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通知 > 【培养想象力,创造学语文】语文想象力

【培养想象力,创造学语文】语文想象力

来源:通知 时间:2019-10-10 08:03:05 点击:

培养想象力 创造学语文

培养想象力 创造学语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形成,表象积累丰富想象材料是前提, 想象训练学会想象方法是保证,想象作文加工改造想象材料 是结果。

摘 要:
小学作文 想象 培养 创新 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 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全日制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 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 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 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 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 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 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 议。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 做到三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二是切实进 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一、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 过程。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 实现的。小学生的作文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作文 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 象储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 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儿童的生活 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 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 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 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 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 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识字写字、口语交际、 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 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 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
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 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
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 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 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 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往往以言语的形式(语音、文字)加以表现,发展 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 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 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 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 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 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 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 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 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
教 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 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 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 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美术课、音乐课、 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

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
音乐课 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 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 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 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总之,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 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 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从广义上讲,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因为纪 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狭义上的想象作文,要求以 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性、科学性为准 则,大胆展开想象,恰当运用虚构、夸张、幻想等手法,构 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写作内容。本文所谈的想象 作文指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创造想象的结 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研究指出, 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 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 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1、 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 诱导法等;
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
3、 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
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 创作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 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给画面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 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想象作文的指导,功在平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 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 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想象的 故事,引人思考的问题,直观具体的情境,声像结合、视听 组合的动画、视频,埋设的悬念,等等,都有利于学生打开 思路,大胆想象。指导学生想象作文,可以先说后写,从述 到作,适当采用“成对活动”到“小组交流”,到“全班展 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想象作文的 批改和讲评,是教师指导的继续。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 想象之间的差别较大,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 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甚至是“白日做梦”。

综上所述,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形成,表象积累——丰富 想象材料——是前提,想象训练——学会想象方法——是保 证,想象作文——加工改造想象材料——是结果。不难看出, 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儿童想象的规律, 依据小学生想象的特点。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