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干部 > 【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来源:干部 时间:2019-11-07 07:56:30 点击:

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中

乡镇、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中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站在新的 发展起点上,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 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要求的有效途径。在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加强对乡镇、 村图书馆(室)的建设又是加强新乡镇、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 从加强农村图书馆(室)建设来进一步强调图书馆(室)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 地位和作用。

1播种精神文化,培育新型农民 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来,各地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科技下乡……形 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热潮不断。每次送书下 乡都在当地引起轰动,呈现人头攒动、争相看书的壮观景象。足见农民对精神文 化之渴望,文化下乡的必要性,然而,哪怕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也替代不了 农民终身受益于文化。毋庸置疑,送书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应看 到,形式上送书,送科技下乡对农民停留在一种“喂食”式的形式上,你送什么, 农民被动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不大,针对性不强, 尤其是图书资料中农科技术书籍过时,资料陈旧,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现象普遍 存在,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会削弱。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 见过世面的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书籍如不对路,就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农村年 轻人,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于多元化了。

仅仅形式上的“送书下乡”己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农 民们迫切希望,能够贵在把“送”变为“种”,在农村逐步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然而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说明农村 并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源泉,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 他们中间尚有卧虎藏龙,分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大量的民间工艺以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于农村,大量的生产能手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知识 养分直接来自农村,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 因子。培养和激励农民知识分子,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

培育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把送书下乡变成播种精神文化的长远方针来抓,是刻不 容缓的。2学在农家长智慧,时代催生有文化的农民农村文化让农民唱主角, 农民自办文化日益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的重要形式。在遵义市的广大农村,农民 自发创建“四在农家”活动,“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 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它是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走向文明, 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自发、自觉的社会行为,是遵义农村的农民群众创造文明,享 受文明的一种实践。

“四在农家”活动的开展,可逐步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项活动也可促 进改造乡村公路,改善居住环境卫生,建立文化娱乐场所。在各村自建图书馆(室) 将改善基层农民看书难、读报难、看电影难、欣赏文艺演出难的精神文化生活状 况。其中,市级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镇村,建立农村自己的图书 馆(室)是发展农村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让即使是边远山乡的农民也有书可 看,有报可读,这是遵义农村“四在农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还需要我们市、 县级图书馆有长远的规划,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以满足农民 朋友,尤其是农村孩子对知识、对阅读的要求。

3农村图书馆(室)建设的现状导致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 原因:一是乡镇图书馆(室)尚未列入乡镇政府对乡镇公益事业的发展范围。长 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制只到县,而没有到乡镇,乡镇图书馆是资助或民 办事业,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
二是缺乏办馆经费,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 乡镇文化站由县的文化主管部门划归乡镇政府管理,而随着乡镇企业转制,文化 站因经营部门剥离而失去经济支柱,从而导致乡镇图书馆(室)经费得不到保证, 难以购置新书吸引读者;三是图书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服务工作 不到位;
四是藏书质量不高,藏书多为东拼西凑,或发动单位、个人捐献,或凭 个人爱好随意采购,没有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室)建设的采购机制,不 能满足农民读者的需要;
五是文化主管部门扶持力度不够。在抓乡镇、村图书馆 (室)建设上,面上工作做得多,深层次、实质性工作做得少,特别是在乡镇图 书馆(室)的巩固与发展问题上未下功夫。例如:遵义市海龙镇的某村,在市图 书馆的扶持下建起了村图书室,但却没有巩固,更没有发展,一段时间后,当市 图书馆下去检查村图书室时,却发现所辖镇企业竟把图书拿去作烟花、爆竹的包 装纸了…… 4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图书馆(室)的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是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农村图书馆(室)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怎样发挥乡镇、 村图书馆(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411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农村图书馆(室)建 设的力度。制定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落实到县、乡镇各级政府,要把 图书馆(室)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要对图书馆(室)建设有明确目标,任务 及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当成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重要事来落实,列入干部考 核.目标责任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

4L2通过政策法规促进乡镇图书馆(室)事业的发展。通过法律形式, 使农村图书馆(室)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有法 律保证。

4L3广开图书馆(室)经费资金渠道。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社会助 一点、企业捐一点的办法酬集资金,购置图书资料。

4L4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专业管理队伍,分期分批组 织到发达地区先进的图书馆学习,地(市)、县级图书馆应义不容辞担任起培养 乡镇、村图书馆(室)专业人员的任务。培养他们具备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 想,培养他们具备信息开发、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信息服务的能力,成为知识 的“导航员”。

42充分发挥各地(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中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其馆藏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乡镇图书馆 (室)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主要可以通过建立业务 辅导站和图书流通点帮助提高农村图书馆(室)服务水平。

421建立业务辅导站。有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雄厚, 对乡镇图书馆(室)的建设投入大、起点高、设施全、藏书丰富、自身发展后劲 足。对这样的农村图书馆(室)公共图书馆应经常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对其藏书 结构、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 面开展辅导活动,使其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 展服务工作。同时利用这个乡镇图书馆(室)的优势,开展业务协作协调,把服 务工作延伸辐射到周围乡镇的农民读者中去。422建立图书流通点。这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常使用的一 种方式。它比较适合于农村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财政投入有限,藏书数量不足的 图书馆(室)建立图书馆流通点的合作关系,由乡镇出场地,设备及管理人员, 由公共图书馆配备相应的文献资料,提供业务辅导等项服务,并采取定期与不定 期两种调配图书资料的形式,保证农村图书馆有充足的文献资料为广大农民读者 开展文献服务。图书流通点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文献数量可多可少,文献 的载体形式可以互相补充并针对本地区的特点,建立特色图书文献流动点,使其 服务更具针对性,更能发挥文献资料的作用。

43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图书馆(室)建设有机结合 起来农村图书馆(室)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单一的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 困难的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为农村图书馆(室)服务内 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 农民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农村图书馆(室)建设应充分利用“共 享工程”的成果来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依托农村的“村村通”, 重点发展农村与闭路电视结合,充分开辟专门频道,播放“文化共享工程”节目, 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结合,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结合,与农经网 结合,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用”。通过与“共享工程”省、市分中心联网,从而 使乡镇、村图书馆(室)的馆藏实际文献增大,满足不同层次各类农民读者的不 同阅读需求。“共享工程”遵义市分中心下属县(市)级分中心和各乡镇服务联络 网点,传播文化资源快捷,被誉为“共享工程”遵义模式,解决了许多农民读书难 的实际问题。

总之,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 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才能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更加 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