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规划方案 > [从自上而下向创业本质的回归] 回归的本质

[从自上而下向创业本质的回归] 回归的本质

来源:规划方案 时间:2019-10-07 07:51:25 点击:

从自上而下向创业本质的回归

从自上而下向创业本质的回归 摘要:全球创业观察2014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创新创业 教育的不完善是制约多数国家创业实践的要因。当今,许多 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由国家推动“自上而下”的模式。本 文以日本东京大学与九州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探 讨其从“自上而下”向基于“创业本质”演变的创新创业教 育模式。本文认为,东京大学基于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与九 州大学基于创业过程的综合培育可以概括为当今创业研究 领域里两个流派所代表的教育模式。根据两所高校的实践经 验,本文总结了教育宗旨、课程设置、创新教育生态系统等 方面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引言 当今社会,很少有国家不重视创新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作用,也几乎没有企业家不把创新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让创新创业教育变得越来越重 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商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以来,美国已在超过1600所高校开设2200多个相关课程,拥 有277个捐赠教授职位,44种英语学术期刊和100多个创业相 关的研究中心。

[1]其中,以创业研究和教育著称的百森商 学院拥有49位研究创新创业的教员,分别为本科生开设20门、为MBA学生开设25门、为研究生开设49门创新创业课程。[2] 哈佛大学是被认为最早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院校[3],现拥 有35位研究创新创业的教师,其数量在美国仅次于百森商学 院。在2008年举行的毕业15周年校友会中,50%的毕业生已 成为企业家。[4] 创业学作为一门课程、一个专业、一个研究领域迅速发 展。世界各地的高校开始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然而,根据全 球创业观察对73个国家创业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创新创业 教育的不完善是制约多数国家创新创业发展的要因。[5]如 果说美国具有旺盛的自下而上的创业活力,创新创业教育的 创新性和前瞻性引领着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发展,那么 许多国家仍是由政府主导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教 育模式。

“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本文尝试以日本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为例,探讨其基于“创业本质”开展适合于高校自身的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创业本质的争议与创业教育的演进 初创企业绝不是规模小的大企业。[6][7]上世纪七十年 代西方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企业的规模与范围经济武器在新兴产业中相继失灵,而融合知识与技术的小企业与创业 活动却得到蓬勃发展,他们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开拓 新兴产业,并改变着市场结构。[8]这些新兴初创企业推动 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打破了“大企业至上的神话”。在经济管理学的 教育领域里,创业学教育也随着全球日益高涨的创业热潮而 应运而生。[9] 早期的创业研究关注创业者的特质。一部分学者尝试从 心理学的角度甄别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然而,多个实证研究 都得出类似的研究结论①——创业者与一般的商业主管,在 个人特质或心理统计学上并无天壤之别。[10]德鲁克的《创 业与企业家精神》[11],Gorman,Hanlon 和 King 的研究 [12]等均指出企业家素质、企业家精神等都不是天生的,可 以通过学习和后天培养。尽管部分高校仍然保留基于人格特 质的创业课程,但是,“企业家素质是天生的神话”已被打 破[13] ,企业家精神是否能被教育也成为一个过时的课题。

[14] 创业的英语表述为“Entrepreneurship”,意指创业行 为或者企业家精神。Gartner认为创业的核心应是创建组织, 创业研究应关注创业者做了什么,而不是谁是创业者。

[15]Shane 和 Venkataraman认为创业是一门独特的研究领域,创业是识别、评估与开发机会的过程。[16]回顾过去主 要的学术研究,创业研究者对创业学探究焦点基本达成共识, 即创业学关注的应是创业过程,而非创业者的内在特质。

[17]因此,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也转向创业过程。根据新组 织创建过程的方法,高校的创业课程主要包括机会评估、商 业计划制定、营销计划制订、资源获取、管理新企业和退出 等板块。[18]今天,以创业过程为导线的课程开设方式普遍 见于美国、日本和中国等世界各地的高校。

随着创业者并非特定个别群体神话的打破,在世界各地 的高校中,创业课程的开设从商学院与工程学院普及到高校 各类学院。[19]根据Solomon的调查,美国高校的创业课程 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小型企业管理”、“创业学”、 “小型企业融资”、“小型企业咨询”、“创业企业的市场 营销学”、“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风险资本”、 “创造力”、“小型企业的战略研讨”、“特许经营学”等。

[20]在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有课堂讨论、制定商业 计划、客座讲授、案例研究、企业家讲学、研究项目、可行 性研究、实习、课堂练习、实地访谈、小企业研究小组、计 算机仿真等等。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练习实践 为辅。

另一方面,以“组织创建”为主导思想的创业教学往往会倾向于使用功利性与短期性的教学成果评价指标,尤其是 “由上至下”依靠政府大力推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例如, 以大学生参加商业计划书、创业模拟竞赛等活动的获奖情况、 创业率的高低、项目的成功与否等为评价指标,把创新创业 教育等同于创业行为的培养。[21]创业教育之父Jeffry ATimmons曾指出:“创业不仅仅意味着创办新企业、筹集资 金和提供就业机会,也不仅等同于创新、创造和突破,而且 还意味着孕育人类的创新精神和改善人类的生活”。[22]在 学术研究上,Mitchell提出了“创业认知”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区别于早期研究关注个 体是否是一个创业者,而是关注如何让个体更富有企业家精 神,如何具备识别、评价机会的知识结构。[23]部分学者的 关注从创业者人格、心理特征等内在属性,转移到外在的社 会资本、先前经验、能力等后天培养因素上。例如, Sarasvathy[24]、Read 和 Sarasvathy[25]提出了创业者的 手段导向思维(effectuation)。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创业环 境中,区别于传统的“目标—手段”的因果导向思维方式, 创业者是以给定的手段为始点通过非预测性战略来创造新 的效果。基于Sarasvathy的Effectuation理论, Ventakaraman 等[26]、Neck等[27]等提出创业的教授不能 再以一个过程,而是必须作为一种方法来开展。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等在《创新者基因》一书中,通过访问与 调查全球500多名创新者、5000多名主管探究“创新者的思维方式”,总结了“联系、发问、观察、交际、实验”等创 新者所具有的核心思维和活动。因此,该书指出创造性与其 说是天生不如说是培育,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而习得。[28]在 创业教育上,Neck等认为创业是“一组实践的方法”,基于 百森学院的创业教学实践,提出了“玩耍、移情、创造、实 验、反思”等实践教学方法。[29] 创业现象具有异质性、多变性、动态性与复杂性的特 征。张玉利把创业学归纳成两种流派。[30]第一种是把创业 企业看作生命周期前端的价值创造活动,运用主流理论来解 释和预测创业现象,即是基于“组织创建的创业过程”思想。

第二种聚焦于创业情境与活动的独特性,对主流理论的基本 假设和解释逻辑进行补充、完善甚至提出挑战,例如手段导 向思维。随着对创业行为、过程要素、背景等要素之间的作 用关系和规律的探究不断深入,创新创业教育也随之深化和 改进。

三、日本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瓦解之后,日本的经济一 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企业家精神的缺失和创新能力的不 足导致日本在过去三十年中一直未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企业长期雇用的用人习惯导致劳动力市场缺少了流动 性,有能力的人员不会“跳槽”或者“下海”,缺少具有不 同知识、能力思维的新血液的注入使企业内部知识同质性的 情况严重,企业难以开展破坏性的创新。另一方面,在缺乏 对失败宽容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冒险,更愿意 像父辈一样追求安稳的生活。因此,根据GEM多年的调查, 日本的创业活动一直处于同等国家中最低水准。

日本政府深刻认识到重建日本的国家创新系统,必须要 发挥年轻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大力促进创新创业活动。因此,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针对产业、政府、大学协同合作创 新,鼓励大学生创业等方面出台了各种鼓励政策,促进象牙 塔式的大学、闭门造车的大企业研究所与政府研究所等向市 场开放,促进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构建开 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1995年起日本的大学根据自身的 条件陆续设立产学联合部门、技术转移部门、开展创新创业 教育的“Venture Business Laboratory”、大学生孵化园 等相关机构。在1998年制定的《新企业育成特别措施法》、 2001年提出的三年内《1000家大学关联创业企业②计划》进 一步推动了大学的创新创业教学和创业热潮。同时,日本政 府每年都会对“大学关联创业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并且对各大学孵化企业数量进行排名。这些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了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为了成立公司的教育”、“商业计 划书撰写的技巧教育”等狭隘认知。

不少日本学者抨击这种政策的错误引导,提出构建“创 新系统”的重要性。[31]事实上,日本的东京大学、九州大 学等高等院校并不重视这些排名,而是根据创业的本质,不 断地探索和开拓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下 进一步阐述这些大学如何基于“创业本质”,结合社会资源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东京大学——“创业教育如同游泳” 东京大学为了长期系统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孕育创新 精神的校园文化,从2005年起开设了“创业者道场”。“创 业者道场”不区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对所有的东大 生一同开课。课程由东京大学产学联合本部联合东京大学风 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东京大学TLO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设。

因此,主讲老师主要是由企业家、投资人或者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老师组成。

东京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安排具有针对性与连贯性的 特点。“创业者道场”每年从4月份开课,学生通过“初级”“中级”“高级”课程的学习,从创业的意义、发现商机、 探寻客户需求、开发产品、撰写商业计划书到创立组织进行 逐步学习和体验创业过程(表1)。除以上创业课程外,东 京大学还会为感兴趣学生以集中开课的形式开设“创业体验 课程”,激发初学者的兴趣。为理工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用 英语开设“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讲座,培育工科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开设课程。

从课程设置来看,东京大学的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 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例如在春季开设 的基础课程中(表2),学生并不是从创业学的基础教程中 学习,而是从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等创业导师中学习创业经 验和最新的创业动向。在中级课程中,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 式参与“创意马拉松”、“黑客马拉松”等课程,开发创造 性思维以及创客的动手能力。在高级课程的商业计划书比赛 中,“创业者道场”会为入选的每一支队伍委派创业导师, 指导学生团队完善商业计划书。大部分高校课程随着商业计 划书比赛结束而结束。但是,东京大学继续帮助优胜项目的 孵化。例如,与北京大学开展了比赛优胜队伍的相互交流项 目。每年,胜出的队伍与北京大学的优胜队伍进行为期五天 的商业项目交流集训。学生通过优秀项目团队之间的深入交 流,加深对项目、对创业的理解。同时,在“黑客马拉松” 课程、商业计划书比赛的两次审核中,产品成熟度较高、具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的队伍将会被派遣到美国德克萨斯参 展“Trade Show of South By Southwest”,与世界各地的 投资者、企业家、技术人员交流,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孵化。

“创业者道场”的培育人才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发现问 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学生“崇高的理想和坚忍不拔的 意志”,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创业者道场”的负责人各务 茂夫教授认为:“创业教学的根本在于个性的独立,即是能 够自身发现问题,哪怕遇到重重困难,也能够通过自身的锐 意创新独立解决问题的‘个性’。”[32]因此他提出“创业 教学=游泳”理论。在游泳学习中,学生必须要克服恐惧, 自身下水学习才能学会。游泳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能力,一 旦身体和技能融合于一体之后便是一生的宝藏,日后在需要 的时候必能发挥作用。这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33]经 过12年在东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摸索,各务茂夫教授 指出,东京大学从“创业者教育”转向了“Entrepreneurship 教育”。

2九州大学——基于创业过程的体系化课程 2010年九州大学在创业成功校友Robert THuang的捐助 下,把原来由日本政府拨款资助于1995年成立的Venture Business Laboratory 更名为Robert THuangEntrepreneurship Center(以下简称QREC),并改组成为 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研究中心。QREC从2011年开始, 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MBA学生共开设了 30门课程,拥有创新创业研究领域的校内教员共8名,并邀 请校外教师、企业家、投资人作为导师。经过四年的探索, QREC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与特色的教育研究中心。

从课程设置来看,东京大学的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 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例如在春季开 设的基础课程中(表2),学生并不是从创业学的基础教程 中学习,而是从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等创业导师中学习创业 经验和最新的创业动向。在中级课程中,学生需要以团队的 形式参与“创意马拉松”、“黑客马拉松”等课程,开发创 造性思维以及创客的动手能力。在高级课程的商业计划书比 赛中,“创业者道场”会为入选的每一支队伍委派创业导师, 指导学生团队完善商业计划书。大部分高校课程随着商业计 划书比赛结束而结束。但是,东京大学继续帮助优胜项目的 孵化。例如,与北京大学开展了比赛优胜队伍的相互交流项 目。每年,胜出的队伍与北京大学的优胜队伍进行为期五天 的商业项目交流集训。学生通过优秀项目团队之间的深入交 流,加深对项目、对创业的理解。同时,在“黑客马拉松” 课程、商业计划书比赛的两次审核中,产品成熟度较高、具 有创新性和商业价值的队伍将会被派遣到美国德克萨斯参 展“Trade Show of South By Southwest”,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企业家、技术人员交流,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孵化。

“创业者道场”的培育人才宗旨是开发学生的“发现问 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学生“崇高的理想和坚忍不拔的 意志”,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创业者道场”的负责人各务 茂夫教授认为:“创业教学的根本在于个性的独立,即是能 够自身发现问题,哪怕遇到重重困难,也能够通过自身的锐 意创新独立解决问题的‘个性’。”[32]因此他提出“创业 教学=游泳”理论。在游泳学习中,学生必须要克服恐惧, 自身下水学习才能学会。游泳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能力,一 旦身体和技能融合于一体之后便是一生的宝藏,日后在需要 的时候必能发挥作用。这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33]经 过12年在东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摸索,各务茂夫教授 指出,东京大学从“创业者教育”转向了“Entrepreneurship 教育”。

2九州大学——基于创业过程的体系化课程 2010年九州大学在创业成功校友Robert THuang的捐助 下,把原来由日本政府拨款资助于1995年成立的Venture Business Laboratory 更名为Robert THuang Entrepreneurship Center(以下简称QREC),并改组成为 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研究中心。QREC从2011年开始, 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MBA学生共开设了 30门课程,拥有创新创业研究领域的校内教员共8名,并邀 请校外教师、企业家、投资人作为导师。经过四年的探索,QREC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与特色的教育研究中心。

QREC的课程设置基于创业过程,具有体系化的特点。

[34]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表3):第一,根据“基础→ 应用→实践”的思路,深入浅出地提供相关课程和调整教学 方法。第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目的、方法具有连贯性。

在基础课程中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培养对象,通过课堂 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在应用 课程中以大三、大四学生和硕士生为培养对象,通过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研讨班等方式教授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技 能。在实践课程中,以MBA学生和博士生为培养对象,以解 决实际问题或项目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融 会贯通并加以实际运用。第三,在基础与应用课程设置上涵 盖了“创意”、“组织”、“战略、市场营销”、“财务” 等四大领域的课程。由于各种调查和研究分析指出日本学生 创造性不足和创业意愿低下[35],因而QREC在课程安排上尤 其重视“创意”板块课程,联合艺术工程学院和校外的老师 共同开设了创意实验室、设计思维等课程,加大力度激发学 生创意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九州大学是日本七大旧国立大学之一,位于日本南部的 福冈。从地理位置来看,商业环境、人才聚集和最新资讯等 方面稍逊色于东京、大阪等城市。QREC明确自身的优劣势,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探寻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下, 本文总结了QREC五点的实践经验。第一,打造多元化的师资团队。强大的师资团队是优良 教育的基础。QREC的师资团队以经济学院的教师为主③,同 时吸纳了校内不同学院领域的教师,并聘请了日本在创新创 业研究领域里的名师或者企业家来教授相关课程。例如,邀 请早稻田大学的东出浩教教授教授“创业理财”课程,立命 馆大学的黑木正树教授教授“创业组织”课程。在“创业研 讨”中每次邀请不同的创业者、企业家讲授创业经验和相关 主题。

第二,融教学与研究于一体。创业是在高度不确定性的 环境下开展的高风险行为。可以说,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会更高。从当今高校或者一般讲座的“创业导师”组成来看, 既有成功的创业实践者,讲述“英雄式故事”;
也有总结创 业规律的学者型教师,教授创业基础的知识、技能和一般规 律。QREC的定位是“教育”与“研究”并重,其教师融创业 实践者与学者型教师之长于一身,大多是具有与创业关联多 年社会工作经验的学者④。例如QREC的副所长五十岚伸吾副 教授曾在三菱东京UFJ银行中小企业投资部门工作了约10年, 现在是日本风险企业学会的理事,并主持日本文部省有关初 创企业成长的多个项目。

第三,立足于九州地区开拓创新创业人才的人脉关系网。

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会影响创业行为和绩效。

[36]QREC希望能够成为九州地区创新人才的交流中枢纽带, 并为在校生接触企业家、投资人等提供机会。例如,QREC以MBA学生为主体,在校外的创业咖啡馆组织在校师生和校外 的企业家共同探讨有关创业的主题。与九州大学的知识产权 部门共同运营技术管理交流会,定期为学生、校友、老师、 创业者等提供信息交流的沙龙。

第四,开设与创业课程体系相匹配的系统性实践项目。

如上文提到,QREC重视学生的创意开发和创业教育的系统性, 在实践项目上设立了“Idea Battle”→“Challenge & Creation Program”、“Academic Challenge” →“Jump out Challenge”、“Global Challenge & Creation”等一体化 的实训项目。从简单粗糙的创意想法、经过调查研究可行的 商机或者技术产品、孕育具有可行性的商业计划的演化过程 中,QREC在每一阶段都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通过比赛选出优 秀团队,并资助10万至100万日元不等的扶助金。同时,结 合研讨班等应用实践类课程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参加 Startup Weekend等国内外创业大赛,逐步地孵化有商业价 值的项目。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