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国旗 >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农村问题研究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农村问题研究

来源:国旗 时间:2019-11-10 08:02:41 点击: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一直都是教育界的核心问题,而影响社 会和谐的农村教育公平问题更是教育工作的重头戏,今年两 会期间,农村教育公平的相关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讨论的中 心。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占据全国人口的80%,处于 最突出位置的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 民更希望后代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改变地位。但在具体 实践中,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政策的 失误等问题,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公平陷入尴尬地位。

关键词: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
反思 一、教育公平的概念阐述 (一)公平的概述 从古至今,由中到西,公平作为人类不懈的追求,一直 被人们所关注,关于公平的记载卷轶浩繁,不同学派各抒己 见,届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孔子的“有教无类” 思想被认为是教育公平思想的起源;
1997年版《汉语大 词典》引用《管子•形势解》:“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 不覆;
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将“公平”定义为“公 正而不偏袒”;
《辞海》对公平解释有两种:一是认为公平 即公正,即在观念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下,人们对某种现象的 评价会依据应有的社会状况;
二是将公平解释为按照一定社 会标准制定的道德品质或要求;
“民国之父”孙中山也曾对 公平做过阐述(“三民主义”),认为只有贫富均等,才能人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同样在西方,柏拉图也提出公 平问题,认为公平即和谐;
而社会契约理论家伊壁鸠鲁认为, 公平是人们彼此约定的社会产物。

(二)教育公平的概述 和公平一样,教育公平的观念也源远流长,受特定历史 阶段不同因素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 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永恒的公平的现象, 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的理 解。”古代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教育公平思想,主张“有教 无类”,即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受教育。教育家陶行 知将教育公平视为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将 理论运用于实践,创办晓庄学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 村教育的发展。美国教育家詹姆斯•科尔曼(Colema n)将教育公平归于为“教育机会均等论”,认为所谓的教 育公平指不论社会背景如何,教育应为所有儿童提供进入同 样学校的机会,一定水平的免费教育,平等的课程等。瑞典 教育家T•胡森(Hus-en)的“教育机会平等论”对 教育公平进行了详细梳理,不同阶段不同学派对公平理解不 同,保守派认为教育公平即入学机会平等;
自由主义学派主 张的教育公平是教育起点和教育结果的平等;
激进派的观点 认为教育公平是学校教学设施使用情况与教育组织的平等。

(三)农村教育公平的概述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依然是教育界的主旋律。所谓的农村教育,广义上来讲,就 是指能够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教育;
狭义上讲,农村教 育是针对那些有农业户口的农村地区的适龄人群的基础教 育、职业技术教育等的总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文化素 质相对较低,为了改变命运,更加需要教育的公平,不仅在 起点上确保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在教育过程中, 资源的配置要做到均衡,教育结果上,使每个农村孩子都能 完成学业、获得成功。而农村教育公平的实施能给这些“弱 势群体”提供向上流动的平台,能够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 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 作为教育改革中心和重点的农村,经费投入是改革和发 展的前提,没有较大的经费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教育 改革和发展很难实施。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 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80%,尽管农村人口 占我国人口总数的“半壁江山”,但就城乡教育经费的分配 比例而言,农村教育经费支出比重却不到国家财政经费投入 的50%,此外,在西部一些偏远山区,全国尚有近200 个县以及区的小学的学生平均预算经费为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农村教育投入比例不断加大,但与城市 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相比,教育经费的基尼系数还是较大。据 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与农村学生均经费分别为1484元、798元,城镇约是农村的1.86倍;

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1955元、1014元,城镇是 农村的1.93倍。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异:城镇小 学953元,农村小学558元,城镇是农村的1.71倍。

普通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与农村分别是112 0元、667元,城镇是农村的1.68倍。生均预算内公 用经费的城乡差距:我国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与 农村分别是95元、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 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与农村分别是146元、45元, 城镇是农村的3.24倍。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城乡投入 比例差距较大,致使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均 等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及教育公平。从农民自身来看, 近年来,受国内产业政策、乡镇企业的调整、劳动力过剩等 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农民收入增长放缓, 这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相对农民收入下降,较高 的学校收费超出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大多数家庭 为了生存选择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使很多贫困家庭的适 龄儿童失去走入校门学习的机会。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报告,在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不均衡问题长期存在着,特别是一些西部农村地区,优质教 育资源的不足以及分配不均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1)教育政策。“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是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罪魁祸首,“优先发展城市教育,托 起城市希望”的呼声彼此起伏,一波赛过一波,长期以来, 为响应“城乡二元体制”中“城市优先”的号召,国家在公 共教育资源分配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据2010 年数据统计,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村在全部教育资源配 置比例不足40%,农村教育投入资金本就有限,一直在国 民生产总值的4%左右浮动,有限的投入加之不合理的分配, 导致城市的教育国家办,农村的教育完全将教育经费和各种 名目的教育集资转移到农民身上。(2)教学设施配置。在 教育仪器配置方面,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城市 教学仪器先进,教学模式多样,农村地区虽设备多媒体,但 仪器设备基本上都是摆设,实际用途不大,教学模式单一。

据2004年数据调差显示,小学生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 市为484.3元,农村167元,城乡之比为2.9∶1;

初中生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市为376.6元,农村26 9元,城乡之比为1.4∶1。在教学硬件方面,城市学校 教室宽敞明亮,教学空间大,教学资源(专门图书馆)丰富, 食宿条件优越;
相比,农村教学环境简陋,教学楼破旧不堪, 一张桌子,一支粉笔就可以支起三只讲堂,教科书可以连用 几届学生,更不用说供学生读书的专门图书馆了。在教育娱 乐设施方面,城市学校娱乐设施多样,各类社团俱乐部可供 学生课余参与,在农村地区,学校几乎没有什么运动设施, 学生们最多只拥有一块狭小的沙土地作为运动场。(3)师资力量。优秀院校毕业人才大多留在教学条件优越、福利待 遇高的的城市,虽然国家采取鼓励措施号召优秀教师走向农 村,但很少人会选择留在偏远的农村任教,即使那些农村走 出来的优秀学子,致使大批人才流入城市,相应地农村师资 配置处于不利地位,据数据统计,某农村小学的师生比为1 ∶20.3,而城市师生比为1∶19.4。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素质高低和教学水 平是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薄弱,交通闭塞, 生活艰苦等不利条件,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即使一小部分教 师留了下来,加上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少,农村教学问题凸 显。(1)教学队伍方面,学校老师大部分是中老年老师, 教育观念传统,教法单一,在编的年轻教师较少,由于条件 限制,新教学技术无法得到很好实施。(2)专职教师严重 不足,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师都是师专院校出身,只能从事语 数外这些主科的教学,像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缺少 专职教师的现象非常普遍,部分学校或采取现学现教的形式, 或让其他学科的老师“越俎代庖”,非专业教师从事教学, 师资水平毕竟欠缺,对学生素质教育及其不公平。

(四)辍学率偏高、升学率低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实现 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但在个别偏远山区的农村,很多家庭经 济负担重,看不到教育投资的回报,选择让子女放弃学业,外出务工,造成农村学生辍学率仍然偏高,据调查发现,从 1998年至今,每年中小学平均辍学人数达400万以上, 农村中小学生流失数上升到30%以上。高辍学率对应的就 是低升学率,农村地区的绝对升学率虽然上升了,但就城市 而然,差距反而呈现加大的趋势,从普通高中的入学率来看, 城市的升学率从1999年的55.4%提高到2010年 的98%,而同期农村则从33.5%上升到55%,两者 间的差距较大。

三、影响农村教育公平的因素 目前,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各种复杂原因,农村教育 不公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有关影响农村教育不公的 因素,虽大多数文章都有涉及,但研究者论述的层次、角度、 侧重点不尽相同。总而观之,农村教育不公的成因可归结为 以下几大点。

(一)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 展落后,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更加落后,社会资 源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在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前提下,大多家长 将眼光放在眼前,让孩子辍学打工贴补家用,作为精神需求 的教育更加不可能,经济的落后→教育落后→经济落后→教 育落后的恶性循环,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更谈不上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二)直接原因―――教育政策的偏差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需要慢慢探索, 而教育政策的偏差和城乡取向,是加剧教育不公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后,“城市为中心”的二元结构,国家鼓励城市地 区教育先开展起来,由城市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故而,大量 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投入倾向于城市,而农村却得不到来 自城市的反哺,加深了二元结构的畸形发展,造成教育资源 配置严重失衡,城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重要原因―――传统文化的束缚 在农村地区,文化因素中的封建思想、旧风陋俗及宗教 意识这双“无形的手”仍然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尽管, 法律上已经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权利,但在落后的农村地区, 男尊女卑思想仍占有一定市场,在家庭困难时,女孩的受教 育权往往最先受损;
在偏远地区,早婚早育的陈规陋习使广 大本应接受教育的儿童过早成为人父人母,受教育机会缺 乏;
少数民族地区受宗教意识影响,重视教规戒律,不允许 女孩“抛头露面”,致使女孩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四、农村教育公平的反思 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说:“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 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 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 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就叫今天。”农村教育公平的实现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为了数以千计的农村孩子能有一个美好未来,我们必须要勇敢面对现状,认真对待问题,寻求解决 办法,以期实现实现农村教育公平。

(一)经济发展―――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投 入不足)是影响农村教育公平的客观因素,所以,提高农村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进农村教育公平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了 改善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 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教育、扩大教育规模和改善教育 质量,另外,在财政拨款方面要格外慎重,做适度调整,对 经济较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投入比例相应加大。

(二)法制保障―――深化改革、健全制度 农村教育公平的实现如果不考虑法制因素,那就只能停 留在美好愿望方面。完善的教育法律和制度体系是实现教育 公平的保证。政府,作为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应当担负起 完善教育公平制度的义务,为教育公平保驾护航。国家在加 强教育法制时,应通过立法程序把有关农村教育的制度措施 和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社会所遵循的准 则;
农村教育公平的法律法规要体现民主与平等原则,代表 广大农村人民的利益;

(三)政策导向―――适度向农村倾斜 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让我们记住,公正的原则必须贯 彻到社会的最底层。”鉴于我特殊的国情,国家在制定教育 政策时,应考虑到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并且可以适度地给予农村教育差别对待。在经费投入方面,关注城乡经济 的差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落后,教育基础比较薄 弱,处于弱势地位,在调整相关政策时,对经济地位处境不 利的农村适当地给以补偿,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 度;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设施 的分发都应侧重向农村弱势群体的倾斜,通过侧重补偿切实 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社会参与―――教育公平的“加速剂” 教育公平不只是农村人的事,而是全民族的大事,与全 体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国农村教育公平实现需要 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广泛的社会的参与,能够调动社会各界 对教育问题关注的积极性,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提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改革建议供教育部参考;
我国是一个人 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广泛的的社会参与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 肯定,有利于形支持教育公平的良好社会风气;
全体公民的 参与可以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到监督作用,完善教育公平制 度,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2008(03):1-6. [2]朱启臻,田牧野.农村教育公平实践的尴尬[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3 7-38.[3]尚靖君,王小溪.教育公平实现的困境与出路[J]. 外国教育研究,2012(04):3-10. [4]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1. [5]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6(12):1. [6]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 9)[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7]李明阳.论教育公平[J].安徽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9(01):145-149. [8]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06(01):38-4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