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决心书 >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研究,——以南华工商_工商管理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研究,——以南华工商_工商管理

来源:决心书 时间:2019-10-22 07:59:13 点击: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研究 ——以南华工商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研究 ——以南华工商 一、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研究背景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商务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等,具有宽口径、实用性等特点。我国高职院校工商管 理类专业课教学大都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 明确,教学以教师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大多数高 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遵循传统的“三个中心”原则,即以课堂、教材、教 师为中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
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足导致了毕业生质量 不高,造成了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人才规格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已经成为迫切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性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中仅凭 教师的讲解传授是无法达到培养目标的。目前,我国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 的研究发展远远落后于高职其它学科专业课教学的研究。教学仍然是对普通高等 教育教学的模仿,偏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未能按照髙职教育的特点组织教学。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致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虽然扎实,实践能力却相对贫乏。

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阻碍了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成长。因此,为了适应 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深化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势在必 行。

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对髙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的指导作用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上,我国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因此,发 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教育 理念,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摸索适合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模式。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 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 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w教职成[2011]12号文《教育部关于推 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继续推行任 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 一半以上。两个文件均提到了高职教学中要探索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 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这个提倡素质教育、呼吁高职教学改 革的时代,基于教育部关于高职教学所提倡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 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探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倡导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将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与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

我国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先生在“以行动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 学观中提出三要素:学生、教师、情境,其原则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性原 则。建构性原则是指:学生是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是主动存在 的;
教师是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是反应存在的,根据学生的主 动存在和学生所出现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反应;情境是基于整体、过程和实践意义 的境,情境是真实存在的。姜大源先生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 思想和教学方法,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的的主张相一致。

在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突出 能力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给学生创设合适的工作场景,设置恰当的工 作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情境中行动起来,有目的、主动地进行探索,从中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做中学,学生在感知中形成对专业知识较为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能较好地掌握专业应用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 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归纳为“情境创设”、“协作”和“意义建构”。

“情境创设”:教学中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设置工作任务和项目)。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真实、丰富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 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 意义的建构均有重要的作用。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 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 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比较深刻的理解。

四、南华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的调査 近年来,南华工商学院围绕一线定位的理念,不断深化“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紧扣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深化教学改革,在高职教改的 浪潮中紧跟步伐,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成绩,但距离优秀的高职院校,学校在 教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情境创设”、“协作”和“意义建构”为参照, 通过对南华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策略。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南华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系的专职教师;
调査问卷主要针对南华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 念、教学目标、专业技能评价、教学态度、教学体现的思想、教学方式、教学组 织形式、教学评价、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有 效回收问卷102份。调査样本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0.0%和50.0%;平均年龄为35岁, 以30-40岁年龄段为主;职称分布较为分散,以中级职称为主;硕士学位的样本占据 绝大部分;专业背景以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比例最高;平均教龄为7.4年。同时, 采用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深人的调查研究,对工商管理类专业部分专职教师和学 生进行访谈。(一)存在问题 1.“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①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参与 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模式体现的主要思想,以及对教学方式和教 学组织形式的采用情况来看,95.1%的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以 教师为中心,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超过一半的教师仍采用“教师讲授为主” 的教学方式,说明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学科型教学的模式为主,遵循传统 的“三个中心”原则,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传授知 识为主,以“授——受”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讲究系统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 传授的知识。“满堂灌”的模式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 的能动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应用技能的锻炼。

②情境与教学目标不符 在教学中,教师设置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不符合教学目标,涵盖的信息 量过多,超越了教学目标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范畴,导致教学的 知识点和重点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难度加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得知,一些教师在努力尝试教 学改革,但在教改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不恰当的情境的情况,导 致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能很好地领悟教学内容,未能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教 学目标的要求。

2.“协作”存在的问题①教学忽视学生的建构性学习 从调査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他们习 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是主体、是中心,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 教师的讲授进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解和记忆。学生接受的 知识往往停留在教师或教科书传递信息的基础上,欠缺意义建构,不能形成自己 的知识和经验。

目前,在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 以推行,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错误的做法。教学表面上“注重 学生参与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建构性学习,但是往往演变成“学生按照教师 设计的方案,执行教师规划的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生成教师计划的 结论”,教学目标最终流于形式。

②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如表1-1所示,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实践课时所占的总课时数比例不超 过1/2。

从调査结果来看,接近一半的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很好地落实教学改革 的要求,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高职教学一直套用普通高校教学的模 式,使高职教学成为普通高校教学的“扩充版”或“压缩版”。传统的教学脱离实际 情境,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应用技能的培养;由教师将 事实性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记忆知识以应付考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况 少。由于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职业应用能力欠缺,职业创新 能力缺乏。③单一的评价方式,明显的应试导向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基本的教学程序,评价采用的方式决定着教学的取 向,影响着教学的开展。如表1-2所示,有33.3%的教师喜欢采用“实践”作为教学 的考核方式,说明部分教师正在对教学中的评价环节进行教学改革,而有41.2%的 教师仍然喜欢采用“笔试”作为教学的考核方式,具有相当的比例。

从调査结果来看,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喜欢采用“笔试”作为教学的考核 方式,而只有33.3%的教师采用“实践”作为教学的考核方式,说明教学仍然以应试 教育为主,以书面考试方式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 识,重视教学结果,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评价手段单一化,将分数作为衡 量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绩效的标准,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利于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目的俨然成了“为考试而教”。

3.“意义建构”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未能完全转变角色 86.3%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中扮演“传授者”的角色,说明大部分教 师未能很好地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另外,一些教师尝试教学改革,在教学 中有意识地转变观念,但未能很好地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没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 指明方向,最后还是扮演了传授者的角色。教学过程具备了情境创设、协作等环 节,但学生仍未能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师生关系仍然停留在“权威——服 从”的层面上。

②教学内容欠缺逻辑性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工作任务的安排、项目的设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忽略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内容欠缺逻辑性,致使学生在情境中协 作学习、探索的目标不明确,不能形成清晰的思路,阻碍了意义建构。对部分学 生进行个别访谈得知,学生认为一些教师在设置任务和项目时,没有很好地将一 些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点结合其中,或者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缺乏逻辑性,致使学 生理解上存在障碍。

(二)原因分析 1.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学没有体现高职特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兴起的时间并不长,髙职教育理论基本上停留在引 用或借鉴国外一些职业教育理论的层面上,教学的创新缺乏后劲,理论研究滞后 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未能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导致教师对高 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认识不一、不到位(如表2-1、表2-2所示)。高职工商 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高职理工科专业课,其教学仍然深受学科型 教学模式的影响,几乎是学科型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迁移,强调学科 体系和理论教学。教师习惯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依旧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 的“学科”表达,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了知识灌输者的角色,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理解和记忆。

2.部分教师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理解偏颇 当前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是部分教师 对教学理解偏颇所导致的。教师的错误看法主要是认为高职教学就是不断强化学 生对动作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参与。这是对高职教学普遍性 的狭隘的认识,本质上没有深层理解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是具有丰富内涵 和广泛外延的教学。对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得知,部分教师认为高职工商管理类专 业课教授的都是以隐性知识为主,隐性知识不适合工学结合教学理念,这些观点 导致形成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主,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给学生灌输知识,训练技能,压抑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

3.部分教师缺乏专业技能,难以胜任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师是从事教学的关键力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技能不高是制约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专业 技能不高主要表现为:
①教学技能欠缺 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迅速,在校学生规模剧增,师生比例过大, 教师数量严重缺乏。许多新任教师是直接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录取,缺乏教学经 验;
同时,部分教师比较少关注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知识结构不协调,实践经 验有限,教学技能较低,教学方法落后,在教学中欠缺深入的思考,授课技能不 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愿花大气力去研究教学, 更多地做表面文章。

②专业技能欠缺 部分教师专业技能较低,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实操技能不能满 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创设情境,并在协作的过 程中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关于专业技能的指导。如表2-3所示,只有27.5%的教师 评价自己“专业技能髙,完全与市场要求接轨”,而有超过一半的教师对自身专业 技能的评价一般。

4.学生基础薄弱,意义建构自主性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一方面,学生探究问 题、获取知识必须基于自己对原有概念、原理、定律、理论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 与运用;
另一方面,通过探究获得的新知识、新经验,使学生可以对原有的知识 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扎实,更容易灵活应用。学生基础薄弱,知识准备、学 习能力不足,相对应意义建构的自主性也较差,知识迁移及灵活应用能力也较低。

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得知,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 生的专业和知识基础,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准备,影响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

5.学校资源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中,“创 设情境”、“协作”需要学校一定的支持,包括软件和硬件。南华工商学院近年来 一直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和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行 教学改革,教学的软、硬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学校资金比较匮乏, 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上,已有的资源仍然不能很好地跟进和支持实践教学的开展, 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如表2-4所示,98%的教师认为本校实训 室“仅适用于教学,和企业有一定差距”。设备“陈旧,配套一般”,37.3%的教师 认为本校实训室设备非常欠缺。综合来看,几乎所有的调查样本均对本校实训室 设备评价不满意。

五、改进策略 (一)“创设情境”改进策略 1.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提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场所和环 境,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把情境创设作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创设情 境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体验,唤起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知识的记忆,引 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认知活动和信息加工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 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教师教什么”, 而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协作的机会。教师不再是知 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与指导者。

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更好地针对专业和课程特点 设计教学活动,使设置的工作任务和项目达到教学B标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的范畴,实现学生对知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的。在合适的情境中,教学 的知识点和重点清晰突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探索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掌握应用主定会巨。

(二)“协作”改进策略 1.注重学生的建构性学习 问题是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 而激励学生去探索,促使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在协作交流中建构知识。学生之间 的交互作用对于知识的意义建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任 务为依托、活动为中介,注重利用协作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 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

2. 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应该结合实际情境,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增强现实与课堂 的联系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构知识。教师设置工作任务和项目,要以学生建构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以实际工作的场景或案例为背景,以形成具有综合性、趣味性、内含合理的知识 结构的学习情境。

3. 完善教学评价,形成多样化评价体系 传统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 效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 以发展性评价方式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积极倡导评价目标 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 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 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以及所创设的学习环境, 应该以注重过程考核为核心,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 学生参与其中;
转变“教学是为了考试而教”的观念,改变分数是唯一衡量教师教 学绩效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创新教学评价手段。

(三)“意义建构”改进策略 1. 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正确转变师生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 式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充当教 学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是学生掌握如何学 习、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不能作为传授者,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感情强加给 学生,而是应该创造良好的协作互动氛围,与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为学生的 主动探索指明方向,让学生从中建构知识。师生关系由“权威——服从”转变为“民 主——含作"2. 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与模块化 教师应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在创设 情境的过程中,在工作任务的安排、项目的设置上,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 辑性,将相互联系的知识点组合成模块或单元,系统组织教学内容,搭建合理的 知识结构。教学中推行模块化教学,以单元教学促进整体设计,使学生形成明确 的学习目标和清晰的思路,在协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邱州鹏(南华工商学院,广东广州,510720)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