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活动方案 > 抗日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_关于抗日英雄的小故事]

抗日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_关于抗日英雄的小故事]

来源:活动方案 时间:2019-08-15 17:56:05 点击: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_关于抗日英雄的小故事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_关于抗日英雄的小故事 我们今日可以有这么好的生活,都是因为抗日英雄的伟大牺牲,他们 的小故事相当感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1:抗日名将张灵甫 张灵甫,是当年风靡全国的战争大片《南征北战》和《红日》中典型 的反面角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人只知道张灵甫及其74师(抗 日战争期间称74军,国军整编后称74师)在孟良崮被华东野战军全歼,而对张灵 甫在抗战期间率部奋勇抗击日军的情况却知之甚少。

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八年抗战中,74军曾有“抗日铁军”和“头号王 牌”的威名,而张灵甫一直跟随74军战上海,守南京,保武汉,数战长沙,扬威 赣北,喋血鄂西,几乎无役不与。无庸置疑,国共内战之前的74军是一支英雄的 抗日部队;否认这段历史,对于那些在疆场上甘洒热血、壮烈殉国的抗日英烈, 显然是不公平的。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1903年8月20日出生在陕西 长安东大乡的一户农家,1923年在长安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学 教师,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26年,张灵甫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自此开始了其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抗战期间,张灵甫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他曾在给家中兄长的信中说:
“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 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 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名职业军人为保家卫国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的凛然 之气。

1937年8月,上海淞沪保卫战中,时任153旅305团团长的张灵甫勇猛 果敢、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在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 优于国军的日寇,杀红眼的张灵甫脱掉上身军服,高声喊道:“兄弟们,不怕死 的跟我上,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他抱着机枪跳出战壕,带领一百多名敢死队员 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此后,张灵甫又率领全团将士连续打 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八百多人。1937年12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带领305团阻击日军。在 与日军的殊死搏战中,张灵甫左臂中弹,匆匆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部下劝他随 伤兵撤过长江到后方就医,张灵甫说:“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 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一生死以践誓言!”负伤后的张灵甫坚持不下火线,官兵们无 不感奋力拼。305团终以团长负伤、连长伤亡五人、排长以下伤亡六百余人的代 价,拼死夺回了阵地,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当74军51师师长王耀 武要求他离队就医时,张灵甫“违抗”军令,拒绝离开部队。雨花台南面阵地被日 军突破后,张灵甫在敌两面夹攻之下,依然坚守在阵地前沿,率部力战不退。张 灵甫肃立队前,面向紫金山,对部下训示道:“盖有光荣战死之决心,乃能作绝 处逢生之奋斗!”他率全团官兵挺枪举拳,向中山陵方向同声宣誓:“誓与日寇血 战到底!”此后,张灵甫率部转战上坊镇和华严寺一带,后因伤势严重,暂别部队 回到西安养伤。

1938年10月的武汉会战中,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盘踞在江西德安 县万家岭、张古山一带的日寇进行围歼。真正让张灵甫威名远扬的,正是这次德 安反击战,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之后中国军队的第三次抗日大 捷(史称“德安大捷”或“万家岭大捷”)。张灵甫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头功。当时, 日军106师团占领了张古山,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张古山山势陡 峭,工事坚固,易守难攻,要拿下绝非易事。而张灵甫却提出了一个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的办法,亲率一支突击队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在夜幕中悄悄逼近张古 山。日军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军队会在这黑灯瞎火的晚上爬上鸟兽绝迹的张古山, 当张灵甫的突击队“从天而降”的时候,许多日军还在睡梦之中。在正面部队的配 合下,张灵甫率突击队浴血死战,身中七块弹片不下火线,坚持指挥战斗。经过 五天五夜的鏖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共歼灭日寇106师团等部六个联队,计一万 七千七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2:宁死不屈抗日女英雄安顺花 安顺花,朝鲜族,1909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瑞川郡一个贫苦的家庭。

1930年,她和丈夫李凤珠一起背井离乡,来到中国吉林省,在珲春县一个大地主 家里做佃农。

1930年10月,安顺花和丈夫一起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反日会”,负责 通信联络工作。她工作认真,积极勇敢,每次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1931年1月, 安顺花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朝鲜族女党员。从此,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革命事业 中。

1932年4月,李凤珠被党组织调到金区党委工作,安顺花参加了抗日 游击队。1933年秋,安顺花带领7名妇女为抗联游击队缝制军装。1934年春,她 带领的缝纫组被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四团缝纫队,安顺花任队长, 从此开始了艰辛的军工生活。她带领缝纫队背着机器和布匹随部队转战,利用日 伪军“讨伐”的间隙生产军服。从珲春到汪清,从金仓到宁安,到处都留下了缝纫 队的足迹。

1934年夏,中共东满特委指示第二军独立师分南北两路转移,组织上 决定让安顺花带着孩子转移到宁安县马厂二道沟,担任护理伤员和炊事员的工作。

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安顺花的小女儿因为病饿夭折了,她的大儿子也和收养他 的大娘一起被日寇杀害。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安顺花的革命意志,她早已做好了为 抗日献出一切的准备。

1936年秋,安顺花回到缝纫队,在深山里为部队赶制军衣。1937年3 月26日,日伪“讨伐队”来密营袭击。安顺花组织大家把粮食和缝纫工具等埋在两 米深的山涧积雪下,然后向山顶撤退。为了引开敌人,掩护同志们,她毅然向一 个小山坡跑去,不幸负伤被捕,敌人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审讯、逼问,撕扯她 的头发,撕破她的衣裳,砍掉她的双手,都没能使她屈服。凶残的日寇用削好的 木楔子一根根钉入她的胸部和腹部,直到气绝。安顺花,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 朝鲜族的抗联战士,英勇牺牲,年仅28岁。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3: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 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 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 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报国无门,因不 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 辛庄。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 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 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 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 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 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 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 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 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 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 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 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 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 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 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 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 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4:抗日英雄赵登禹的故事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 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 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 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 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 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 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 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 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 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 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 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 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 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 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 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 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 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 时年仅39岁。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 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 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5:杨靖宇抵制日货的斗争 1905年2月13日,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两垧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东北农村小康之家的写照, 用到中原及全国各地,同样适用。杨靖宇家有20亩地,又租种地主10亩,自有数 间草房及耕牛、农具,父母勤劳苦作,省吃俭用,加上一对小儿女的四口之家, 光景应该说是可以的。五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与他和比他小四岁的妹妹,依靠叔 叔,和祖母、叔叔家一起生活。丧父失夫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但在经济上仍是可以的。杨靖宇一直没有中断学业,应能证明这一点。同时也说明这个家族的 和谐,重视教育

“杨靖宇”这个如今人人皆知的姓名,是1932年11月作为满洲省委巡视 员到磐石、海龙地区巡视工作时用的,之前还曾用过周敏、张贯一、乃超的化名。

杨靖宇本姓马,八岁在本村读书时,先生给他起名“尚德”,即马尚德。以至于建 国后好长时间,他的女儿马锦云和马氏家族的人,都不知道民族英雄杨靖宇是他 们的亲人。

杨靖宇聪明、勤奋,从私塾读到县立高小、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学习 一直很好。他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笑不说话,又有反抗精神。

中秋节,叔叔买来四盒月饼,去地主家送礼,说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 规矩。杨靖宇说咱租他的地,不欠他租子,凭什么给他送礼不合理的规矩就得改 了它。

“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县立高小当官、有钱人的孩子,也欺负穷人家 的孩子。杨靖宇后来1.80米出头的个头,这时也身高力壮,没人敢欺负他,可谁 欺负别人也不行。班里有个“孙少爷”,把人打了,还让人家给他当马骑。杨靖宇 听说了,把这小子胖揍一顿,问他还欺不欺负人了,并警告他不准向他老子告状, 不然还揍你。

杨靖宇参加抵制日货斗争,把与县长勾结的商家的日货都没收了。县 里指示校长管教杨靖宇等人,杨靖宇说你在修身课上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民族大义,尊严为先”,却屈从于反动官府,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校长恼羞成 怒,威胁要开除他们的学籍。杨靖宇说你若敢开除学生,我就号召全校罢课,要 求罢免校长。

“五卅运动”中,杨靖宇作为省立第一工业学校的学生代表,在街头讲 演,组织募捐,搜查日货、英货,支援上海同胞的反帝斗争。

1926年秋,正当北伐军即将进军河南之际,杨靖宇在第一工业学校初 级班毕业。遵照党的指示,辍学回家乡确山从事农民运动,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 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翌年4月,确山暴动,杨靖宇率数万农民,激战两昼夜, 打下县城,活捉县长,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这是河南省有史以来的第 一个革命政权,包括杨靖宇在内的7名委员,全部由民主选举产生。1927年11月1日,杨靖宇又指挥了刘店秋收起义。胜利后,农民革命 军在总指挥杨靖宇、党代表李鸣岐率领下,在豫东南的确山、汝南、正阳、信阳 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创造农村根据地,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929年5月,河南省委派杨靖宇到上海中共中央训练班学习。因为他 在河南已为敌人所熟悉,两个月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东北。从此,这个来自中原 大地的大个子青年的足迹和名字,就和这片苦难深重的黑土地的命运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

“来到千金寨,就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变麻袋。” 现在,在民间被称做“千金寨”的抚顺,来了个“山东张”、“张大个子”。

如今一提起煤,人们就会想到山西。而在20世纪中叶之前,没说的, 那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誉为“煤都”的抚顺了。1929年夏,当杨靖宇化名“张贯 一”,被满洲省委派到抚顺任特别支部书记时,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基本是在 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煤矿多由日本人经营,滚滚乌金流进日本人的钱包。

从学生运动到农民运动,这工人运动是个新课题,杨靖宇把铺盖搬到 工人的床铺上,和矿工一起劳动。你是哪旮旯人呀俺是山东人。山东哪旮旯的呀 曹县。那时东南西北满,走到哪儿,见到个人,一开口,十有六七山东腔,煤矿 工人当然也不例外。确山县靠近湖北,离山东远着呢,可山东话挺好学,一听是 老乡,那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见他不笑不说话,又发现这人挺有文化,见多识 广,有点儿空儿,身边就会聚拢些人,那目光亲切中透着信赖、尊敬。像“精忠 报国”这样的故事,有人已经听过多少遍了,可从“山东张”、“张大个子”的嘴里 讲出来,就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至于“剥削”、“压迫”、“阶级”、“阶级斗争”这 些词句,听着无论多么新奇、陌生,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被称为“臭苦力”、 “煤黑子”的人,也会从切身经历的苦难中,或多或少的有所领悟。

日本资本家要裁减工人,工人火了,这不是明摆着还让大家加班加点 吗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让杨靖宇拿主意。杨靖宇说:罢工,不给他干了, 只要咱们团结起来,就能掐住小日本子的脖子!矿工很快行动起来,杨靖宇则带 上几个工人去见日本资本家,让其收回裁人决定,提高矿工工资,不准加班加点, 不答应这些条件就不复工。开头日本人挺硬气,撑到第四天头上撑不住了,不得 不答应了全部条件。8月1日是共产国际规定的“国际赤色日”,中共中央要求各省大城市举 行示威游行,组织暴动。这天晚上,团抚顺特支书记王振祥贴标语时被捕,酷刑 下叛变了,致使以杨靖宇为首的十多人相继被捕。

日本警察觉得这回抓住条大鱼,甚至认为杨靖宇是满洲共产党领导人。

杨靖宇根本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俺不知道什么叫“共产党”。警察署高等系刑 事横烟吉星找来叛徒对质,杨靖宇一口咬定俺不认识这个人,俺不明白这是怎么 回事。高等系主任蜂须贺重雄没招了,下令用重刑撬开杨靖宇的嘴巴。皮鞭抽, 灌凉水,压杠子,坐老虎凳,关水牢,杨靖宇死去活来,就是那些话。二十五年 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蜂须贺重雄,在所写的供词中说:“横烟对其三十 岁左右的被捕者进行审讯间,这人意志非常坚强,不谈抚顺组织。”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