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干部 > 读出来的数学|什么是数学

读出来的数学|什么是数学

来源:干部 时间:2019-10-15 07:54:25 点击:

读出来的数学

读出来的数学 读,即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数学教育家 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也就由此而来。数学阅 读及其教学作为数学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方法,已经日益引起 人们的关注。

一、教师需要“读”数学 首先,教师要具备“读”数学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递交的《学会 生存》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 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 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提出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 社会”两个基本观念。美国NCTM(全美数学教师协会)2000 年发表的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具有四个方面的社会目的, 其中第二条就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 NCTM标准还具体提出五项目标,其中第四项是:“学会数学 交流,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我国在新《数学课 程标准》中也强调:“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 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作为数学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需意识到: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 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坚实 后盾。

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读”数学的能力。数学阅读 是一种从书面数学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获得过程,是包含 感知、理解、记忆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演 绎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总和。同时,数学阅读也是一种学习 策略,包括建立目标、选择策略、监控过程等,即数学阅读 也是一种元认知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一方面六年的数学知识体系 跨度非常大,另一方面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变化也非常大。

教师必须要熟读教材和教学参考,通识数学知识全体系,明 确年段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努力将自己的专业学科素 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相贯通,才能根据不同年段 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安排和铺设相应的数 学阅读教学。

二、学生更要“读”数学 数学的符号化、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决定了数学阅 读的方式不能完全等同于语文阅读,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来体现这些特 点。

1. 会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 (1)读数。在学习初始,给出趣味性、科学性极浓的 相关阅读材料,让孩子们自己读、组内读,将读的感觉、感 受和发现说出来,在合作交流中先学会的学生可以帮助掌握 较慢的学生,然后通过转换、对比抛出数的改写、取近似值 等,以此让学生发现不同数的形式的优缺点和特征,在紧密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的同时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 以此来进一步体会数的抽象意义。

(2)读式。数的运算是学生算术学习最重要的内容和 基础,从“加法求和,减法求差,乘法求积,除法求商”到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算术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 列式、正确运用规律解题。在式的教学中,对读的要求更高, 读得清楚意味着理解到位。

(3)读图。数学阅读中还包含有大量的数学符号、公 式和图表,教师要关注数学阅读材料中文字语言、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相互交融,注意阅读中语言语意彼此转换。只有在 低、中年段教会学生把抽象的数学公式、图表读清楚、读明白,才有可能在高年段自然建立起把较繁琐的文本信息转化 成较简洁的数学图、表等形式,抽象思维才能进一步发展。

2. 读会是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 不论从数学学习还是从数学应用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 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交流的载体是语言,在实际摸索中,我 总结出指导学生“读会”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读意。即读文或读题(指教材课本呈现的内 容),主要针对教材中的说明论述性文字段落、概念阐述、 例题题目要求、解题过程等。通过浏览内容,了解本章或本 节大意,找出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解题过程, 把握解题思路,找出与原有知识的联系。这时的“读”是一 种极其精确地读,一定要一字一句的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勾 画关键句、圈点重点字词”等方式辅助阅读。这一阶段是心 理学中对阅读能力划分的“字面理解水平”层次,是培养数 学有序性、逻辑性的“初模仿”阶段。

第二层次:读空。再读已经勾画出的重点难点,深入思 考,找到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分析公式运用,尝试利用知识 或公式解答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尝试自己独立解决书中问题, 填补教材上的空白。这一阶段要“挑着读、重点读、反复读”,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写。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解释性水 平”发展阶段,也是小组合作、学困生辅导的重要关注点。

第三层次:读注。即在阅读时添加的批注,可以是对教 材中问题或解题过程中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是遗留的问题, 不明白、看不懂的地方;
还可以是对某一知识的补充或另一 种解法的表述等。这是阅读能力中“评判性水平”的发展阶 段,也是真正体现学生串联水平、领悟水平的阶段。

第四层次:读思。对本节结构或内容进行整体梳理提出 质疑。“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学生 思维创造性的体现。

这四个层次都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教师要在各层次之 间选择适宜学生的训练方法,切实加强示范性和实际方法的 指导,明晰各层的侧重点。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