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党委政府 > 改革 > 礼仪的缺失 [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缺失]

礼仪的缺失 [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缺失]

来源:改革 时间:2019-11-22 07:52:28 点击:

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缺失

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缺失 一、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 (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模糊、空泛 从众多关于礼仪教育的研究文献中不难看出,现阶段对 于礼仪教育的目的并没有明确的阐释,一般只会从两个方面 来强调其重要性,第一,礼仪是社会公德的要求;第二,礼 仪教育是德育的范畴。因此小学礼仪教育的教育目的就是培 养有礼仪、有礼貌、有礼节的“三礼”小学生。根据教育目 的制定的培养目标也只是围绕这“三礼”的四字箴言,如言 谈礼貌、举止文明、孝敬父母、遵守纪律等。在《中小学生 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不乏这些模糊又空泛 的形容词,然而,国外的学生行为准则大多会对每条命令加 以详细的解释,落实到各方面细节[2]。

(二)缺乏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 现阶段我国的小学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一 般情况下礼仪教育是渗透在其他课程以及校园活动之中。虽 然守则和规范中就小学生的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 待人接物都有条文式的规范,但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来学习 这些规范,践行起来也相当困难。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学 校应该把礼仪教育正式的列入教学计划,开发礼仪教育校本 课程,体现礼仪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时代性[3]。

教师应该多用讲故事、图片展示、演讲、表演等方式,来代 替枯燥的礼仪规范条目的讲解方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与时俱进,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这样学生才会更感 兴趣、更容易接受。

(三)缺乏系统的评价模式 在丰富了礼仪课程内容之后,应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评 价模式,诊断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运用情况。学校可 以采用笔试、面试、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检验,将文明礼仪的 行为习惯作为考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的内容之一,真 正让学生和家长都重视礼仪教育。

二、忽视小学生的身心特征 小学生在性别、年龄、心理等方面都存在这一时期的特 殊性。一般情况下,小学阶段的男生相比女生而言更难养成 行为习惯。男生相对比较活泼开朗,淘气顽皮,对新鲜事物 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常常是“三分钟热度”;而女生则 相对乖巧、听话,能够有条不紊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培养良好 的礼仪习惯。因此教师对待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因采用不同 的礼仪教育方式。小学阶段是一个年龄跨度相对较大的时期, 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在没 有教科书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不 同的礼仪教育内容。

三、学校、家庭、社会缺乏统一性 (一)学校与家庭的矛盾 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 是相当大的。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都直接影响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4]。

(二)学校与社会的矛盾 学校中的礼仪教育许多时候与社会环境是不相符的。例 如,在学校里,学生学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给老弱病残人 士让座,而现实中他们却看到很多年轻力壮的青年占着座位 无视身边的老人;学生学会“红灯停绿灯行”,然而有时候 父母也会告诉他们,“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在马路上车 比较少的时候,是可以闯红灯的。”因此,小学生礼仪教育 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孩子学以致用、“知行合一”[5],不 仅要知礼,更要守礼。家庭和社会这些不良的回馈,看似是 不拘小节、利己又不损人,但是这种学校、家庭、社会间的 不统一,却在有形无形中扰乱着孩子的价值观,也抵消着学 校礼仪教育的效果。所谓“5+2=0”,即在学校学习五天得 到的成效,经过周末两天的休息和外出游玩,一切就全部抵 消了。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的归因分析,从 理论角度看,教育部门缺乏对礼仪教育目的、内容、设置、 评价等纬度的系统研究;从实践角度看,教师在课程实施时 忽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校的礼仪教育过于形式化;
从评价角度看,目前并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无法掌握学习 的过程,也无法测量学习的结果;从环境角度看,需要学校、 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文明礼仪的统 一的大环境。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