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公安演讲稿 >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构成要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构成要素

来源:公安演讲稿 时间:2019-11-25 07:50:26 点击: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摘要: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地方高校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 就业能力构成要素指标体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就业能力;
构成要素;
策略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具有 较高的契合性,是当前各类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具有较大 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教育模式。然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 业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 在着较大的差距,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际动手能力较差,频 繁跳槽,缺乏诚信,责任意识不强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 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影响到社会的 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能 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地方高校大学生 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指标体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和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办学目标设定模糊不清。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在人才 培养模式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基本工作技能的培养, 导致毕业生就业教育不足,时效性差;
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 程体系的设置上侧重于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沿用的是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想改变学生在校获取的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这一现状,首先 必须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当前,应教育行政部门的 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遵循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但涵盖 人文课程、拓展活动,又存在着目标空泛,针对性不强的缺 陷,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效果不明显。而针对大学生特点 及一线岗位能力的素质要求而制定的培养方案并不多见。另 外,地方高校原本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但大多数 高校没有准确把握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和特征,学生关键能 力的打造尚未形成,毕业生综合素质在社会上得不到有效认 可。伴随这种培养模式而来的是毕业生基本工作技能欠缺, 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当然,这与学校对 教育资源的整合、聘用教师基层实践经历和生产时间的多少、 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识等也是密切相关的。

3.就业指导工作欠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包括与大学 生就业有关的所有活动,如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教育、 就业政策和形势解读、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然而地方高 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3.1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学校 能够真正将就业指导放在学校重点发展的地位,高校就业指 导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就业指导 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相匹配。

3.2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大多数指导形式局限于传统的授课,过于理论,互动性不强,不同 专业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指导形式全部相同,指导效果不明显。

3.3就业指导工作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限于学校资源 和人力成本,对已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追 踪和反馈欠缺。因此,无论是上一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还是 失败教训都不能得到及时的传递,在今后的学生就业指导工 作中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指标体系结合 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调查及现有研 究成果分析,构建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指标体系 三、当代学生就业能力培与提升的策略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地方高校必须克服 自身实践性教学不足的现状,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社 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毕业生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培 养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增强本校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 标识,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优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首先, 整合多元化教育资源,设置需求导向型课程,加强实训基地 建设,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的机会;
其次,注重学生综 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寒暑假参加社 会实践和课外活动。

2.2校内外联合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全方位融入实际的科研、生产过程中,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的 联系,把课堂知识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连接。

2.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要立足本校实际,选拨一批 具有一定应用能力的教师担任专业理论学习的授课,加强学 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二要聘请企业界、政府及科研 院所的校外工程师在校内开设选修课,让这些兼具理论知识 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3.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的提升。

3.1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个人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就业的 内在因素,大学生应树立积极主动的就业观念,在日常学习 中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 能力等就业能力,克服恐惧心理和不切实际的期望,提高自 身综合素质。

3.2积极参加企业实习。通过到企业参加实习能够将自 身所掌握的课本知识活用,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 积累新的经验,补充课堂知识。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 跟老员工的交流,能够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技巧,提 高自身的各项技能。

3.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一份契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 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来说犹如一个指南针,大学生不能为了就 业而就业。在校期间应通过对自身的慢慢了解,不断规划出 一份符合实际的、详细的规划书,作为今后就业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临危不惧、从容淡定的面对新的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 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2). [2]顾倩.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维度与培育分析[J].教 育与职业,2011,(29). [3]王翠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 继续教育研究,2012,(0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