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规划方案 > 思品反思 [思品教育创新方法反思论文(共5篇)]

思品反思 [思品教育创新方法反思论文(共5篇)]

来源:规划方案 时间:2019-11-12 08:49:18 点击:

思品教育创新方法反思论文(共5篇)

思品教育创新方法反思论文(共5篇) 第1篇:初中思品复习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 一、梳理知识,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思品中考对基础知识的要求,特别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必须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这需要同学们在老师 的指导下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例如,可以将所学知识以图示或表格等方式 进行归纳、概括或整理成不同的专题,构建起完整而又简明的知识体系。(可以 参照我给同学们的《复习提纲》)如:我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教材融为一体, 再分为“法律”,“心理品质”,“心理变化及现象”,“政策,方针,战略措施”,“时 政热点”,“活动与实践”这样六个专题,立足教材,掌握基础。这样做有利于我 们从总体上把握复习的知识。

二、理清脉络,查漏补缺牢固掌握“双基”要点 对掌握基础知识,同学们在复习中容易步入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政治 学科考试,基础知识在考试时主要是选择题,好做,也容易,所以不需要太在意 基础知识;
另一个是把掌握基础知识等同于背书,仍然采用过去死记硬背的方式 去学习政治学科。关于第一个误区,在《恩施州2007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 明》明确指出“思想品德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因而能否掌握 好基础知识是思品课复习教学的关键。关于第二个误区,如何掌握好基础知识,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理清基础知识脉络。根据思品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初中思品 课主干知识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教材本身的规定,课程标准已有明确的说 明;
二是结合社会热点确定,思品学科的教学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教材上 能與实际结合的地方也是将来考试的重点。三是结合地方实际和个人的理解和认 知及价值观的实际。

(2)要在知识结构中打好基础。思品学科的核心内容由“法律常识、 心理品质、行为习惯、道德修养、时事政治”等部分组成,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 一些学生在复习中往往感觉越复习越乱。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于不能只关注一 个一个的知识点,而要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脉络。

(3)要在应用中打好基础。学生在复习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复习 课学生练习的目的不在于掌握答案,而在于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 能;
老师讲评练习也不是要学生记住答案,而是应该从存在问题中找出基础知识 的掌握上还存在那些欠缺,要及时查漏补缺,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水平。

(4)要使学生明确掌握基础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不只是为了会做 选择题和简答题。要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要会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解决 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的表达、组织能力, 材料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这都是基础积累的体现。

三、关注时事,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时事,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品课的生命所在,是新课 程中要求做到的知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结合,协调 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是我们思品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难点所在,我们要敏 锐的捕捉近年来中考命题风向标,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例如,在2006年考试题中 出现以“新宪法”、“三农”政策等材料为背景的主观题。在关注时事政治的同时, 我们还要关注身边的大事和百姓关心的话题。我们同样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例, 近年来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以“恩施州的两路建设”、“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议论题 等。观察时事政治和身边事,应用所学知识、理论发表议论是突出思品教学理论 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重点、难点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信息和身边的热点问题,结合教 材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双基”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把时政和身 边的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生的重大事情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补充,以培养 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态度。

四、开放课堂,加强实践和应用能力锻炼 在学生高强度大负荷复习过程中,教师有意适度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和 社会实践活动,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同时丰富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如:
开展体育比赛、组织班会、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平时 实践教学编写秩序册、班会设计、调查报告、倡议书、演讲稿,广告语等应用文。

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实践性强,是指导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运用到实 际,解决实际问题的鲜活课堂。五、从容应考,舒缓心理压力正确对待考试与人生 复习临近考试期间,许多学生往往承受不住高压,表现出手忙脚乱, 惶恐不安,甚至出现萎靡不振或破罐破摔的心理问题。在这期间教师要做好三件 事:一是有效心理干预,建立自信,相信付出了就会有汇报,从容应对考试。可 适当组织几次模拟考试训练、教给学生正确的考试方法,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克服粗心马虎、加强书写的速度与规范等;
二是放松心情。不要把思想定格在一 考定终身上,指出人生成功的最大影响因素是个性的成长而不是一两次考试分数, 指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对待分数,正确对待名誉;
三是开展一些舒缓压力 的活动。如文艺晚会、体育比赛、亲子联谊会、报告会等。

做到了这些,就能使初中思品复习教学达到“节能、高效、轻松、快 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郭洪忠 第2篇:例谈新课改下初中思品教学及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以更加生活化,体验式的教学方 式走到每个受教者身边,潜移默化地在净化着我们的心灵,牵引我们面对更加美 好的方向。课堂上的教学不在单一的关注传授学生的书本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 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具备团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人品,培养他们创造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课程资源 的开发和利用。

长期以来,某些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放松课,可以随心所欲,想 做什么就做什么,原因在于枯燥无味的教学使得学生昏昏欲睡,对此门课程失去 了兴趣,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教育工作 者的教学方式有了改进,课堂气氛活跃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大大提高,本 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品教学及反思。

《维护消费者权益》是思想品德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的 内容。在课标里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学会运用法律维 护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正是遵循了新课标的理念,我设计了这节课。以下是我 对这节课的反思。一、教学设想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受到侵害 的学生很少考虑要去维权,也不知道如何维权,因此我对这节课的设计考虑是:
通过预设情景研讨、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采用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帮 助学生提高鉴别水平,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同时树立维权意识,掌握一些运用 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着手,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作为本课 的重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难点。从思想上、行动上两 方面教育学生怎样做,特别是在思想上一定要树立维权意识,这既是难点,也是 指导学生行动的关键。所以,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我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 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而将重点的行为指导分散在每个环节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总结。

二、成功之处 1.整节课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教材处理得当。

课堂上,我自始至终都围绕着怎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来进行教学, 即在思想上树立维权意识,在行动上运用正当、合法的手段维权。把整节课分成 导入、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交流四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创设能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并在讲授时按照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递进,逐个击破,遇到学生困惑时, 及时点拨,把教材知识与活动融合,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2.用活动来丰富学生经验,获得积极体验。

课前,我曾预设让学生做许多准备,例如小品表演,情景再现等,把 各种各样的活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 氛,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如果在课前让学生准备老师事先设计好的 活动,会让学生产生作秀的感觉,所以我在预设活动时,不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 动,每个活动都有要达到的目标,只设置部分情景,结果都让学生自己去設计、 去感悟、去思考,参与其中,教师只是在这些活动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 是“学”的主体。在“实践演练”和“直击食品安全”这两个活动中,由学生给故事设 想不同的结果,进行角色扮演,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进行生活中的消费维 权模拟,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添了活力,还教会学生掌握了维权的方法,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面对突发情况,应对得当,及时调整。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参与者,只有师生共同 进行知识建构,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但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不接受,甚至 排斥,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加上对整堂课进行录制, 学生的紧张是可想而知的,在开头的10分钟里,我让学生进行听歌曲《雾里看花》, 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气氛,我放弃了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直接与学生对话,请学 生帮助我解决一些困惑,让学生感到我不是在灌输知识,而是希望获得他们的帮 助,与他们是平等的,老师也需要学习。很快学生们就不再紧张,讨论声此起彼 伏,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参与的热情直到课程的结束。这节 课我经历了学生由审视到接受再到参与的过程,更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是双向的交流,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言”。

4.运用此次机会,有效地尝试了我校推广的“目标定向、自主合作”的 教学模式。思路比较清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安排不得当。

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我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认 识,也就是将突破难点的时间安排得多一些,而将重点的行为指导,维护消费者 合法权益的途径分散在每个环节中,最后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但由于导 入中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在归纳总结部分时间不足,仓促收尾,给人感觉前 松后紧。在今后的教学中,面对突发事件,处理还应该更干净利落,果断一些。

2.对一些问题深挖不够 思想品德课教学思路基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部 分编写教材的。本节课是学习怎样做,由于是提前上的内容,学生没有学习是什 么,为什么部分,造成知识积淀不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 用相关法律法规分析问题,所以特别需要老师的指导。我在“桶装水”和“实践演 练”这两个活动中,对商家的侵权属于什么行为没有点评,对学生提出的建议, 办法只作简单的总结,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给本堂课留下了一些遗憾。还需 要我以后不断努力!作者:杨美兰 第3篇: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漫谈 现就笔者在新课程实施中所积累的点滴教学经验,谈谈初中思想品德 课中“快乐教学”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 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

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 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 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 编几个。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 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 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 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 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

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 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 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 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以思想品德第八册(上)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的教 学为例。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快乐”的能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以下是这堂课教学的简要片段实录:课前,我叫同学们把课桌椅搬至边上,中间空 出一块地方设置成一个比赛场地。上课后,我宣布今天要搞一次公关礼仪大赛, 最终将根据各参赛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并授予“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之称号。

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写有情景考题的纸片放在一个密封箱里,并说明比赛规 则:
①每位同学均可参赛,先随意抽取情景考题,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进 行即兴表演;
②欢迎其它同学上台客串配角,并允许适当“刁难”参赛选手,以考 验选手的礼仪水平;
③由同学推选出的5名相对客观公正的同学担任评委,并由 评委给参赛对方打分以决定比赛结果。好多同学在听完比赛规则后早己跃跃欲试, 5位被推选为评委的同学也已正经八百地坐到了主席台上开始等待参赛者的表演。

就这样整堂课在一种非常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度过。最后,谁获得最佳已是次要, 关键是同学们在“快乐”中学到了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也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比教师一个人力竭声嘶说教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 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 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 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 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 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 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

3.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 兴趣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 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 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 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 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 望。

四、“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1.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 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 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的最充分,环节设计的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 堂管理能力的教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2.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 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 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

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 和较强的责任心 “快乐”教学法是对那些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无所用心的教师是极大 挑战和否定,只有高素质的、全副身心投入到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全面的教师 才有资格、才有能力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胜任这种教学工作。

作者:刘妍 第4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老师扮演 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 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 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实施“快乐学 习”,使学生从被动地“要我学”转向发自内心地“我要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 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 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各种形式直接参与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 自主性,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如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我所遇到的新鲜事”,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第一 次接触就建立在了一个自由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赢 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参与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也 逐步地增强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二、变“空洞宽泛”为“实践生活” 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生活、时代节奏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 代性,如果思想品德课只是一味地说教,脱离现实社会,就会非常的枯燥、乏味。

尽管有许多学生不是很喜欢思想品德课,但是他们对身边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 和社会热点问题却很感兴趣。比如西藏事件、美国大选、伊拉克问题、北京奥运 会、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学 生实际,把他们想学的、爱学的内容搬进课堂,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好处。如在学习“珍爱生命”这一框时,我给学生介绍了 几年前发生的“马加爵杀人案”,让学生明白“马加爵之变”有一个从“自信”到“自 卑”,直到心理变态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珍爱生命;
最后让学生联系身 边的实际,自身的现状,谈谈珍爱生命的重要意义。另外,也可引出“自我保护” 内容:“如果你们遇到马加爵,会怎么做?”有的说:“马加爵是杀人犯,我们不 能硬拼,应讲策略,善于用智慧与他斗争。”有的说:“先跟踪他,伺机报案。” 又如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时,我把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世界金 融危机的由来向学生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利用視频说明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也正 在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同学们的日常消 费是怎么做的,应注意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有的 同学说:“我在食堂就餐时,把吃不了的饭菜随手就倒掉了。”也有同学说:“我 在购物时,会选择一些绿色环保的商品。”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消费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消费 时不忘节俭;
选择绿色环保的商品。同时,也懂得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这些事 例,贴近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和教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 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 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教材中 讲到如何正确对待上网问题,我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 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 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 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 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三、变“枯燥乏味”为“活泼生动” 情景式教学是教学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因为它是学生获 得深刻感知的最佳方式,它的直观性、形象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尝试探索并采 用各种新教法和新学法,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切实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 向,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活动、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使课堂教 学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如在学习“少年能自强”这一框时,请学生讲有 关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扬长避短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郑渊洁不扬长 避短,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你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怎么办?在激烈讨论中,师生最后归纳得出结论:人有短处并不可怕,关键在于 找到自己的长处,确定自己的方向,做到扬长避短。又如在学习“感悟青春”这一 框时,联系校园生活,教师设计了一个小菲与异性交往的小品:小菲的同学李宵 的成绩特别好,特别爱帮助别人。小菲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高兴为她 解答。没多久,同学在他们背后指手画脚,于是小菲便躲着他,他们也彼此疏远 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 发展。男女同学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营造一种和谐、合作团结的氛围, 有积极作用。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理论课,单凭教师的说教,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便会觉得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恰当采用角色表演、游戏等生动 活泼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中,只有以我们的激情、智慧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 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好学乐学,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作者:北雪 第5篇:浅谈在思品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中考政 治"开卷考试"的推行,这一作用更加突出。以前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 急功近利、惟分是瞻,让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样不仅束缚学生思维, 而且使学生能力停止不前。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开 展创新教育,其宗旨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和将来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在 科技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政治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因此,本文相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分享。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 興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 的兴趣,自己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实现高速思维的有效性,把握思维的准确 性。要实现这一目标,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 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寓言、诗歌、歇后语、民谣、音乐、谜语、漫画等融 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有限的时 间内保证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 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了强 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维护祖国统一"时巧妙地插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的《乡愁》,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提 高。

2.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创新精神 在激发学生确立起创新意识后,还要唤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需要 有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需要有挑战权威,质疑前人定论的勇气。歌德说:
"在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一颗勇敢的种子,没有它就不能设想会有才能"。创新 精神是人们发挥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了 确保高分,通常不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造成学生人云亦云,依赖心理倾向 严重,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必须创设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 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意识到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过 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 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重树教师的人格形 象至关重要。教师既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又要热爱学生,尊重信 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的能力,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得用心创设民主、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得以发挥最大的潜能。

3.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创新思维 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起点,那么创新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 内核"。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思维 创造力的训练。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发散性思维至关重要。在今年的中考中,无论是 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都对学生提出了思维发散的要求。当代中学生天 性好奇和求异信息量大,兴趣广泛,对身边和社会热点问题都有一股强烈的好奇 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政治 小论文写作教学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 造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保证——创新实践 思品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是实践,学生也只有将 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体会到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有无穷魅力,保持 长盛不衰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组织学生开展创 新实践,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 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可见,创新实践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长期以来,教师比较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轻视学生创新能力的 培养,注重课堂教学,而轻视社会实践,使学生动手能力十分低下。活动是学习 的开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渐悟,才能获得能力,培 养出创新能力。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自然无须赘言,为了给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 使活动得以切实全面深入的贯彻,就需要把学生引向奥妙无穷的社会与自然中去, 使学生主动探索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体察、感悟、积淀,学生自然就能 精熟、启智,培养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 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 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育实践证明,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实际能力,不断创 新,是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措施。作为新时代的思品教师在教学 中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及社会教育新模式,为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做出贡献。

作者:吴健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