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竞岗演讲稿 > 【儿童意义推进品德教学的三个适配】 品德的意义

【儿童意义推进品德教学的三个适配】 品德的意义

来源:竞岗演讲稿 时间:2019-10-14 07:57:31 点击:

儿童意义推进品德教学的三个适配

儿童意义推进品德教学的三个适配 祝祖岗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226100) 摘要:品德课堂中的“儿童意义”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审 视品德课堂学习,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使儿童享受课 堂,获得满足,主动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从“儿童意 义”的角度,阐述儿童与品德教学的关系,从呵护“道德初 感”、顺应“稚性思维”、渗透“生活方式”三个维度,寻 找推进品德教学与儿童认知的适配角度,将品德教学落到实 处。

课堂是儿童增长德性、自我主动生长的场所。品德课堂 中的“儿童意义”,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审视品德课堂学习, 主张从儿童的需要和精神成长出发,研究儿童心理,关注儿 童视角,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满足儿童内在情感需要 和精神成长的需要,使儿童主动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 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经验结构和心理结构,为他们正确世界 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 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在品德教 学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教学场域的创设,或者 是教学预案的准备,都必须关注儿童的身心特点,努力与学 生的内在需求、知识背景、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等相适配。

一、呵护“道德初感”,让教学目标与儿童认知适配儿童进入每一个学习场景时,都不会是一张白纸,都会 有一定量的原生态知识积累。儿童的成长经历、经验积累以 及道德认知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儿童在走进品德课 堂时产生的原初感受就是“道德初感”。

教师应呵护学生的这份道德初感,让教学目标与儿童认 知适配。

(一)删繁就简,于目标认可中自主觉知 有经验的教师教学时,一般都会在了解“学生已经知道 了什么”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品德课教学时,将儿童的道德 初感和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设计,应 成为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上册《塑料与我们的生 活》的内容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探究“工业与人、 工业与生活”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的话题。教学时,基于 学生已有的“塑料袋、白色餐盒对环境影响”的道德初感, 我删去了原先复杂的导入设计,就从简单的“塑料”话题入 手,从学生熟悉的塑料制品谈起,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塑 料制品,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以及塑 料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同时,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材料, 让学生了解塑料废弃物处置不当给环境造成的危害,然后从 “白色污染”开始,逐渐转入生活,探讨塑料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将学生的道德思维引向深入。对于四 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发育已逐渐成熟,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单向思维。因此,基于他们 的道德初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其辩证思维能力就能得 到循序渐进的发展以及螺旋式上升。事实也证明,通过上述 引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他们将自己看到的身边 使用、处理塑料的真实案例以及通过其他媒介听到的不合理 使用塑料的做法一一呈现出来,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到了 不合理的塑料使用方式——错误的塑料处理方式给人类以 及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进而树立了正确的认知,培养了保 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而且,有了前面删繁就简的教学铺垫, 目标更为明确,再来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这个问 题,就不觉得深奥难懂了。

(二)化虚为实,于目标达成中自觉融入 我们当下所用的教材,有面向全省不同学校的,有面向 全国各地学生的。但由于各地的文化习俗、地理特征、经济 发展快慢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相同的一套教材往往很难一刀 切地适应各地学校的教学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使用教材时能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使用。化虚为实,引导学生 于目标达成中自觉融入教学内容是较为可行的办法之一。

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人民的代表》一课 内容较为程式化,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教学时,我大胆地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与人大代表 的亲密接触”的交流会。我还邀请了本区的县人大代表在课 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人大代表介绍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学生积极反映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的活动,鼓励 学生积极向人大代表传达自己的心声。通过这样真实的接触 与交流,学生不再觉得“人民的代表”遥不可及,原来他(她) 们就真真切切地生活在自己周围。这样的教学处理,让学生 亲身感受到了身边的民主,在不知不觉的参与中就领会了民 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二、顺应“稚性思维”,让教学场域与儿童认知适配 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跳跃性”“可变性”,在 实际教学中,往往无法与教师的“抽象性”“稳定性”“渐 进性”思维“同频”或“对接”。因此,品德课堂上,教师 需顺应儿童的“稚化思维”,让教学场域与儿童的认知相适 配。

(一)情境移植,融入“生活圈” 儿童向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课堂,因为他们的自我 世界往往充满童话色彩。好的教学情境一定是 帮助学生“去陌生感”的、是学生借助个人经历和已有 认知可以从中找到的、似曾相识而又可以理解的和谐场景。

要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就必须了解、熟悉并积极融入儿童 的“生活圈”,了解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情境移植”,以使儿童更好地体悟、学 习并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一课 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察周围植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到来,有教师将课堂“搬到了”校园里,巧妙架设了课堂与 生活之间的“通道”。学生躺在软绵绵的草坪上体验“大地 ‘醒了’”“小草‘私语’”的明媚无限的春天;
坐在高高 的梧桐树下,感受“鸟儿歌唱”“树叶舞蹈”的生机勃勃的 春天;
聚在百花争艳的花坛边,欣赏“花儿露出小燕”“蜜 蜂蝴蝶争鸣”的春暖花开的春天……学生或看或闻或摸或画, 完全融入春天校园美好、明丽、灿烂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大 自然的盎然春意,到处发现了“春天的足迹”。

(二)思维引领,贴近“认知流”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 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得,并融入主 体世界。按照皮亚杰的学习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个 环节就是儿童学习兴趣的唤醒。顺应儿童“稚性思维”,贴 近其“认知流”,创建与儿童认知相适配的教学场域,并进 行有效引领,是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思维水平的捷径。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一课,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认识常 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自觉 遵守交通规则。课堂上,有教师设计了“平安跳跳棋”这一 与学生认知极为贴近、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毋庸置疑, 学生的参与兴致极高,下得有板有眼,一会靠路边走不断跳 前进,一会儿又因横穿马路退到起点……玩得不亦乐乎!就 这样,学生边下棋边解读下棋规则,充分调动和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参与学习,遇到障碍又有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领, 因此,其积极思维得到了充分激发,快速有效、真实愉快地 领会了交通安全常识。

三、渗透“生活方式”,让教学方法与儿童认知适配 儿童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趣味的“游戏 式”生活方式。正如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所言:“大抵童子之 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 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 进自不能已。”将儿童的“生活方式”渗透品德教学,让教 学方法多样化、趣味化,与儿童认知适配化,无疑是事半功 倍的做法。

(一)角色体验,深化道德认知 鲁洁教授曾强调,课程以儿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但它 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 活,所设置的内容是儿童生活的锤炼。因此,可以通过角色 体验,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有教师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 一课时,为了打通课堂上习得的基本交通规则与生活之间的 屏障 ,她组织了“我当小交警”的学习活动,先是带学生到 学校附近的路口去看交警叔叔如何执勤,然后利用放学时间, 让学生和学校的导护教师一起在校门口进行导护值勤。学生 有模有样地阻止想要横穿马路的学生和家长,提醒坐摩托车上学的同学要戴头盔……在这样充满趣味、富含生活味的角 色体验中,品德课程学习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实现了有效连接, 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出“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 生活”的理念,有效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实现了品德教 育的最终目的。

(二)模拟表演,激发道德情感 真正了解儿童,才能洞悉他们的内心需要,做到尊重儿 童彼此之间的思维差异,提升其道德认知水平。品德教学中, 合理运用情境模拟表演发掘儿童的德性生长点,激发其道德 情感,能为提升儿童道德认知架梯铺路。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 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中关于“超市、书店、 医院、乘电梯、乘车、过马路、打球”等场所涉及的规则, 有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然后在 课堂上创设了一个医院看望病人的情境表演。该情境中:一 个家庭有5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有的在哭,看起来很伤心;

有的戴着口罩,远远地在跟病人交流。他们离开以后,病人 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厉害了。参与表演的学生演得 有板有眼,很投入。表演一结束,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 师刚才有同学说,在医院看望病人时不能太过伤心。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呢? 生因为看望病人时太过伤心会影响病人的情绪,他(她)们会受悲伤情绪的感染,以为自己马上就不行了。负面的情 绪对病人战胜疾病实在没有好处。

师嗯,看来同学们很有关爱意识。可是,有些人看见自 己的亲人处在痛苦之中,会情不自禁地流泪甚至痛哭。碰到 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生我会极力控制自己,实在忍不住就迅速离开,免得影 响亲人以及病房里其他病人的情绪。记得有一次…… 师你真懂事! 生我觉得去医院时要戴口罩。

生这个规则不需要,我没见有多少人在看望病人时戴口 罩的。你这样一戴,反而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还不如不 去看望呢!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觉得同学们很会思考。这个要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大人去有特殊要求的病区看望病人时, 应该戴上口罩,这个病人也会理解。去普通病房内看望病人 时,戴上口罩反而会让人觉得奇怪,这样做确实不好。

生哦,我明白了。

上述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生活片段。它紧密结合学 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来自学生调查的“真实案例”进行“规 则”交流,可谓恰到好处地与儿童认知相适配。小组交流分 享的时候,学生其实也是在探讨自己的生活,因而能够全身 心地投入。这样的教学,已经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 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融为一体,因此高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

“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 童的成长,就是理想所在。”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的对象是儿 童,施教内容是儿童的德育,小学品德教师应持有并保持“儿 童的情怀”,清楚儿童品德学习的真正需求,追寻儿童意义, 适时寻找与儿童认知相适配的教学方式。如此,品德教学才 会落到实处,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