把刚才的操作情境和过程再现出来,进而以此为中介进行抽 象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获得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课前教师让每个学生准备 了15个小圆片,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按照要求摆小圆 片。“把这些小圆片一份一份地摆起来,每份个数要相同, 说一说每份可以摆几个?”学生认为每份可以摆1个、2个、 3个、4个、5个……接着教师请同学们一边摆一边把各种摆 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写清楚每份个数、份数和余下的个数。

等学生记录好之后,让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接着教 师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上述操作活动得出的结果,形成了这 样的板书:
15÷2=7……1 15÷3=5 15÷4=3……3 15÷5=3 15÷6=2……315÷7=2……1 15÷8=1……7 教师紧接着让学生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余数 都比除数小,教师引导: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很疑惑,教 师加以点拨引导说:如果把多出来的小圆片再分一份行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发现了有余数除法 的特征,还能不失时机的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学法指 导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能做到 “扶得合理,放得适度”。同时,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 观察,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并且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关系,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 力。

当然,操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提供充分有效 的操作素材,重视操作时学生的质疑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 感受到操作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的操作活动才是 有效的,只有有效的操作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 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 “再创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