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银行演讲稿 > _源头活水学校生活中小学作文素材积累的路径探究以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习作为例

_源头活水学校生活中小学作文素材积累的路径探究以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习作为例

来源:银行演讲稿 时间:2019-10-14 07:52:54 点击:

源头活水学校生活中小学作文素材积累的路径探究以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习作为例

源头活水学校生活中小学作文素材积累的路径探究以苏教 版语文第八册习作为例 新课改中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 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 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的孩子一提到写作,就愁眉苦脸!天天在学校上课,日复 一日,没什么好写的!怎么写呀!其实,这是习作素材的隐 身或缺失。学生的活动可以分为社会、家庭和学校活动。无 论是学校活动还是家庭社会活动中,都蕴藏着大量的写作金 矿。可是,如何去挖掘积累学校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呢? 一、引活水:积累学校学习活动中的素材 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生态学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生 态平衡是‘在一定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 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协调的动态之中。’它包括结构 上的平衡和生态上的平衡。”而在学校中,教育结构上的平 衡主要反映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关 系上。在学校里,学生大多数时间是用于各门学科的学习。

因此,从各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挖掘出习作素材并加以积 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引导学生挖掘不同学科活动中的习作素材 在小学阶段,学校更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追求素 质教育,这不仅能有效地维持教育生态结构上的平衡,而且 也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要求,学生的课程表安排,每天除了语数英文化课之外,必须要有两到三节 活动课,诸如体育、美术、科学、综劳等。有的学校还根据 学校特色,设置校本课程,如我校每周一节的足球课,每学 期两节的苏州评弹体验课,民俗工艺进课堂、每学期一节家 长义工进课堂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激发学生的浓厚兴 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有人说,世界上任何一个 时间点都是特殊的,因为这一刻过去了,就再也无法返回。

可是,人们某些行为的重复性或者相似性,隐没了任何时间 点特殊性的体验。而这些与众不同的课程体验,如同平静湖 面里注入的一潭活水,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晴空万里的下午,我们上了两 节不一样的课。阵阵欢声笑语,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因为这 位神秘的家长,为我们上了一节别具风格的课。

下午第三节课,自称“觉主” —— 辰希的美女妈妈, 来到我们的教室,带我们体验了一节既好笑又好玩的课堂之 旅!不一会,“觉主”从包里拿出了一大把红绳子,接着又 说:“每人一根,拿到了以后打一个结,最好在头上,还要 给它去一个名字哦!以后,这就是你的好朋友了。”我突然 奇想:那我就给它取“甜心”好了。”(选自陈子慧《不一 样的课》) 孩子所描述的是家长义工进课堂的情景,辰希妈妈教孩 子他们小时候的游戏——翻花绳。作为老师,应该积极捕捉 孩子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敏感点,抓住孩子的特殊体验,促进课堂上的习作素材的积累。有了好的素材积累,成就不 一样的精彩习作就显得不那么难了。

2.激发学生捕捉学校活动中的素材亮点 在小学阶段的学校生活中,还有丰富的别具风格的活动, 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等。某些活动,已经成为学校 的传统项目。而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的学校生活,也给孩 子带来快乐的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参与其中,这些 活动以及发生的一些插曲,那都是孩子眼中的“重要国家新 闻”。

孩子们津津乐道于这些“重要的国家新闻”,乐于 与他人分享。一次鸡蛋撞地球的科技节活动,孩子要花近一 周的时间精心准备自己的装置,甚至比赛过后,孩子总会兴 奋地与别人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往往一次这样的 活动,孩子能兴奋一两个星期。作为老师,应该积极捕捉这 些活动的亮点,激发孩子体验感受的敏感点,转换为习作素 材。例如,在本册习作7记一次体验活动。要求:参加一次 体验活动,如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或者做一天老师,当一 回家长,参加一次文体排练或社区活动等等,写出自己的经 历和感受。有位老师引导孩子发掘学校活动中的不同体验, 全班44个孩子中,写科技节鸡蛋撞地球活动的7人,写圣诞 节找彩蛋活动有6人,写主持表演类有3人。这样一来,本次 习作避免了陷入全班学做盲人、聋哑人,或者全班学做某类 家务的千篇一律中。孩子的习作内容丰富起来,并且因为这 些活动是孩子乐于参与、用心参与的,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写起来更有真情、真感。

3.巧用独具特色的校队社团,促进素材积累的独特性 在学校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仅仅靠音 体美课程的开设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培养孩子的兴趣,成 为一技之长,学校往往会开设不同的社团活动,利用孩子的 课余活动时间,加强学习和指导。例如,我所在的学校有丰 富多彩的校队社团,音乐类评弹、昆曲、拉丁舞等,这些社 团不仅有在校老师的管理指导,也有外聘的专业演员前来授 课;
美术类的国画、油画、综合材料;
体育类的足球、少儿 体操、健美操;
科技类的模型、电子制作;
信息技术类的动 漫、画图;
等等。追求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课程安排和重 视孩子特长才艺的校队社团,都为孩子们创造了多样充实的 学校生活体验。作为语文老师,除了注重孩子的语文学习外, 更应该支持孩子的特长艺术发展,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 助孩子发现自己身边的习作素材。例如,苏教版第八册习作 二,推荐雏鹰奖章获得者。我借助于班级有超过三分之二的 孩子是学校各校队的参与者。习作指导课时,先请孩子谈谈 自己的校队生活以及收获,说到自己的长处,孩子们争先恐 后、兴致盎然地分享谈论自己的经历和收获。进而引入本次 习作主题,因为有了之前的讨论,提供了多样丰富的素材, 再进行习作练习,也就不那么难了。

在学校生活中,各门学科的重视与均衡,不仅丰富了孩 子的学校生活体验、拓展视野,也有利于孩子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曾遗憾地写到:
“我们的作文教学从来没有使学生明白,这就是作文素材, 这是可以写作文的,小孩子的作文,本来就是写这些事儿。” 1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去发现学习生活中“隐 藏”的素材,提升孩子体验时的敏锐性,将孩子在学校活动 中的“隐形素材”放大显现,浮于水面。

二、开源头:创用学校情境,帮助学生丰富习作素材 1. 设置情境,创设课堂生态“花盆”,积累“有意” 之材 “花盆效应”,也叫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建立一个半 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用于放到温室里培养花朵。我们可以 巧用“花盆”,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课堂生态花盆,增加体 验,积累写作素材。在语文习作教学中,一些资深老师进行 更会利用有限的课堂生态环境,特地创设某种情境,渲染氛 围,让孩子感受体验,进行习作练习。某种意义上讲的活动 作文,就是这种类型。

“咦,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可能?“这是在小作文课上, 老师在为我们表演魔术,叫“分不开的书”,让大家都疑惑 不解。

…… 几分钟过去了,同学们的脑子里已经满是问号,迫不及 待地想知道魔术的奥秘,可老师却还在卖着关子,对我们 说:“来,试试,拉着书脊,看看两本书会不会分开?”我们兴致勃勃,都想试试。冬皓天神气十足,第一个说:“我 劲儿大,我来试试。”说着,他抖抖手,放松放松,两手各 抓着一本书的书脊,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脸都涨红了,还是 没能把书分开,他张口结舌,无话可说,灰溜溜地回到了位 置上。接着,王雪吟和韩舒婷也都试了试,都没有成功,大 家都困惑极了。

…… 魔术表演结束了,我们还沉浸在那奇妙的感觉中,领悟 着魔术中的奥秘。(选自学生习作《分不开的书》) 老师在课堂上为孩子创造“花盆”,在课堂情境下带孩 子体验“分不开的书”,学生由此写出的佳作。作为一名语 文老师,不仅仅要帮助孩子去发现身边的习作素材,也要会 为孩子们“局部生境”,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创作素材丰富 的习作。

2. 活用学校内部“大花盆”,挖掘“无意”之材 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加入到售货员的行列中来。可是面对 琳琅满目的‘商品’,同学们都有些发愁,怎么卖呢?于是 我就跑到其他摊位上,学习下别人的销售方法。只见一位老 师见了我,说到:“小帅哥,来看看,这里什么都有,看看 这把玩具枪,多么帅气,配上这把枪,你肯定更加帅气呢!” 这句话让我有了灵感,马上跑回自己的摊位,两脚一叉,双 手举过头顶,唱到:“对面的同学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 这里的商品很精彩,请你不要假装不理不睬。”这一吆喝,果然,吸引来了不少同学。我连忙拿起一个按摩器,迎了上 去……(选自学生习作《我是售货员》) 这是学校组织的六一系列活动之一爱心义卖。每个学生 从家里带来八成新的不需要的物品,每个班规划场地,学生 自己搭建“商铺”,制作销售方案与海报,以及营业员的形 象设计等。学校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市场”,你买我 卖,孩子们有了店主与买主的不同体验。因此,写习作七记 一次体验活动这篇习作时,有很多孩子就选择了这一次义卖 的体验。

有人说,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孩子体验社会的 第一步。学生习作中所描述的义卖,是学校范围内创造出的 买卖环境。虽然俗语说:“马厩里训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 栽不出万年松。”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在这样的局部生态 环境中,初步体验不同的身份和职业的经历感受,这也是一 种很好的学习过程。当然,学校组织这次活动,并不是为了 给孩子提供写作素材,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开心又有 意义的儿童节。但是,有的学生却能灵活运用,从这些活动 中发现“写作之机”。

再如,有的学校设有开心农场,以班级为单位划分“责 任田”。班级又具体到每个学生“领养”一两株小种苗,孩 子课余时间去抓虫、浇水,特地从家里带来鸡蛋壳施肥。作 为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孩子在学校情境中的“小农夫”体验, 引导孩子写一系列的观察日记或自己的种菜心得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们只要有“花盆”就足够了,引导孩子走出 去,接近自然、接触真实社会也是必要的。只是,作为老师,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局部生境”,使其价值最大化。

在学校生态环境中的一些“无心插柳”的行为,在老师的灵 活引导下,可以造就“柳成荫”的美好局面。

著名的大雕塑家罗素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美的眼睛。”看似日复一日的学校生活中,也蕴藏这 丰富的写作金矿。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人,写作素材就好比是 文之肌肉。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血肉丰满,才有可能成 就佳作。当然,任何一个人的活动,都是出于一定生态环境 之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学习活动 之中。作为一线教师,首要其冲的是挖掘学生学校活动中的 写作金矿,进而扩展,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生活等领域的更为 鲜活的素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点,开源头,引活水, 挖掘出学习和生活中更多更丰富的写作金矿。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