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演讲稿 > 电力演讲稿 > [张晓枫的哲理散文赏析]关于哲理散文

[张晓枫的哲理散文赏析]关于哲理散文

来源:电力演讲稿 时间:2019-09-01 08:55:06 点击:

张晓枫的哲理散文赏析

张晓枫的哲理散文赏析 张晓枫的哲理散文赏析篇一:孤意与深情 我和俞大纲老师的认识是颇为戏剧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听他演 讲,活动是季曼瑰老师办的,地点在中国话剧欣赏委员会,地方小,到会的人也 少,大家听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对我而言,那是个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台去找 他,连自我介绍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师那套破旧的椅子上继续向他请教。

俞老师是一个谈起话来就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我们愈谈愈晚,后来他 忽然问了一句:
"你在什么学校" "东吴--" "东吴有一个人,"他很起劲地说,"你去找她谈谈,她叫张晓风。" 我一下愣住了,原来俞老师竟知道我而器重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 留心当代文学,我当时的心情简直兴奋得要轰然一声烧起来,可惜我不是那种深 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诉他我就是张晓风。

然后他告诉我他喜欢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认为深得中国 文学中的阴柔之美,我其实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启齿,由于年轻和浮浅,我 把许多好东西写得糟极了,但被俞老师在这种情形下无心地盛赞一番,仍使我窃 喜不己。接着又谈了一些话,他忽然说:
"白先勇你认识吗" "认识。"那时候他刚好约我在他的晨钟出版社出书。

"他的《游园惊梦》里有一点小错,"他很认真的说,"吹腔,不等于 昆曲,下回告诉他改过来。" 我真的惊讶于他的细腻。后来,我就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理直气壮的穿过怡太旅行社业务部而 直趋他的办公室里聊起天来。

"办公室"设在馆前街,天晓得俞老师用什么时间办"正务",总之那间 属于怡太旅行社的办公室,时而是戏剧研究所的教室,时而又似乎是振兴国剧委 员地的兔费会议厅,有时是某个杂志的顾问室……总之,印象是满屋子全是人, 有的人来晚了,到外面再搬张椅子将自己塞挤进来,有的人有事便径自先行离去, 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开着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做学术上的或 艺术上的打尖。

也许是缘于我的自入,我自己虽也多次从这类当面的和电话聊天中得 到许多好处,但我却不赞成俞老师如此无日无夜的来者不拒。我固执的认为,不 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赖的,即使是嫡传弟子,复述自己言论的时候也难免 有失实之处,这话不好直说,我只能间接催老师。

"老师,您的平剧剧本应该抽点时间整理出来发表。" "我也是这样想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每次一想到发表,就觉得 到处都是缺点,几乎想整个重新写过--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么 多功夫,不如干脆写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写一个新的!" "可是,想想旧的还没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这真是可怕的循环。我常想,世间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 反而没有写下什么,大概执着笔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师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几分生气,世间有些胡乱出版的人是"造孽", 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则对晚辈而言近乎"残忍",对"造孽"的人历史还有办 法,不多久,他们的油墨污染便成陈迹,但不勤事写作的人连历史也对他们无可 奈何。倒是一本《戏剧纵横谈》在编辑的半逼半催下以写随笔心情反而写出来了, 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样的看法,她说:"唉,每 天看讣闻都有一些朋友是带着满肚子学问死的--可惜了。"老师在世时,我和他虽每有会意深契之处,但也有不少时候,老师坚 持他的看法,我则坚持我的。如果老师今日复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辩驳的事便 是坚持他至少要写二部书,一部是关于戏剧理论,另一部则应该至少包括十个平 剧剧本,他不应该只做我们这一代的老师,他应该做以后很多代年轻人的老师 …… 可是老师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电话和谁争论去呢 对于我的戏剧演出,老师的意见也甚多,不论是"灯光"、"表演"、" 舞台设计"、"舞蹈"他都"有意见",事实上俞老师是个连对自己都"有意见"的人, 他的可爱正在他的"有意见"。他的意见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无论如何, 我十分感动于每次演戏他必然来看的关切,而且还让怡太旅行社为我们的演出特 别赞助一个广告。

老师说对说错表情都极强烈,认为正确时,他会一叠声地说:"对-- 对--对--对--……" 每一个对字都说得清晰、缓慢、悠长,而且几乎等节拍,认为不正确 时,他会嘿嘿而笑,摇头,说:"完全不对,完全不对……" 令我惊讶的是老师完全不赞同比较文学,记得我第一次试着和他谈谈 一位学者所写的关于元杂剧的悲剧观,他立刻拒绝了,并且说:
"晓风,你要知道,中国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点相 同的都没有!" "好,"我不服气,"就算比出来的结果是"一无可比",也是一种比较研 究啊!" 可是老师不为所动,他仍坚持中国的戏就是中国的戏,没有比较的必 要,也没有比较的可能。

"举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悲剧里在 最严肃最正经的时候,却常常冒出一段科浑--而且,常常还是黄色的,这不是十 分相似的吗" "那是因为观众都是新兴的小市民的缘故。"奇怪,老师肯承认它们相似,但他仍反对比较文学。后来,我发觉俞 老师和其他年轻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头来各人还是保持了各人的看 法,而师生,也仍然是师生。

张晓枫的哲理散文赏析篇二:初雪 诗诗,我的孩子:
如果五月的花香有其源自,如果十二月的星光有其出发的处所,我知 道,你便是从那里来的。

这些日子以来,痛苦和欢欣都如此尖锐,我惊奇在它们之间区别竟是 这样的少。每当我为你受苦的时候,总觉得那十字架是那样轻省,于是我忽然了 解了我对你的爱情,你是早春,把芬芳秘密地带给了园。

在全人类里,我有权利成为第一个爱你的人。他们必须看见你,了解 你,认识你而后决定爱你,但我不需要。你的笑貌在我的梦里翱翔,具体而又真 实。我爱你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忍得住对孩子的爱情。

你来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一个爱思想的人,我从来没有这样深思过生 命的意义,这样敬重过生命的价值,我第一次被生命的神圣和庄严感动了。

因着你,我爱了全人类,甚至那些金黄色的雏鸡,甚至那些走起路来 摇摆不定的小树,它们全都让我爱得心疼。

我无可避免的想到战争,想到人类最不可抵御的一种悲剧。我们这一 代人像菌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我们的童年便在拥塞的火车上和颠 簸的海船里度过。而你,我能给你怎样的一个时代我们既不能回到诗一般的十九 世纪,也不能隐向神话般的阿尔卑斯山,我们注定生活在这苦难的年代、以及苦 难的中国。

孩子,每思及此,我就对你抱歉,人类的愚蠢和卑劣把自己陷在悲惨 的命运里。而令,在这充满核子恐怖的地球上,我们有什么给新生的婴儿不是金 锁片,不是香摈酒,而是每人平均相当一百万吨TNT的核子威力。孩子,当你用 完全信任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是否看得见那些残忍的武器正悬在你小小 的摇篮上以及你父母亲的大床上我生你于这样一个世界,我也许是错了。天知道我们为你安排了一段 怎样的旅程。

但是,孩子,我们仍然要你来,我们愿意你和我们一起学习爱人类, 并且和人类一起受苦。不久,你将学会为这一切的悲剧而流泪--而我们的世代多 么需要这样的泪水和祈祷。

诗诗,我的孩子,有了你我开始变得坚韧而勇敢。我竟然可以面对着 冰冷的死亡而无惧于它的毒钩,我正视着生产的苦难而仍觉做然。为你,孩子, 我会去胜过它们。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过生命,你教会我这样多成熟的思想 和高贵的情操,我为你而献上感谢。

前些日子,我忽然想起《新约》上的那句话:"你们虽然没有邮过他, 却是爱他。"我立刻明白爱是一种怎样独立的感情。当油加利的梢头掠过更多的 北风,当高山的峰巅开始落下第一片初雷的莹白,你便会来到。而在你珊瑚色的 四肢还没有开始在这个世界挥舞以前,在你黑玉的瞳仁还没有照耀这个城市之先, 你已拥有我们完整的爱情,我们会教导你在孩提以前先了解被爱。诗诗,我们答 应你要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

写到这里,我又模糊地忆起江南那些那么好的春天,而我们总是伏在 火车的小窗上,火车绕着山和水而行,日子似乎就那样延续着,我仍记得那满山 满谷的野杜鹃!满山满谷又凄凉又美丽的忧愁! 我们是太早懂得忧愁的一代。

而诗诗,你的时代未必就没有忧愁,但我们总会给你一个丰富的童年, 在你所居住的屋顶上没有屋子这个世界的财富,但有许多的爱,许多的书,许多 的理想和梦幻。我们会为你砌一座故事里的玫瑰花床,你便在那柔软的花瓣上游 戏和休息。

当你渐渐认识你的父亲,诗诗,你会惊奇于自己的幸运,他诚实而高 贵,他亲切而善良。慢慢地你也会发现你的父母相爱得有多么深。经过这样多年, 他们的爱仍然像林间的松风,清馨而又新鲜。

诗诗,我的孩子,不要以为这是必然的,这样的幸运不是每一个孩子 都有的。这个世界不是每一对父母都相爱的。曾有多少个孩子在黑夜里独泣,在 他们还没有正式投入人生的时候,生命的意义便已经否定了。诗诗,诗诗,你不会了解那种幻灭的痛苦,在所有的悲剧之前,那是第一出悲剧。而事实上,整个 人类都在相残着,历史并没有教会人类相爱。诗诗,你去教他们相爱吧,像那位 诗哲所说的:
他们残暴地贪婪着,嫉妒着,他们的言辞有如隐藏的刀锋正渴于仗血。

去,我的孩子,去站在他们不欢之心的中间,让你温和的眼睛落在他 们身上,有如黄昏的柔霭淹没那日间的争扰。

让他们看你的脸,我的孩子,因而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让他们爱你, 因而彼此相爱。

诗诗,有一天你会明白,上苍不会容许你吝守着你所继承的爱,诗诗, 爱是蕾,它必须绽放。它必须在疼痛的破拆中献芳香。

诗诗,也教导我们学习更多更高的爱。记得前几天,一则药商的广告 使我惊骇不己。那广告是这样说的:"孩子,不该比别人的衰弱,下一代的健康 关系着我们的面子。要是孩子长得比别人的健康、美丽、快乐,该多好多荣耀啊。

"诗诗,人性的卑劣使我不禁齿冷。诗诗,我爱你,我答应你,永不在我对你的 爱里掺入不纯洁的成分,你就是你,你永不会被我们拿来和别人比较,你不需要 为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痛苦。你在我们眼中永远杰出,你可以贫穷、可以失败、 甚至可以潦倒。诗诗,如果我们骄傲,是为你本身而骄傲,不是为你的健康美丽 或者聪明。你是人,不是我们培养的灌木,我们决不会把你修剪成某种形态来使 别人称赞我们的园艺天才。你可以照你的倾向生长,你选择什么样式,我们都会 喜欢--或者学习着去喜欢。

我们会竭力地去了解你,我们会慎重地俯下身去听你述说一个孩童的 秘密愿望,我们会带着同情与谅解帮助你度过忧闷的少年时期。而当你成年,诗 诗,我们仍愿分担你的哀伤,人生总有那么些悲怆和无奈的事,诗诗,如果在未 来的日子里你感觉孤单,请记住你的母亲,我们的生命曾一度相系,我会努力使 这种系联持续到永恒。我再说,诗诗,我们会试着了解你,以及属于你的时代。

我们会信任你--上帝从不赐下坏的婴孩。

我们会为你祈祷,孩子,我们不知道那些古老而太平的岁月会在什么 时候重现。那种好日子终我们一生也许都看不见了。

如果这种承平永远不会再重现,那么,诗诗,那也是无可抗拒无可挽回的事。我只有祝福你的心灵,能在苦难的岁月里有内在的宁静。

张晓枫的哲理散文赏析篇三:她曾教过我 秋深了。

后山的蛩吟在雨中渲染开来,台北在一片灯雾里,她已经不在这个城 市里了。

记忆似乎也是从雨夜开始的,那时她办了一个编剧班,我去听课;那 时候是冬天,冰冷的雨整天落着,同学们渐渐都不来了,喧哗着雨声和车声的罗 斯福路经常显得异样的凄凉,我忽然发现我不能逃课了,我不能使她一个人丢给 空空的教室。我必须按时去上课。

我常记得她提着百宝杂陈的皮包,吃力地爬上三楼,坐下来常是一阵 咳嗽,冷天对她的气管非常不好,她咳嗽得很吃力,常常憋得透不过气,可是在 下一阵咳嗽出现之前,她还是争取时间多讲几句书。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她的时候总是想起她提着皮包,佝着背踽踽行来 的样子--仿佛己走了几千年,从老式的师道里走出来,从湮远的古剧场里走出来, 又仿佛已走几万里地,并且涉过最荒凉的大漠,去教一个最懵懂的学生。

也许是巧合,有一次我问文化学院戏剧系的学生对她有什么印象,他 们也说常记得站在楼上教室里,看她缓缓地提着皮包走上山径的样子。她生平不 喜欢照相,但她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鲜活的。

那一年她为了纪念父母,设了一个"李圣质先生夫人剧本奖",她把首 奖颁给了我的第一个剧本《画》,她又勉励我们务必演出。在认识她以前,我从 来不相信自己会投入舞台剧的工作--我不相信我会那么傻,可是,毕竟我也傻了, 一个人只有在被另一个傻瓜的精神震撼之后,才能可能成为新起的傻瓜。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写舞台剧,我也许有很多理由,但最初的理由是" 我遇见了一个老师"。我不是一个有计划的人,我唯一做事的理由是:"如果我喜 欢那个人,我就跟他一起做"。在教书之余,在家务和孩子之余,在许多繁杂的 事务之余,每年要完成一部戏是一件压得死人的工作,可是我仍然做了,我不能 让她失望。在《画》之后,我们推出了《无比的爱》、《第五墙》、《武陵人》、 《自烹》(仅在香港演出)、《和氏壁》和今年即将上演的《第三者》,合作的人 如导演黄以功,舞台设计聂光炎,也都是她的学生。

我还记得,去年八月,我写完《和氏壁》,半夜里叫了一部车到新店 去叩她的门,当时我来不及誊录,就把原稿给呈她看。第二天一清早她的电话就 来了,她鼓励我,称赞我,又嘱咐我好好筹演,听到她的电话,我感动不已,她 一定是漏夜不眠赶着看的。现在回想起来不免内疚,是她太温厚的爱把我宠坏了 吧,为什么我兴冲冲地去半夜叩门的时候就不曾想想她的年龄和她的身体呢她那 时候已经在病着吧还是她活得太乐观太积极,使我们都忘了她的年龄和身体呢 我曾应幼狮文艺之邀为她写一篇生平介绍和年表,有很长一段时间, 我仔细观察她的生活,她吃得很少,(家里倒是常有点心),穿得也马虎,住宅和 家具也只取简单实用,连计程车都不太坐。我记得我把写好的稿子给她看过,她 只说:"写得太好了--我哪里有这么好"接着她又说:"看了你的文章别人会误会我 很孤单,其实我最爱热闹,亲戚朋友大家都来了我才喜欢呢!" 那是真的,她的独身生活过得平静、热闹而又温暖,她喜欢一切愉悦 的东西,她像孩子。很少看见独身的女人那样爱小孩的,当然小孩也爱她,她只 陪小孩玩,送他们巧克力,她跟小孩在一起的时候只是小孩,不是学者,不是教 授,不是委员。

有一夜,我在病房外碰见她所教过的两个女学生,说是女学生,其实 已是孩子读大学的华发妈妈了,那还是她在大学毕业和进入研究所之间的一年, 在广东培道中学所教的学生,算来已接近半世纪了。(李老师早年尝用英文写过 一个剧本《半世纪》,内容系写一传教干终身奉献的故事,其实现在看看,她自 己也是一个奉献了半世纪的传教士)我们一起坐在廊上聊天的时候,那太太掏出 她儿子从台中写来的信,信上记挂着李老师,那大男孩说:"除了爸妈,我最想 念的就是她了。"--她就是这样一个被别人怀念,被别人爱的人。

作为她的学生,有时不免想知道她的爱情,对于一个爱美、爱生命的 人而言,很难想象她从来没有恋爱过,当然,谁也不好意思直截地问她,我因写 年表之便稍微探索了一下,我问她:"你平生有没有什么人影响你最多的" "有,我的父亲,他那样为真理不退不让的态度给了我极大的影响, 我的笔名雨初(李老先生的名字是李兆霖,字雨初,圣质则是家谱上的排名)就是为了纪念他"。除了长辈,我也指平辈,平辈之中有没有朋友是你所佩服而给了 你终生的影响的。"她思索了一下说:"有的,我有一个男同学,功课很好,不认 识他以前我只喜欢玩,不大看得起用功的人,写作也只觉得单凭才气就可以,可 是他劝导我,使我明白好好用功的重要,光凭才气是不行的--我至今还在用功, 可以说是受他的影响。" 作为一个女孩子、我很难相信一个女孩既折服于一个男孩而不爱他的, 但我不知道那个书念得极好的男孩现今在哪里,他们有没有相爱过我甚至不也问 他叫什么名字。他们之间也许什么都没有开始,什么都没有发生--当然,我倒是 宁可相信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被岁月遗落了。

据她在培道教过的两个女学生说:"倒也不是特别抱什么独身主义, 只是没有碰到一个跟她一样好的人。"我觉得那说法是可信的,要找一个跟她一 样有学养、有气度、有原则、有热度的人,质之今世,是太困难了。多半的人总 是有学问的人不肯办事,肯办事的没有学问,李老师的孤单何止在婚姻一端,她 在提倡剧运的事上也是孤单的啊! 有一次,一位在香港导演舞台剧的江伟先生到台湾来拜见她,我带他 去看她,她很高兴,送了他一套签名著名。江先生第二次来台的时候,她还请他 吃了一顿饭。也许因为自己是台山人,跟华侨社会比较熟,所以只要听说海外演 戏,她就非常快乐、非常兴奋,她有一件超凡的本领,就是在最无可图为的时候, 仍然兴致勃勃的,仍然相信明天。

我还记得那一次吃饭,她问我要上哪一家,我因为知道她一向俭省, (她因为俭省惯了,倒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在俭省了,所以你从来不会觉得她是一 个在吃苦的人)所以建议她去云南人和园吃"过桥面",她难得胃口极好,一再鼓 励我们再叫些东西,她说了一句很慈爱的话:"放心叫吧,你们再吃,也不会把 我吃穷,不吃,也不会让我富起来。"而今,时方一年,话犹在耳,老师却永远 不再吃一口人间的烟火了,宴席一散,就一直散了。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