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书信 > 倡议书 >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我国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来源:倡议书 时间:2019-10-10 08:27:38 点击: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 历经六十余载,深契“科教结合、产学互融”高端人才 培养规律与基本要求的“联合培养”已成为目前几乎所有研 究生教育战略制定、政策施行、实践改革与发展创新的重心 或要域。在“联合培养”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和集体行为的当 下,仍有一些疑问亟待解答,如“联合培养”何以能在铢积 寸累中日臻完善并迭次跃升至今日之地位,其演进历程阶段 如何划分,具备何种突出特征,未来发展趋势为何等。基于 以上考虑,本文从研究生教育政策变革和实践发展历程入手, 剖析脉络,体察轨迹,综纳特征,探究趋势,以为上述问题 探寻出初步答案。

一、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演进历程与实践探索 1.初创阶段(1951—1977年):学研配合培养与集体培 养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开启了 中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的初始进程。其时,政务院要求“大 学和专门学校附设的研究所……招收大学及专门学院毕业 生或同等学历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配合,培养 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1]1955年,国务院颁 布实施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要求联合培养研究 生“有本门科学的坚实基础和有关国家建设的实际知识,并 能独立地进行专业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2]。自1951 年至1965年,中国科学院“全院共招收研究生1287人”[3]。尽管国家颁布实施的政令并未使中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 迅速进入迸发期,而其奠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配合培养科 学研究人才”的教育理念却长期成为中国高端人才培养的指 导思想。1963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加强同相关校所和生产部 门的联系和协作,并出台《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 例(草案)》,规定“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根据理论和实际 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 导师个别指导和学校、教学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4]至此,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集体培养”原则得以确立。

由此可看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在初创时期便具备 明晰的行政推动特色,此阶段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更为强 调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双主体地位,以及研究生生产实践 技能的习得。联合培养工作以为高校培养后备师资力量为根 本目标。这一时期,以中科院为首,北大、同济等高校俱都 相继开展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并将参与国内重要工程 类或研究性项目作为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初步体现 了联合培养工作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特征。

2.探索阶段(1978—1992年):委托培养与产学研联合 培养 1978年,以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中国首个 研究生院为标志,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在文革浩劫后重获 国家重视并进入持续发展的轨道。此后三十余年间,中国科 大每年接受中科院研究所委托培养的研究生人数高达1000余名,而其本校的研究生也须到中科院院所进行科研训练。

与此同时,全国各高校也探索出了招生单位的研究生参与委 托培养、招生单位的在职人员参与委托培养、委托单位逆向 选派研究生参与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

1984年11月,清华等11所工程院校联合提出了《关于培 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建议》,指出我国应采取联合培养、 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开展工程类研究生教育事业,这标志着 “联合培养”首次成为国家著名高等院校的集体共识,我国 工程类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的帷幕就此拉开。此后,“联合 培养”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践中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基本策略。同年12月,教育部转发了此份建议,并于次 年批准了24所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的试点工作。

部分高校根据文件建议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进行工 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并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实行“双导 师制”,这是我国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做出的有益探索。

1989年6月2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 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在继续为教育、 科研等部门输送合格人才的同时,调整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 标、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式,面向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 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5]该通知鼓励厂矿企业、 工程建设等单位与高等学校密切配合,提供科研课题、经费 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在指导思想、培 养目标、培养规格和相关要求等方面作出了细致规定,这是国家高级行政部门首次将“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思想提升至 战略高度并保障实施。此后,以理工类为主体的全国高校按 照文件精神,以培养校所学术和科研力量及工程应用高级人 才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 工作,也相应地构建并完善了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规章制 度。1992年,“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正式启动,尽管此工 程的重心工作在于经济领域,但却在提高研究生科教水平方 面起到了助推作用,如中科院、清华、复旦等单位与技术创 新试点企业密切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研究生,初步探索了 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机制和相关制度,提高了研究生 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此期间,各高校和企业也在面临新技术发展、市场需 求和人才断层等多方面的挑战下,将高端人才培养的重心逐 步转移到“产学联合培养”之上,并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加以保障。如华中理工大学与第二汽车制造厂自1988年开始 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其“课程设置适当降低了课程总 学分,选修课设置除注意吸收新技术,一般强调紧密结合二 汽的实际需要,对跨学科的则相应拓宽一些基础和专业知识, 加强了课程的针对性……还实行了双导师制”[6]。

综合以上政策要求和各高校的联合培养实践来看,此阶 段的高端人才培养工作是在以经济建设和培育企业创新能 力这一中心工作的辐射下开展的,各高校和企业以半松散型 合作为主,更加注重联合培养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在具体的联合培养实践中也逐渐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的委 托培养与合作育人机制。

3.扩展阶段(1993—2006年):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与国 (境)内外联合培养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 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该战 略开启了科技改革和高端人才培养的新阶段,研究生联合培 养工作也在此项政策的影响下逐渐受到全国高校的普遍重 视并迅速进入扩展阶段。

2000年初,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 施,通过共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相互兼 职、合作研究、在职培训、委托培养研究生等各种方式进一 步强化与企业的合作……高等学校科技人员要积极参加高 技术产业化、科技攻关、863等国家科技与产业化发展计划, 参与国防科研和建设工作”[7]。此政策将培养创新创业人 才和顶尖人才以及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产 业化的核心路径,也从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综合评估 体系建设、奖励制度构建等方面提供了可资运作的系统化方 案和制度性建议。2004年,教育部发布《2003—2007年教育 振兴行动计划》,“鼓励并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促进研究 生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 量,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8]。此计划将研究生联 合培养的目标直接设定为“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国家高等教育最高行政部门在高端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新定位,也为 全国高校的联合培养提供了新的较为明晰的方向。

在实践方面,本时期国内及港澳台高校均与中科院、社 科院、地方政府、企业等单位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联合培养工 作。尤需指出的是,建设联合培养基地成为制度化运行此项 工作的重要举措。如2005年,由上海市政府部门建立的“上 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基地管理体制机制、基地设置 标准和条件、导师遴选与管理、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方面 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体系。

本阶段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呈现明显的扩大化发展状 态,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从合作主体类型上来看, 本阶段的联合培养主体涵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 府等四个主体,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成为本阶段的一个 新现象。从合作地域范畴上来看,本阶段联合培养工作不仅 局限于国内,国内高校与国外校所也建立了联合培养关系, 并在学位授予、科研成果归属、责任分担、学生管理等问题 方面初步建立了相应机制。

4.深化阶段(2007年至今):联合培养体系构建与协同 创新 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 规定(试行)》,其对赴国外从事课题研究的联合培养博士 研究生作出了明晰规定,是较早将国内外联合培养博士生提 至国家议程的标志性文件之一。2009年施行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要求联合 培养单位“着眼着力于理念、体制机制、培养模式、教育内 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9],并对联合培养博士生的 招生、培养、管理等环节做出了系统化规定。该文件也是目 前为止我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的专门性、纲领性文件, 国家开始有组织地自上而下、从更高层面、更深层次开展研 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至此,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 究生事业从硕士层次提升至博士层次,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 体系基本完善。

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 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联合培养 单位“不断进行制度和方式方法创新,研究提出适应联合培 养特点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合 作办法。该文件扩大了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的学科范畴 和人才类型,同时也对联合培养机制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 更迫切的要求。

同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 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 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也要求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 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 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两大纲要为研究生联合培养事 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

2012年5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施行。2011计划以“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为横轴、以“创新 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纵轴、以“科学前沿、文化传承 创新、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为竖轴,为“培 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构造出了 一个崭新空间。在此空间中,既有的合作研发范式与高端人 才培养模式将被逐步修正和深层优化,联合培养在协同创新 时代中跃升为各主体整合配置优质资源、提升人才创新水平 与实践能力、促进科技转化与企业进步的主流途径。2013年,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 革的意见》施行,要求培养单位通过跨学科、跨院校、产学 研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领 域领军人才。

本阶段,全国共有23所大学与中科院、29所大学与工程 院、5所大学与其他机构开展了首批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试 点工作,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联合培养工作机制。两批次38 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也推进了联合培养工作的开 展。同时,港大、香港城大等港澳台高校与大陆高校开展联 合培养的学科范畴、项目数量和人员规模更为扩大;
全国高 校相继开展了研究生创新计划,参与了伊拉斯谟世界计划和其他国际交流计划,国(境)内外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工作 中的课程建设、学分互认、质量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得到 解决。

二、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实践特征与发展趋势 伴随着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的演进与不断优化,我国研 究生联合培养在实践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合作理念逐渐从“成果导向”向“人才导向”转变 剖解发展历程,联合培养合作理念历经“人才导向-成果 导向-人才导向”的螺旋式回归。尤其是在“探索”和“扩 展”阶段,联合培养事业长期被视为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附属 产品,其首要目标为“产出成果”。此种成果导向的合作理 念致使联合培养多元组织过分注重人才的学术成果,而忽视 了对其培养过程的优化和其素养及能力的提升。随着政产学 研多元组织对联合培养事业的认知不断深入,“人才培养” 逐渐成为其在深化阶段开展合作的重要目标。以人才培养为 基本导向,是高校在联合培养活动中履行核心使命的回归, 是科研院所依托高能力学术人才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先 决条件,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另外,将“人才培养”作为多元 组织合作的中心目标,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研究生 联合培养事业中的体现,是对研究生提升学术创新能力、技 术研发能力或职业胜任能力诸愿景的尊重。

2.合作动力逐渐从“行政推动为主”向“机制牵引为主”转变 从研究生联合培养前三阶段的实践历程来看,“行政推 动”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尽管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我国 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依靠外部资源 供给的运行模式是难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那么, 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如何才能超越“行政推动”型的传统路 径?“深化”阶段中施行的“2011计划”以及正在深入开展 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都将“机制改革”作为核心任务。如 “2011计划”将“探索先进的协同创新机制”作为重大任务 之一,要求加快推进高校和合作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 改革,建立并形成更加有效的机制体系;
三部委《关于深化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也将“推进校所、校企合作”作为 总体要求之一,“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 养平台,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 [10]。

根据上述战略要求,要打破既有的自我耗竭式的发展方式, 实现“深化阶段”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的内生型发展,联 合培养多元组织必须转变观念,在坚持“行政推动”积极作 用的前提下,从招生计划配置、法规政策制定、治理机构创 设等方面全面修正其缺陷,并在沟通协调、资源共享和科学 评价等方面积极构建或深入改革联合培养机制体系,逐渐促 进“机制牵引”式的联合培养发展新型模式的实现。

3.合作形态逐渐从“闭合式”向“开放式”转变 在初创阶段和探索阶段,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一般在同系统、同行业、同学科内开展,且大多数联合培养活动 局限于国内地区,与国外校所协同育人程度极低,从合作主 体、合作地域、合作学科等层面都呈现“闭合式”态势。随 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与市场对高端人才类型 的多样性和能力的复合性的要求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中外联 合办学项目日益增多、协同创新理念渐受政产学研多元组织 认可的扩展阶段和深化阶段,联合培养多元组织逐渐突破系 统、行业和区域的限制,主动与国内外具有优势学科平台、 优质培养资源的单位开展跨系统、跨行业、跨地域的深度合 作。在学科交叉成为科研成果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突 破口的当下,联合培养多元组织也十分注重推进师资力量互 融、科研平台互补和声誉资源共享。在此阶段,研究生教育 的国际化也成为多元组织的共识,我国高端人才联合培养活 动逐渐走出国门,与国际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 合作,同时也积极吸收、培养国外留学人才,我国的联合培 养活动由“单一输出型”逐渐向“输出输入并重型”转变。

总体而言,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的“开放性”特征日益 凸显。

4.人才培养定位逐渐从“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应用 型并重”转变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早期,受教育主体几乎全是学术 型、科学学位研究生,因而主要采取“科学范式”联合培养 路径,其目标为培养高端学术型人才。随着国家社会及市场经济对人才类型层次需求的多样化、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的 不断发展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依托“工程 范式”培养高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研究生联合培 养事业的又一重要目标。在联合培养“深化阶段”,依托“科 学范式”所培养的学术型研究生主要为具有独立研究能力和 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精、尖拔尖创新型科研人才,主要由校 所、校际和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及少量硕士研究生;
依 托“工程范式”所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主要为创新 创业和职业胜任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技术 人才或职业人士,主要指由校企、校地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硕 士研究生及少量博士研究生。

三、结论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国家科教及人 才政策息息相关,以其中的标志性政策或战略工程为标志, 形成了初创、探索、扩展与深化等四个阶段。通过梳理联合 培养的政策演进路径与发展历程,可发现我国关于联合培养 的顶层设计方案与制度变革蓝图采取的是渐进方式,其特征 为不断加深对联合培养政策体系、主体地位以及制度创新等 方面的理解并付诸实践;
而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我国研究 生联合培养事业又在合作理念、合作动力、合作形态、培养 定位等四个方面呈现不同趋势。对此进行缕析观照,探究其 意蕴要旨,对于研究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施政布政和研究生 培养单位育人树人,具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 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Z],1951-10-01. [2] 国务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 [Z].1955-08-31. [3] 中国科学院网.走进中国科学院-院史所史-编年史 -1955[EB/OL].[2009-09-28].http://www.cas.cn/jzzky/y sss/bns/200909/t20090928_2529076.shtml.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 [Z],1963-04-29. [5]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 研究生工作的通知[Z].1989-06-23. [7]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 意见[Z].2000-01-05. [8] 教育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Z].2004-02-10. [9] 教育部. 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 究生工作暂行办法[Z].2009-10-10. [10]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 教育改革的意见[Z]. 2013-3-2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