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1-12 08:49:15 点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 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规范作用,用思想 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 新成果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192X(2007)11-0051-06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一级学科,并下设 五个二级学科。这一学科建设的重大调整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 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同其他几个二级学科 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与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 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 史等学科不同,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教育体系。作为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的中 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 作用。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将其它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规范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 推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繁荣学术研究,创建新学科”思路的引导下,我 国在全面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率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 专业,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之路。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首次将“思 想政治教育”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7月,教育部 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列在“法 学”门类下。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其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列在“法学”门 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下。在1997年重新颁布的该目录中,最终将该专业合并为“马 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经过多年整合研究,具备了相 当的理论基础,拥有一批专业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建立并完善 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 在着学科范围界定不清、理论体系过于庞杂等薄弱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学科的深入发展。表现在基础性研究、元理论研究、系统研究以及理论联系实际 等方面还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实际教育应用中的实效性发挥得并不理想。

更为突出的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给予科学的回答。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的原因:首先,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 科,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其 次,该专业虽然承担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但 由于两者的结合不够紧密,使学科系统性不强、整体性较差,理论研究深度不够, 不能有针对性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任务;
第三,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不利于结合中国实际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独立的理论 研究平台,为开创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立 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国 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同列二级学科,较为清晰地划分了学科 体系各方面的研究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强、 学科归属不清等问题。一级学科从政治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角度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 研究方向。在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重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政治文 化、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运行规律,深入发掘先进性、 实践性、民族性、开放性、科学性的学科特点,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品格, 从根本上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层次较低、实践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应善于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加 强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 新成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水平。联系我国当前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任务主要由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理论课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等教学单位承担。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 系以及两者的关系,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范和完善其理论实践的 题中之义。

二、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初步形成自 己的学科体系。多数学者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由基本理论研究、发展史研 究、方法论研究、管理理论研究四部分组成。还有学者认为,应以思想政治教育 基本原理为理论支柱,由横向和纵向两个分支系统构成。横向包括基本原理、教 育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纵向可分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等。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是一般的教育体系,也不是一 个跨学科的庞杂思想体系,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具有严密逻辑性和规范性的学科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 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和思想体系,原因在于它鲜明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思想政治教 育学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学科为支撑,具备完整的科学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方法、价值和基础作为研究内容,注重将马 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为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提供教学体系的支撑,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它分别从教育规律论、教育方法论、教育价值论、教 育实践论等方面发挥着引导和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的作用,具 有强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反过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和 发展,客观上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提供了价值实现的载体。在经过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有可能摆脱 纯粹的“学理化”局限和“边缘化”困境,在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通过学科体系的补 充和修正,不断走向理性和成熟,培育与时俱进的学科风貌,全面发挥马克思主 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成果引导和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规律,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般的理论教育,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因 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的研究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注的重点。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教育活动,是马 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它伴随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登上社会历史舞台而 出现,本质上体现出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特征,是人类迄今为止最深刻的社会 实践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与普通的教育存在很大的 分歧:相对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它的理论层次较高, 掌握起来的难度也相应较大。同时,作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必然 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育的特殊规律和L般规律均不能偏废。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要研究马 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关社会实践的教育规律、理论灌输的教育规律等特殊规律, 也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般规律,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两类适应规 律”、“过程充足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协调控制规律等。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有助于思想政 治教育学科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指导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具体而言,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上,就是既要定 位在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上,也要定位在大学生思想文化素 质的全面提高上;
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上,就是既要涵盖政治、 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包括人文素质教育;
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 式和方法上,就是既要突出实践教育,也要突出理论教育,既要重视理论灌输教 育,也要重视自我教育,既要重视联系社会实际的教育,也要重视联系个人思想 实际的教育。

2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 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的方法,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团结、教育无产 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目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应着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 方法论原则基础上,积极从社会实践和其他学科中借鉴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例 如,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理论中的心理咨询法、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 法等,经过整合,使现代学科中的教育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统方法相 结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经验。譬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典型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思想转化法等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可以直接使用;
实践教育 方法、激励、感染教育方法、理论分析方法等均可以转化为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 情境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形式,从而丰富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教学经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3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价值,支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 伍建设 “价值”问题理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践过程中重点探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价值对提高大学生学习 政治理论课的热情,激励调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发挥着 不可估量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 学体系,其中无产阶级价值观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拥有巨大的社会政治价值、经济 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价 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的双重本质。

但是,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思想政治教育曾一度严重扭曲,致使一 些人至今仍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界的探讨也多局限 在一般的意义层面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价值的深入研 究,集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薄弱化和边缘化。因此,在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显得极为重要和关 键。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规范作用,也必须 从理论研究层面和时代发展战略高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价值,为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首先,从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 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多学科理论层面入手,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价值的构成及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其次,在应对政治多级化、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 值和文化价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中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价值。

4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基础,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材建设平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完成两个 基础性任务:一是梳理整合各专业学科知识,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是明确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大力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后者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学体系的规范意义,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思想。长期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地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 全面发展观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观点、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思想以及马克 思主义的“灌输”理论等。这些研究还没有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未能全面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则反映为思想 政治教育的原则规定不明确,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也不够具体,一定程度上妨碍了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纵深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把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最重要的认识对 象,为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能够伴随人 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检验和修正,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生机和活的灵魂。马 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武 装人、教育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 理论研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关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的建设,更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 指导下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平台。具体说来,就是坚持理论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认真结合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 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 别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最新成果编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 确保我们在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 秀的文化培育大学生。

三、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承担 着培养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 要途径,直接关乎大学生成长的政治方向和科学政治观念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 义大学的本质要求。随着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立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理 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我们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 野中加以改进和提高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是沿袭长期以来 形成的课程内容和思路,忽略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研究,教学内容 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 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对于学生,理论学习是一回事, 运用又是一回事。即使是学,也主要是为了考试,一旦遇到具体问题,更多地是 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来思考问题。对许多问题,理论上的困惑不清,具 体行为上就五花八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时代要求。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 大学生喜欢上、愿意上的课程,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工作者面前的重大 课题。在当前,解决这个重大课题的途径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来丰富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是在其学科体系的框架结构下,以思想政治教 育的概念、内涵、范畴为核心,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中国化的马 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果以及一系列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共同构成的知识体 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方面的作用, 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基础上,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的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将最能体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最新 成果写入教材、带进课堂并最终进入学生头脑。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四个视角 加以具体把握:
1从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 理论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至今虽已经历150余年的历史,但它对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的指导意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日益呈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这是任 何思想体系和理论学说都无法替代的。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 位。”当前,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也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 基本观点的视角来加以考虑。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着重讲 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 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 点”,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保持清醒 的政治头脑,始终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塑造政治人格的功能。

2从体现中国人民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国近现代 史就是一部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 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摸索中,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最终选择了 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基本 国情相结合的历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形态——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和发展过程。这些对于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使命感,起着非同寻常 的作用。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 程中将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帮助 大学生牢固树立一种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以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为基本原则的政治制度是正义的政治制度;
坚信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坚持马 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使大学 生自觉将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去,立志在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3从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 理论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指产生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 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基础上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地位。因此,开设“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的核心内容。它重点是要帮助大学生掌握如何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中 国化,明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 脉相承的关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进而学会如何研究和回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拓展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 理论视野和科学发展的实践思维。

4从体现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等视角出发,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高等学校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针对提高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方面传授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就是使学生具备做人的基 本素养的学问,通过广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人”,做合格的社会主 义公民。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 础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突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根本作用”,引领学生树立高尚的理 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 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实现思 想政治教育在增强大学生人文底蕴方面的文化功能,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的基础任务和最终目标。

总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提供了 一个科学的平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的有机整体。从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和教育核心内容的角度 规范与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并非要排除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学科化、学术化、现代化、实践性的特征。相反,我们还应根据国际局势的 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以及党在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面临 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的创新理论研究,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内容,通过开设当代世界经 济与政治等选修课程,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相信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能够在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关系的基础上,加 强上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作者:平章起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