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方案 > 管理方案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名人成才故事_名人成才的事例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名人成才故事_名人成才的事例

来源:管理方案 时间:2019-08-03 15:42:20 点击: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名人成才故事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名人成才故事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名人成才故事篇一:将笑柄变成了奇迹 1895年,汉尼马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一个热衷于艺术收藏的富裕家庭, 父亲更是把收藏看作自己的命根子。但命运往往就是这样捉弄人,在一次孤注一 掷的古董收购中,父亲看走了眼,用全部家当抵押贷款收藏的一件古董竟然是一 件高仿的赝品。最后,活在别人嘲笑中的父亲郁郁而终。闭眼前,他紧紧抓住汉 尼马的手:“真正好的藏品往往在民间,收藏不要光看价钱。希望你能走我没有 走完的路,为我的失误洗刷耻辱。” 汉尼马眼中含着泪水,重重地点头。

在学校,家道中落、穿戴破旧的汉尼马受到了同学的嘲笑和欺侮。但 汉尼马也有自己的快乐时光,那就是在书中徜徉,看画家的画作和自传。慢慢地, 汉尼马迷上了画家文森特·凡·高的作品。凡·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 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前面。凡·高 生前卖出的作品只有《红色葡萄园》一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当时的400 法郎(折合一美元)而已。在凡·高死后不久,社会上就开始评定他是一流画家。可 惜的是,凡·高本人却在还未获得正确评价之前,就自己拉上了人生的帷幕,在 强烈的自我怀疑中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而他自杀前19天所创作的绝笔 之作《麦田》,在1913年拍出了1200万的惊人高价。

汉尼马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穷己一生,一定要收藏一幅凡·高的真 迹。他的这种想法遭到了朋友的一致反对,有人说让他从父亲的失败中警醒,有 人说他没有一双“天眼”,拿什么鉴定沧海一粟的真品但汉尼马并没有退缩,他眼 前浮现的是父亲去世前看他的期待眼神。

汉尼马专买未署名、无鉴定书的作品,凭直觉认为收藏品是真迹,结 果几乎都是假画。但汉尼马并没有气馁,在别人的嘲笑中,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 的路。1975年,汉尼马在乡下发现了一名叫《布吕特芬风车磨坊》的品相并不佳 的画作,然后以6500法郎购得这幅画。他坚称这是凡·高作品,但艺术界都认为 他患了癫痫,又在幻想。有人说:“凡·高的作品这么便宜” 有人说:“汉尼马又 开始发疯了!” 汉尼马笑着说:“我没有疯,你们只看到了商品的价格,而我看到 了艺术的价值。” 1985年,汉尼马去世前,微笑着握住儿子范加尔的手:“我一生的愿 望达成了。我要去上帝那儿告诉凡·高,我珍藏了他的作品。好好保存这幅画,有一天它会得到这个世界的认可。” 范加尔含着泪,重重地点头。

汉尼马收藏的《布吕特芬风车磨坊》,在35年后的2010年3月,由权 高望重的凡达西博物馆馆长柯宁宣布,经过上百次的高科技鉴定,证实这幅画“毫 无疑问”是凡·高1888年的作品。虽然画中人物众多,与凡·高的典型画风不符,然 而磨坊十分突出,明亮的色彩大胆挥洒在画布上,用的是凡·高常用的颜料,也 和当时凡·高的几幅作品风格类似。经查证,1888年2月,凡·高和朋友高更到法 国南部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南方强烈的阳光和阳光照射下的田野、花 朵、河流、农舍与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高喊:“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于是就有了这幅与众不同的作品《布吕特芬风车磨坊》。

最后,经过专家组评估,这幅画的价值至少1亿美元。听到这个消息, 汉尼马的儿子范加尔激动地流下泪水——为父亲生前在满世界嘲讽中的自信和 坚持。在父亲的墓前,范加尔把这个消息让清风传给父亲。

一幅被世人嘲笑长达35年之久的“赝品”,如今终于咸鱼大翻身。2010 年4月一个月,该画在荷兰各大美术馆展出,观者如潮。凡·高在世短短37年,留 下约900幅画作,而这幅“风车磨坊”是从1995年以来首度被鉴定为真迹的作品。

35年之后,汉尼马将笑柄变成了奇迹。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名人成才故事篇二:有比较才会有进步 查尔斯.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他属下的一个工厂的工人总是 完不成定额,他试着换了好几任厂长,然而都不奏效。后来,他任命了一位自己 十分赏识的人做厂长,但是产量仍然没有见效。于是,施瓦布决定亲自处理这件 事。

他来到工厂车间时,正值日班工人要下班,夜班工人要接班。来到工 厂厂地后,施瓦布问一个工人:“你们今天一共炼了几炉钢” “六炉。”这个工人答道。

施瓦布在一块小黑板上写了一个“六”字,再巡视了一下工厂就回去了。

夜班工人上班了,看到黑板上出现一个“六”字,十分好奇,忙问门卫 是什么意思。“施瓦布今天来过这里,”门卫说,“他问白班工人炼了多少炉,知道是六炉后,他就在黑板上写了这个数字。” 第二天早晨,施瓦布又来到工厂,特意看了看黑板,看到夜班工人把 “六”换成了 “七”,十分满意地离开了。

白班工人第二天早晨上班时都看到了“七”。一位爱激动的工人大声叫 道:“这意思是说夜班工人比我们强,我们要让他们看看并不是那么回事。”当他 们晚上交班时,黑板1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十”字。

就这样,两班工人竞争起来,这个工厂的产量很快超越了其他工厂。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名人成才故事篇三:有志不在年高 豪塞是阿根廷著名是医学家,他曾在1947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小时候,豪塞的家在阿根廷首都的海边,放学后,他和小伙伴们常常 到海边玩耍。

一次,海滩上围了好多人。“发生什么整改了”一个小伙伴一面说,一 面向那边张望。“我们过去看看吧。”另一个小伙伴提议。

于是大家跑过去,发现了悲惨的一幕:一个人在海难上病发,因为抢 救无效,死在了那里。他在家人正在旁边痛哭,围观的人也感叹不已。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小豪塞的心灵。他想要是医学再发达一点儿,那 个叔叔就不会死了,他的家人也就不会伤心了。小豪塞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学好 医术,治病救人,决不要这样的惨事再发生。

小豪塞很聪明,在他9岁那年,著名的英吉利学院愿意免试招收他做 学生。可是小豪塞想起了自己的志愿,要学医,而按照当时阿根廷的规定,学医 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轮到小豪塞考试了,考官们翻开他的成绩单,全是优。这么优秀的人 啊!考官们感叹说,可是抬起头,眼前只是一个小孩子,脸上充满了稚气。

“你就是豪塞”一个考官不敢相信地问。

“是的,我就是豪塞,我要考医学院。”小豪塞自信地大声回答。考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觉得这事太悬了,要知道医生的 一举一动可是关系着病人的生命。才9岁的孩子念完医学院也不过13岁,能放心 他做大夫吗 有个考官问:“你为什么非要考医学院呢” 于是小豪塞讲述了他亲眼看见的一幕,然后说:“我要学好本事,我 要救人。” 9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考官们都非常感动。他们又问了小豪塞许 多专业问题,小豪塞都对答如流。随后的笔试,小豪塞更是以优异的成绩高居榜 首,被录取成了医学院的学生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