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驻点 > 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

来源:驻点 时间:2019-11-07 07:55:45 点击:

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

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 摘要:舞蹈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构件,如何将传统 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中,并使其得到继承和传承是关键。在 21世纪随着舞蹈的日益受捧,也给舞蹈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在进行舞蹈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舞姿、 形态外,更要注意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表演舞蹈 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表现出舞蹈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笔者自 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重点从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中的体 现、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上的渗透、传统文化特征在舞蹈服 饰上的体现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希望能对广大同 仁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
舞蹈教学;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5.037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样是来源于生活,并从产生之 日起就具有鲜明的时间性和时代感。正因为中国是有着悠久 历史的文明古国,因而其舞蹈文化的境界可谓登峰造极。随 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仍保持着原汁 原味,且韵味十足。当前,民间舞蹈的教育已经从原始的人 民群众的直接传承升级为从幼儿到高校的舞蹈教育,近年来 民族民间舞蹈的即兴课程研究更成为重头戏,笔者将从如何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中的体现中国的民族民间舞种类多、风格各异,这种文化的结合 体是民族文化典型心态和样式的突出体现。不但保留了传统 文化,且各具舞蹈语汇系统特点。在具体到舞蹈教学内容中, 教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心 态和样式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重点将风土人情、舞蹈风格 韵律、民族心态的动态语汇等按照匹配的教学元素进行分解 再讲解,在文化知识讲解中深化学生对不同民族舞蹈精神和 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肢体训练中巩固它们对不同民族舞蹈动 势原理和风格特征的掌握,最终使其通过身体语言的方式来 展现民间舞蹈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最终实达 到舞蹈形神兼备的至高追求。中国舞蹈教学者的任务不只是 教授学生形体动态,更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责任和历 史使命。因此,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大 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首先讲述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形成 和由来。其次讲述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族心态,让学生在充 分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身体去表述。举例说明:
1.1藏族舞 因受农牧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政教合一和喇 嘛教努力迎合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封建农奴制历史背景下, 呈现出舞姿重心靠前,身体微前送或90度前倾的朴实之态, 无论踢踏悠,还是摆跳翻甩,均稳沉有力、柔韧多变的风格 特点,但万变中的不变是:膝部上多为连续不断的或小而快、 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连绵不断的颤动或屈伸,不断的颤动和伸屈动作使舞者在步伐上出现重心移动 和上肢运动,最为典型的带动性动作有”踢踏“和”弦子“、” 锅庄“等。此外,藏族地区的地域辽阔也注定了藏族舞蹈的 风格迥异,但都,在教授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不同颤动和 屈伸的核心点,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当然亦不能忽视对 学生律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把握。

1.2东北秧歌舞 其基本体态特征为上身前倾、微微含胸、膝部微屈、重 心在前,很多刚接触东北秧歌的舞蹈学生对其表现体态渊源 不够了解,在课堂中一味的简单模仿,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 在体态表现中使东北秧歌失去其原有的内在韵味。因此,作 为舞蹈教师,在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教授前,为更好地启发 学生的表演,很有必要为学生讲述其体态形成背后的文化背 景和影响因素:一是东北人民审美情趣的形成。东北地域开 阔宽广、居住人群多为体力劳动者,在自然熏陶和劳动生活 的陶冶下,形成了东北人民性格的代名词:朴实、坚韧、直 率、乐观,其审美情趣也更偏重于氛围浓郁、线条粗犷。二 是东北人民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逢年过节和庙会 时,东北人民都会通过敲锣打鼓和舞动秧歌的方式来求神保 佑故土新居,因高跷最受欢迎,因而,高跷舞动也就成了东 北民族的特有风格。回归没有脚踩高跷的真实课堂,当学生 了解了其背后的体态原由后,在跳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中也 能很快抓到要领,将其特有的内韵风格更好的体现出来。同样,在教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上下、前后、化圆动律) 所呈现出前踢、后踢步等步伐特征时,也要将高跷文化渗透 进去,让学生想象脚踩高跷的“急出、慢落、稳移重心”之 感,进而表现出东北秧歌特有的那种“艮劲儿”和点线强化 韵味。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在基本动律的教习中,当 渗透了民间高跷文化知识后,学生的动作才更准确、生动, 方能更好地体现东北秧歌特有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 的主体风格。总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安排中,教 师的教学任务主要可以概括为: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民间舞蹈 的动作、舞蹈风韵和风格特征;
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 理解,创造”形神合一“的美感;
为学生讲解并分析不同舞 蹈所蕴含的民族传统和继承现状。如汉族舞蹈中的秧歌舞, 一定要从有历史记载的汉代(当时叫高跷)讲起,盛行发展 为清代(改叫秧歌),此后不同地区形成不同风格的本地秧 歌。

2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上的渗透 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在就曾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 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足见教学方法的 重要性。在舞蹈课堂讲教习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深入到人 民群众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主要概况为如下几种:
2.1氛围烘托法 即根据课程内容设定课堂情境,烘托特有的民间气氛。

举例来说,在笔者教授藏舞课程时,开始先喊了一声“拉索”,当舞蹈快速利索的结尾时喊“呀”;
而在教授东北秧歌的课 程中,我又会着重加入“嘿嘿”声,这些声音的加入一方面 具有提神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同时也 能加深学生对不同民间舞所生成的不同环境和文化的理解 及记忆。

2.2生活体现法 在当前我国的舞蹈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口传身授 的方法最为常用。这种方法极易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 其对教师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经 常鼓励学生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因 为只有那里才是民族民间舞的最初文化原型。以笔者的教学 实践和教学成果,我倡议其他舞蹈教师也应尽可能多地根据 所教的民族舞的类型带着学生到相应的民族去进行本土体 验和考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听觉、 视觉、触觉、感觉和嗅觉),在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真切 体验民族生活,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程度和舞蹈认知的基础 上,帮助学生在乡土气息中海量的吸收民间文化养料。寻根 之旅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不断创新和时代发展的必然。当然, 要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去民间实地考察、亲身体 验,除了有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外,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2.3静观欣赏法 对舞蹈教学活动中,单纯依靠语言的阐述是很难全面深 入地阐述舞蹈的风格、舞蹈的韵律、情感等,其中很多要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使 用教学辅助器材,如投影仪、电视等现代设备。举例来说, 我在教习藏舞时,就采用了投影仪为学生放映了藏族风光, 包括神圣的唐古拉山脉、穿着藏族服饰载歌载舞的藏民等, 这样能帮助学生在静态的欣赏中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进 而营造对这一舞种的深度理解和认同度,进而激发其对舞蹈 动作学习的积极性。

2.4主动创造法 这是被动模仿的升级,只有主动创造才能发现更多的美。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自行组合音乐、自己编配舞蹈 动作,最后再进行教师指导、加工和修改。这样既能去除学 生死板模仿的短板,我们又能发现,其实学生往往能创造出 很多优秀的舞蹈动作,是我们所没教过也没想到的,最主要 的是,学生普遍喜欢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的全新教 学方法。

3传统文化在舞蹈服饰方面的体现 服饰与舞蹈表面看是一种绿叶配红花的装饰,实则对舞 蹈的风格有着极大的制约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更 是不同地域文化及品位的一种体现。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 不同的民族舞蹈对应着其特有的服饰风格,举例来说,傣族 穿筒裙,藏族穿长袖袍,维族穿小上衣和大摆裙。为便于学 生更好地记忆和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律和地方文化,我让 学生在课堂上试穿藏袍,学生表示这样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双臂的松弛下垂、袖子对指尖的影响,甚至有学生细致地描述 了脚撩袍子时的”似绷非绷“的感觉,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 握舞蹈动作规格。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我发现,如教师能在舞 蹈教学中加入服饰风格的训练,不但能充实教学内容,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自然地将民族特有的风情文化和 审美心理渗透到教学中,在提升学生了解所学舞蹈文化的同 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舞蹈种类和类型 多样,但每一个都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因素和文化遗存。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舞蹈教学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对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影响意义深远,因为学 生所跳的每个民族的舞蹈,实际上都是在演绎其对应民族的 文化特征,其演绎的好坏实际上体现的是该学生对这一民族 舞蹈文化的认知度。身为一名舞蹈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将传统文化知识灵活地渗透并融合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并 使之成为启发和指导学生训练学习的推助力。只有在舞蹈课 堂中不断渗透传统民族文化,才能让我们的舞蹈教学卓有成 效,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将各民族舞蹈 的特色风格和舞姿韵律把握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常晴.以文托舞蹈――试探传统文化对中国民族民 间舞蹈教学的渗透[J].东方艺术,2010.[2]丁晓红.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J].大 众文艺:学术版,2014(2). [3]李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思路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23). [4]马文君.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 艺海,2013(1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