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环保演讲稿 > 国际七校联合设计课程有感---以2009汉诺威大学暑期课程为例|七校

国际七校联合设计课程有感---以2009汉诺威大学暑期课程为例|七校

来源:环保演讲稿 时间:2019-10-25 07:55:46 点击:

国际七校联合设计课程有感---以2009汉诺威大学暑期课程为例

国际七校联合设计课程有感---以2009汉诺威大学暑期课程 为例 2009年8月21日到29日,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的7所大 学40名景观专业学生共同参与的国际联合设计在德国汉诺 威举行。作为第一次举办的国际7校联合设计,本文详细介 绍了这次联合设计的过程与组织,对这种注重交流的开放性 设计课程模式进行了探讨。

摘 要:
联合设计;
设计;
过程;
交流;

1概况 近年来,国内设计院校与国外联系日益密切,作为景观 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联合设计这种课程模式逐渐成为中外 交流的主要形式。2009年8月21日到29日,北京大学应邀参 加了由德国汉诺威大学主办的7校联合设计。本次是欧洲景 观联合设计的第二届,共有来自3大洲、7个国家7所高校的 13名教师、40名学生参与。它们是德国汉诺威大学Leibniz Universit?t Hannover、法国巴黎凡尔赛学院ENSP Versailles、荷兰阿姆斯特丹Academies van Bouwkunst Amsterdam、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Edinburgh College of Art、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 Barcelona、美国弗吉尼亚 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以及北京大学。北大本次共派 出教师2名,学生5名参加。据悉,这样规模的联合设计,对 欧洲各校来说,也是第一次。本次设计的主题是“老乡村 & 新居民Old country for new men”。场地选在位于德国汉堡市易北河三角洲的Altes land,它占地约180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最高产的水果 种植区之一。场地是典型的受大都市影响的农业生产性景观, 具有比较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又受到城市化威胁,是兼具 复杂性和挑战性的景观设计课题。基于这一景观目前正面临 的挑战和威胁,本次联合设计的任务就是为这片都市农业景 观的未来设计出不同预景的生产性发展模式。通过设计出新 的景观使用者,创造出新的使用需求,收集未来发展都市农 业景观Agro-urban landscape的策略。

2本次联合设计的流程与组织 2.1本次联合设计的流程 本次联合设计要求学生在熟悉场地和场地内人的基础 上,以解决场地面临问题为导向,构思出场地未来的发展和 未来场地内的“新居民”。最后的成果是反映场地变化的2100 年地图以及根据场地故事设计出的故事脚本Storyboard。

课程内容分为实地考察Field expedition、工作坊 Design studio和讲座研讨Lecture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 围绕最后的设计来安排的。

1)在实地考察阶段,组织方安排全体师生在汉堡市 Altes Land进行实地踏勘,帮助学生了解场地的历史及现状, 包括了解场地水系、水利设施、堤坝的现状,参观苹果农场 和Altes land博物馆等。然后通过访谈的形式,接触现在生活在场地内的人,并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文字、速写、照 片、录音等)记录采访对象的生活状态与对场地的看法;
基 于调查结果,学生将自己对未来将会出现在场地中的新居民 的构思进行汇报,踏勘阶段结束。

2)在工作坊Studio阶段,全体师生回到汉诺威大学建 筑学院,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设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绘制场 地分析图、场地变化的平面图,创造情节人物,构思故事剧 本等。各组成果通过一次中期汇报和一次终期汇报进行展示。

终期汇报后,教师对大家的设计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和热 情的鼓励,并对各个小组颁发了“苹果奖”(如best local-global exchange award、Best exploration of infrastructure as cultural landscape等),以资鼓励, workshop在活泼的苹果颁奖典礼中结束。

2.2教师的组织 参加本次联合设计的教师团队由来自六所不同院校的 13名教师组成。整个设计流程由汉诺威大学的景观专业教授 Antje Stokman和Anke Schmidt总负责。

在汉堡场地调研的前三天,所有教师同学生们一起骑自 行车调研现场,并在空余时间集中讨论本次联合设计课程的 组织方式,交流各个院校景观教育的模式。在听取了学生前 两次关于场地调研的汇报后,老师们依据学生对于场地的不 同兴趣点与场地本身的特征,为之后的设计环节归纳出五大 设计主题。五大主题分别是:We are what we eat---农业组;
Into the wild---野趣组;
Human tide---居住组;
Odd couple---工业农业组;
Next Venice---游憩组。然后将所 有教师打乱分组,每3-4名教师为一组,辅导相应的学生小 组进行设计,给予评图指导。

2.3学生的组织 场地调研的第一天,全体学生集体调研场地。之后的 两天,让学生进行自由混合组队,三人一组,自行完成对场 地的深入调研,并在调研后总结汇报访谈记录,构思未来可 能居住在Altes Land的居民。在汉诺威大学的设计环节,根 据学生对五大设计主题的兴趣,40名学生被打乱分为12个设 计组,每组3-4人。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场地规划设计 的概念与方法,直到完成设计成果。

不同国籍,不同学校的学生混合组队有助于开阔小组 设计思路,也比纳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这种鼓励交流的课 程模式也极大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

3对国际联合设计课程模式的探讨 国际间的联合设计在欧洲近年来已经十分普遍,不过这 种大规模、多院校参加的联合设计机会非常难得,对中国学 生来说是宝贵的经历。总的来说,本次联合设计基本工作流 程和国内举办的差不多,但由于主办学校组织方式不同,参 与学校背景不同,对学生培养的着眼点不同,因此混合在一 起进行联合设计别具特色。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对培养学生的 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素质是非常可取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3.1适宜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平台 本次国际联合设计一大特色就是开放性。从选题来看, 除了给定场地和背景外,并没有限制任何条件,这就使未来 的预景设计有了各种的可能性;
在studio期间,除了将学生 的设计意象归为几大类便于学生组队外,没有设定太多框框, 鼓励各组大胆构思,哪怕对未来的预景看似不容易实现也没 有关系;
整个联合设计的组织也很开放,留出一定弹性的空 间,允许各校共同商量、共同推动课程进度。

联合设计90%的时间内都采用团队的方式进行组织,混 合组队的模式更学生们能在各个环节都有与不同学校的学 生交流合作的机会;
对于国际教师团队,主办方特别强调教 师团队的建设,经常组织教师讨论,研究下一步联合设计的 计划。同时将老师打散组队,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生小组,每 天上下午都会和学生小组交流,这样以来可以使学生小组都 能接触到至少3个学校的老师的指导,有机会聆听不同的设 计教学方法与理念,二来通过师生交流,以“高强度的设计 之余穿插集中点评”的方式,使得设计进度得以大力推进。

此外,主办方还安排各个院校的教师在每晚空闲时间以 讲座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俨然一个小型 学术讨论会,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信息共享、 互动有无的好机会。

3.2多学科的协同工作不同于课堂上课,联合设计中,组织方安排师生在现场 住了3天,并和当地的水利专家、博物馆专家见面沟通。学 生除了都可以随时用手用眼感知场地,了解到场地情况,还 能发挥景观规划师作为桥梁的沟通作用,与农场主、工程师、 生态学家、文史专家等一起合作,作出更好的设计。由于能 提供真实的场地认知机会,能调动各方面的专家合作,这种 务实与真实在很多workshop中是不具备的。

3.3重视场地中的人 本次联合设计中教师团体特别强调要重视“场地中的 人”,设计思路的体现就是在调研期间采访场地中的人并记 录下人们在场地中生活的故事,目的就是使设计者真正理解 人与场地的关系。设计是为人的,脱离土地的使用者的设计 不可能是好的设计。这种采用了从人出发设计景观的设计途 径对深入发掘场地内涵大有裨益。

3.4注重过程的策略规划 本次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设计最终的蓝图,而是理解景观 并预测、设计景观未来的变化。教师们一直强调“景观是一 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希望学生们能了解景观的人文、自然 过程变化的情况以及场地变化的情况,并了解背后的动因是 什么。这种对设计过程的强调,不同于国内“最后蓝图式” 的规划,它的最后产出是一套完整的策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这种思路值得学习。

结语通过这样的国际联合设计的机会,各校学生之间很容易 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也便于老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本次国 际联合设计为短期联合设计,形成了相当丰富和启发性的成 果,达到预期目的,也体现出了工作坊studio教学的优势。

同时也希望这种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模式能得以发扬和推 广。

单位: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15810666710 电子邮箱:jintaixizhao@gmail.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7-1号北大科 技园创新中心503-3室邮政编码:10008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