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检讨书 > [电影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

[电影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

来源:检讨书 时间:2019-10-28 08:05:53 点击:

电影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电影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电影媒体作为一种教学传播媒体,有着独特的教育表达 方式,具有强烈的教育征服力、生动的知识传播力和完善的 品德教育力等三方面特征。电影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需要进行科学性、知识性及教育性的整合,同时在内 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上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充分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学情境的最优化。

摘 要:
电影媒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 一、前言 从1895年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每一个阶段 的发展都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同时,它也吸收了文学、 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 果,以其独特的叙述逻辑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如果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电影的产生是人类文化史上自从语言、 文字、印刷术产生以来,在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上的一次划时 代的革命,它独特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于口头语言和印 刷文字,是以活动的画面为核心的表意方式,具有形象性、 直观性、质感性和整合性。所以,电影在其发展初期就引起 了广大学者的注意。爱因斯坦写给纽约罗里奇博物馆的信中 说道:"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 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鲁迅也说过:"用活 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 样的。"因此,电影作为集成艺术的教育媒体在教育中的应 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电影媒体的教育作用与特征 戴尔把电影置于特定的抽象层面,列入"经验之塔"中的 "观察的经验"中,它们兼收了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长处而 又抛离它们的某些不足,受众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获得电影提 供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又能帮助理解抽象经验,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接受电影媒体所 提供的信息。而且,越抽象的媒体越能将更多的资讯浓缩在 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如果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获取经验,需要 花很多的时间,而同样的资讯利用影片方式呈现时,所花费 的时间要少得多。因此,电影媒体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电影媒体的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 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通过优秀电影作品潜移默化、 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作用,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等 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 观。具体讲来,电影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强烈的教育征服力 好的影片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李岚 清青年时代看过《一曲难忘》,这是反映波兰伟大的音乐家和爱国主义者肖邦的传记 片,对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起并组织实施希 望工程的徐永光也是受到了小时观看的优秀电影的影响,产 生了实施贫困儿童教育工程的使命感。

2.生动的知识传播力 集多种艺术表现力于一体的电影媒体能利用自身的各 种特技效果镜头的剪接和蒙太奇手法,将要传达的知识在虚、 实、快、慢、大、小、远、近、零之间相互转换变化,如天 体运行的宏观世界,细菌分裂的微观世界,植物生长的过程, 机器高速的运转等,一般人眼都观察不到,但通过电影技术, 学生可以看清楚事物、现象和运动的过程,超越了以往语言、 教科书所不能达到的知识表现境界。

3.完善的品德教育力 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电影能 把抽象的道德要求通过具体人物的具体活动表现出来,使学 生的道德推理有了生动的表象依托,一些奉献、合作、进取 的品质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消除了 学生对纯粹说教的逆反心理,提高学生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 需要。

三、电影媒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手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承担着传播一定科学文化知识 的任务,还承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政治任务,因而思想理论课程既有知识性,又体现教育性,是知识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将电影媒体应用于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集科学性、知识性和教育性于一身的有 效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电影媒体的科学性整合。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是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性是指课程的政治指向性,科学性 是指课程所内生的真理性与规律性,包括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教师队伍结构的科学性。而在电影媒体 中,很多作品是针对敏感、重大和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 象与社会问题,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认识态度和主观倾向。

因此,电影根据事实进行适当改编,如《开国大典》、《周 恩来》、《焦裕禄》等影片都是既忠于史实,又进行恰当艺 术加工处理的影片。观众通过电影欣赏,不仅可以了解生活, 认识社会,熟悉历史,关注现实,探索自然、宇宙和人自身 的奥秘,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文 化生活,得到娱乐和休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宣泄感情, 抚慰心灵,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精神文 明水准。

2.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电影媒体的知识性整合。从课程设 置内容来看,思想理论课程是一个内容丰富、原理深刻、集 抽象性与具体性于一体的知识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知识体系;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知识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是贯穿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历史 进程中的知识体系;
四是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知 识体系。正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现了知识性的根 本特点,因而要求其内容体系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 而与时俱进地发展与创新。而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一些问题, 单纯的一些书本知识很难使学生信服,通过影视作品就可以 很好的进行说服教育。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纪 实性的影片,往往直接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即使出于非艺 术的原因而另行构筑故事,除技术性的变动外,基本人物、 情节、环境乃至场面、细节等等,都不会距离真实事件太远, 因而具有深刻、强烈的思想表达与极大的艺术冲击力和震撼 力,对知识的传授效果非常好。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电影媒体的教育性整合。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轨迹显示,教育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发展与嬗变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根本特点,其根本目的就是为 了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根本的 思想保障,因为没有思想的切实转变,没有思想认识提高的 过程,就不可能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传统的说教往往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就如一部影片艺术 质量低劣,违背生活逻辑,非但不能引起共鸣,反而只能引 起观众的嘲笑。如"文革"期间"四人帮"炮制的《决裂》、《欢 腾的小凉河》等影片放映时,常常引起观众的哄笑。而那些艺术精湛的影片不仅能够在当时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且还能 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界限,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如《乱世佳 人》、《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简枪》、《复活》、 《人证》、《地雷战》、《祝福》、《董存瑞》等影片,至 今仍是人们喜爱不已的好影片。如果一部影片既有较高的艺 术价值,又能与观众或者实践相通,或者与生活处境相似, 与社会矛盾类同,也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如影片《罗健夫》、 《蒋筑英》、《孔繁森》,因其呼唤当代英雄、歌颂人民公 仆的主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赤橙黄绿青蓝紫》、 《黑炮事件》、《野山》,因其歌颂改革、抨击官僚政治的 主题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着重解 决是"信"与"不信"的内在冲突,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教学过程 中,实现"知"与"信"的升华。

四、电影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思考 我们在运用电影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应根据 学生和学习理论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观看的影片,恰 如其分的将电影教学媒体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建构 积极有意的环境。

2.电影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的性质、学生的特点以及其对所学内容的先前经验,不能 对电影教学媒体进行一刀切,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考虑。就 如美国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所言:"传播的效果常常是 取决于传播在多大程度上威胁到每个人极力保持的信仰和态度的一致。"因此,电影要达到教育效果,要注意影片的 内容能否使学生的兴趣、观念及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受到 熏陶。

3.电影媒体在教学中不仅能起到一般的激励、陶冶情操 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一类特殊的世界, 有得于学生的感性学习。因此必须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开发制作一批具有启发性、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严防教学节目质量停留在"课堂搬家"的平庸水平上,而且电 影媒体的制作相对其他媒体制作成本更高,所以要考虑成本 与学习效果的问题。

4.虽然电影媒体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声画并茂的教 学原材料,但组织教学的任务必须由教师完成,正如一位韩 国老师所言,人是最重要的,人与技术的结合是最好的,纯 技术的东西只能排在第三位。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 与沟通是电影媒体无法替代的。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将电影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 势互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和电影媒体的优势, 达到教学情境的最优化,进而实现电影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学中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文达.世界电影史纲[M].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 岳淼.影视传播概论与技巧[M].厦门大学出版社 [3] 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5] 王珠珠,雷祯孝.电影课实验在中国[M]. 高等教 育出版社 [6] 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 [7] 李艺,刘成新.影视艺术传播与审美[M].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 [8] 孙祯祥.论网络教育媒体与电视教育媒体的融合 [J].电化教育研究 2005.2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