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述职报告 > 领导班子述职 > 【大学生纪律意识教育研究】 大学生如何加强纪律意识

【大学生纪律意识教育研究】 大学生如何加强纪律意识

来源:领导班子述职 时间:2019-11-18 08:20:11 点击:

大学生纪律意识教育研究

大学生纪律意识教育研究 【摘要】纪律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场域中体现形式是不同 的。高校作为影响当代大学生身心成熟发展的重要机构,是 进行大学生纪律教育的重要场域。纪律意识教育能够使受教 育客体认识、重视、遵守纪律,树立纪律权威。文章从纪律 意识教育观的重塑以及纪律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双重维度 出发,探究纪律意识教育,从而促进受教育客体纪律意识内 化,最终增强纪律意识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纪律意识教育;
教育观重塑;
教育方法 纪律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行为规则,在社会学的研究中 被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作为以影响当代大学 生身心健康成熟发展为直接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机 构,不仅要为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也是进行大学生 纪律教育的重要场域。

一、高校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校外因素 1.媒体影响。回顾十年来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孩子长大到20岁时,已从影视中看过20万次暴力行为, 包括16000次谋杀镜头。有90%的大学生说他们玩过 暴力电脑游戏,其中有80%的学生说过去一年他们在电视 上目睹到至少一个人被杀害。这些媒介所表现的暴力冲击, 使得受教育群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叛逆的心态。2.缺乏 安全的家庭环境。现代社会价值观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大家庭已经被小的核心家庭所取代,单亲家庭、混合家庭(继父 或继母的家庭)等普遍存在。不断变化的家庭模式极易产生 焦虑和不安全感。这些来自复杂家庭的大学生会从任何可能 提供的人身上寻求情感需求,而这些诉求易导致纪律问题的 产生。

(二)校内因素 二、高校纪律意识教育观重塑 目前我们接触到的高校纪律多数停留在纪律条例和纪 律规范的制定上,它的最大特征是约束和制约学生的行为。

学校纪律存在于学校这个特殊的场域中,决定了学校纪律的 衍生不能局限于约束和解决一些校园中的纪律问题,其根本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教育与发展。纪律的功能不仅是学生行 为的约束,教育者更应该将视角关注在促进学生纪律意识形 成中,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积极的价值体系和纪律模型。

1.构建社会契约价值体系。社会契约在高校这个场域中,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定义教师和学生制定的价值标准、行为 规则以及行为后果的总称,一般指教师和学生关于校内行为 的集体价值观、规则、后果的协议,制定社会契约的意图是 在指导原则或价值观的基础上确定规则和后果。一份有效的 校园纪律社会契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将规则与 价值观、原则联系起来,制定有效的管理所需的规则;
二是 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
三是确保规则是明确和具体的;
四是 制定行动后果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行为,而不是让他们感觉痛苦;
五是为违反规则的行动制定多种后 果,以让教师针对不用情况下的违纪行为选择不同的处理方 案;
六是如果学生或家长认为其他行为后果处理将对改变学 生的行为更有效,可以根据他们的意愿进行调整,并要求他 们对此负责;
七是在制定规则和行动后果时,要确保政治立 场正确。校园纪律社会契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模仿了政府的 民主决策系统,但是必须在高校管理者的主导下实施。在校 园纪律社会契约制定的过程中让高校大学生直接参与,在制 定纪律规则、执行规则和对违纪行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 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归属感,使得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认为自己 的意见都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别人倾听的。2.纪律权威意 识的培育。纪律教育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学生对于学校纪 律规范的了解,而在于受教育客体的纪律内化并且形成自律。

纪律内化的过程就是认可和赞同现有的纪律规范,最终培育 出受教育客体的纪律权威意识。权威对于个体的行为具有很 高的约束作用。强化高校大学生的纪律权威意识,首先要从 树立纪律信仰开始。纪律信仰是大学生在对特定社会组织纪 律现象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敬仰,这也是一 种强烈的认同感和归依感。伯尔曼曾提出:“如果法律不被 信仰,则形同虚设”[1]。这里强调了信仰对于权威现象 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当受教育客体对于高校纪律规范普遍丧 失了信心,则会产生一种“信心危机”和“精神危机”,所 以首先要保证纪律规范的高度认同才能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纪律意识,从而信任和服从纪律权威。教师作为教育主体, 应该努力明晰和教导学生理解纪律规范的价值以及对个体 在校生存和发展的真正意义,同时要将政府、社会、学校、 老师和家庭、学生个人的力量整合形成合力,为大学生纪律 权威意识的提高创造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引导, 让学生学会从纪律规范的角度分析和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纪 律思维方式,用纪律意识和守纪习惯规范日常生活。3.纪 律教育心理机制培育。心理机制的培育基于受教育客体在纪 律规范认知的基础上对纪律价值理想和规范的高度认同,是 对高校这个特定的纪律教育场域中自由、公平和正义等理想 和秩序需要的理性认识以及情感的体验。培育学生纪律心理 机制的关键就是要把个体基于纪律的认知、纪律的情感基础 转化成的纪律意志引向纪律行为。纪律行为的决定因素来源 于个体对履行纪律内化出的意志和习惯。正如黑格尔所说,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 有德的;
只有当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 可以说是有德的”[2]。受教育客体的纪律行为,保障高 校纪律规范的实效性。

三、高校纪律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79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8. [3]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的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2011(1):9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