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卫生演讲稿 > 行为心理分析【助人行为的心理分析】

行为心理分析【助人行为的心理分析】

来源:卫生演讲稿 时间:2019-10-25 07:52:19 点击:

助人行为的心理分析

助人行为的心理分析 本文首先阐释了助人行为的内涵,然后从助人行为的决 策理论的视角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解释,接着分析了对其产 生影响的四个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对象客观因素、情境 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提出了对助人行为培养的三个切入点 ——培养移情能力、以情境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助人行为、 通过正确引导从众心理与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培养助人行为。

摘 要:
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
亲社会性。

一、助人行为的内涵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以他人为帮助对象 的亲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为主体的自 觉自愿性,即主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指导下因助人意愿而自 愿帮助别人的行为。其次,行为性质的亲社会性,即主体的 行为是社会大力提倡、符合社会期望、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进 步的行为。亲社会性是助人行为的关键前提,不具有亲社会 性的助人行为不属于助人行为,如罪犯帮助同伙诈骗、盗窃 等。第三,行为结果的利他性,即主体行为的结果使他人获 得了帮助、缓解或摆脱了困境。

助人行为根据是否需要得到回报可分为两个层次:高层 次的无偿助人行为与低层次的有偿助人行为。无偿助人行为 是不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为人有任何个人回报的行为,甚至 还要排除“做好事”的想法。助人行为人不期待对自己有任何回报,但不排除期待受助人对社会的回报。例如,人们资 助困难儿童上学希望他将来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一个陌 生人冒着生命的危险把一个不幸者从着火的汽车里拉出来 然后悄无声息地走开。有偿助人行为是期待受助人对助人行 为人有所回报(包括物质回报与精神回报)的行为。比如, 拾到别人的东西归还别人,但要求对方给予合理的补偿或回 报等。对于这些出于个人目的帮助他人或要求对方有所回报, 只要在社会道德、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的助人行为,虽没有 无偿助人行为高尚,但因其对受助人有利、并被社会所认可, 所以有偿助人行为仍能被社会所认可与接受。

二、助人行为的原因 心理学家对人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助人行为进行 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助人行为的决策理论?3?。该理 论认为助人是一个负责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首先是 注意到事件并正确地解释(知觉有需要帮忙)。倘若没有注 意到事件的发生,或是未将事件解释为有人需要帮助,则助 人行为就难以发生。第二阶段是确定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注 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需要帮助之后,如果认为自己不需 要承担责任,则助人行为就不会发生。第三个阶段是权衡行 为的利弊。助人者在决定是否需要帮助别人时,一般会权衡 成本(如时间、金钱、人力、罪恶感等)与收益(如预期回 报、好名声、节税、积功德等)的利弊得失,如果利大于弊 则会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反之,则不然。第四阶段是确定个人能力与行为方式。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确定自己 有无能力助人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是直接行动还是对外求 援)。有时候,旁观者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他人需要 帮助,认为自己也有责任提供帮助,且也能付得起代价,却 因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助人或没能力助人,最终也没有做出助 人行为。

三、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家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 些因素大致分为四类:个人主观因素、对象客观因素、情境 因素和社会因素。

1.个人主观因素 在相同的情境中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行为。

究其原因,在于个人主观因素对其行为具有直接和决定性的 影响。据研究,下列个人主观因素对助人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移情,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 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根据巴特森的移 情——利他理论?4?,移情会增加人的助人行为并决定助人 行为的性质。其次是人格。对于那些具有社会赞许需求高、 感觉自己有能力(如医学、救难、逃生等能力)、信守某些 价值规范且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性格开朗外向等个性特质 的人,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但也有人认为,人在一种情况 下发生的助人行为与其在另一种情境中发生的助人行为相 关度并不高,这意味着,如果以一种情境下的助人行为去预测其在另一种情境下是否也做出助人行为,结果是不可靠 的?5?。第三是心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是 一种比较微弱、弥散而在较长时间里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好心情会使人乐于做出助人行为。

因为好心情能弥散到周 围的一切,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感到一切都是美好的,也 就是说,好心情使人有较正向的想法,因此也就容易产生助 人动机;
同时,人们知道助人行为是受到社会赞扬的行为, 因此在做出助人行为时会在内心产生高尚感和愉悦感,这又 会使好心情得到延续。

2.对象客观因素 据心理学家的经典研究,对象的下列客观因素会影响到 人们是否发生助人行为。首先是外貌。实验表明相貌会影响 人的助人行为?6?。对于相貌平平与相貌好看者(如美丽、 衣着整齐、谈吐诚恳等),人们更乐于帮助后者,如“英雄 救美”。其次是相似性,如同种族、同性别、同兴趣、同穿 着打扮等。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7?。如“穷 帮穷、富帮富、地主帮财主”。第三是对象特点。人对助人 对象的特点是有选择的,对象特点会影响人的助人行为。研 究者在地铁里分别装作因病跌倒和因醉跌倒,结果发现乘客 更愿意帮助看上去是因病而跌倒的人?8?。第四是人际关系 的性质。人们在平时更乐于帮助家人和朋友而不是陌生人, 但如果帮助朋友会威胁到自己使自己处于不利情境时,他们 就有可能支持那些对自己不会构成竞争威胁的陌生人,而不再是自己的朋友?9?。第五是性别。据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 究显示,男女都会表现出助人行为,但其行为表现方式不同。

男性更多地表现为骑士精神与英雄主义行为,而女性则在那 些长期、持续、照顾性的情境中表现出了更多的助人行 为?10?。

3.情境因素 情境是影响人助人行为是否发生以及怎样发生的一个 强有力的因素,其影响作用有时甚至会大于个人的道德品质 的作用。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经典研究,在情境因素中对助人 行为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方面,时间压力与情境的明确性。

首先是时间压力。时间压力能够影响助人行为的发生,人在 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难以发生助人行为?11?,因为人们要衡量 事件之间的成本与利益。如在赶赴期末考试(或赶赴与厂商 签约)途中,看见路旁有人倒地,会以赶时间为借口拒绝帮 助。其次是情境的明确性。当情境不明确时,人们不知道是 否应当提供帮助,从而导致个人责任不明确,因而会觉得左 右为难或无所适从,因此助人行为就不易发生,反之则容易 发生。

4.社会因素 在影响助人行为的社会因素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 先是文化差异。研究者发现,在所有文化中,人们都更愿意 帮助内群体成员,而较少帮助外群体的成员?12?。同时,不 同文化中的人在助人行为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与个人主义文化相比,东方集体主义文化的人会更多地帮助内群体的成 员,而更少地帮助外群体成员?13?。其次是社会风气。社会 风气是一定时期内居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与行为倾向的 总和。社会风气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如全社 会的诚实守信会引导个人诚心待人、童叟无欺;
而社会成员 的行为又会影响社会风气,如职业乞讨、恶意讹诈的行为会 影响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由上观之,一个人助人行为的发生与否是受多种因素影 响的,不能都以素质低下、道德冷漠等帽子扣在别人的头上, 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助人行为的培养 社会心理学对助人行为进行大量研究,揭示了这种行 为发生的条件与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可以采取积极 的措施对助人行为进行培养以促进其发生。

首先,培养移情能力。移情能力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 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 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移情能力的培养应从小着手。

家长和教师可教导孩子先从情绪的辨识入手通过让他们观 察自己的表情、识别各种各样的表情图、进行表情模仿训练 和表情推测等途径让孩子正确识别高兴、痛苦、生气、喜欢、 讨厌、伤心、害怕、好奇、内疚、愤怒等多种情绪。然后, 正确引导孩子对他人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因为孩子虽具备 了一定的情感识别能力,并不代表他们已经有了移情能力,所以还必须使他们对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通常,家长可以 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唤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一是情绪追忆;
二 是情感换位。

其次,以情境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助人行为。情境讨论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以生动、直观的方式 向学生呈现各种具体的道德情境(尤其是道德冲突情境), 学生在这个生动具体的行为情境中参与讨论,公开表明自己 的立场,做出理性选择,并解释自己的选择理由,教师通过 暗示、鼓励、询问、设难等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回答一些 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这是一种 启发式、渗透式的德育方法。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道德思维, 增强其道德判断能力,使其形成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 的价值观。角色扮演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助人情境,让学生既 扮演助人者,又扮演求助者,设身处地实践他人的角色,使 学生更好地理解求助者的处境,体验他们的内心情境,角色 扮演训练还是一种积累助人活动经验的活动。由于助人行为 受情境(他人在场、环境条件、时间的紧迫性等)、助人者 (人格因素、心境、内疚、移情能力等)和被帮助者三方面 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情境讨论与角色扮演中要重点 培养以下能力:注意并正确解释助人事件的能力,对寻求帮 助的道德事件不能熟视无睹、态度冷漠、置之不理,也要提 高被帮助者的个人求助能力(比如能明确地向帮助者表达出 希望帮助的信息,态度诚恳,方式妥当等),在需要寻求帮助的情境中对具体的对象提出具体的要求;
增强助人的责任 感和义务感,不管别人如何,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比如第一 时间报警或提供救助;
提高助人的能力,教会助人的方法, 即使求助者得到了帮助,也使助人者免受不必要的损害。

第三,通过正确引导从众心理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培 养助人行为。从众是个人因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改变初衷而 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它有积极从众(如看到大 家把散落在地的苹果拾起交给物主自己也会那样做)与消极 从众之分(如看到其他年轻人在车上没给老人让座自己也不 让座)。“从众”心理是发挥积极作用还是产生消极影响, 关键看如何去疏导、转化和利用。如果全社会可“从”的大 德之“众”多了,社会就会正气上扬、邪气下降,就会走向 文明进步,反之就会道德滑坡、社会退步。因此,只有加强 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在正确的道德规范指引下,“从 众”心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 加强全民的思想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准则,区分善恶,明辨是非,界 定美丑,分清曲直,培植嫉恶如仇、从善如流的社会正气;

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德育思路与 方法,运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评选和宣扬从社会中涌现出来 的犹如任长霞、谢延信等大德之士,对不遵纪守法和违背社 会道德的人,大肆进行舆论谴责,加强道德攻势,强化群众 性批判,通过大众传媒造成全方位的道德压力,以此来营造“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氛围;
要健全 和完善法律体系,强化德治与法治互补的机制,达到德治为 疏、法治为堵,通过疏堵结合压制歪风邪气与培植社会正义。

注释:
???阎力编著,《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页。

?3? Latané,B.,& Darley,J.M.(1970).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Why doesn,t he help?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4? Batson,C.D.,& Addressing the altruism question experimentally.In S.G.Post & L.G.Underwood(Eds.)Altruism and altruistic love:Science,Philosophy,and religion in dialogue (pp.89—105).Oxford,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Elliot Aronson ,Timothy D.Wilson,Robin M.Akert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 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

?6? Benson,P.L.Karabenick,S.A.& Lerner,R.M.(1976).Pretty pleases: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race,and sex on receiving help.Jour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2,409 —415. ?7? Emswiller,T.,Deaux,K.,&Willits,J.E.(1971).Similarity,sex,and requests for small favors.Jour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284 —291. ?8? Piliavin,I.M.,Rodin,J.,& Piliavin,J.A.(1969).Good Samaritanism;An underground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3,289—299. ?9? Tesser A.,& Smith,J.(1980).Some effects of friendship and task relevance on helping:You don,t always help the one you lik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6,582—590. ?10? George,D.M.,Carroll,P.,Maslach,C.,& Calderon,K.(1998).Gender-related patterns of helping among friend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22,685 —704. ?11? Darley,J.M.,& Baston,C.D.(1973).”From Jerusalem toJericho”:A study of situational and dispositional variables in helping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7,1364—1367. ?12? Brewer,M.B.,& Brown,R.J.(1998).Intergroup relations.In D.T.Gilbert,S.T.Fiske,& G.Lindzey(Eds.).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4thed.,Vol .2,pp.554—594).NewYork:McGraw-Hill. ?13? Treandis,H.C.,(1994).Culture and social behavior.New York:McGraw Hill.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