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助残日 > [内外景和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主流之争] 阴阳五行与中医学

[内外景和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主流之争] 阴阳五行与中医学

来源:助残日 时间:2019-10-25 08:02:03 点击:

内外景和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主流之争

内外景和阴阳五行在中医学中的主流之争 内外景和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疾病的阐释 和治疗之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停的此起彼伏,二者一直以敌对 的姿态发展着,并没有完美的融合而指导着中医的应用

1历史沿革 内景本是道家术语,指的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筋脉等形体,而在医学 家的眼中则被分成内景和外景两大部分:内景指的是人体的脏腑,外景指的是经 络筋脉肉骨皮体系。在早期的医学发展之中,医学家们研究医术阐述病理,靠的 是朴素直观的观察,并不是归纳演绎。

1.1早期的主流理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外景在医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阴阳五行 学说还没有融合到医学之中,中医学仍然保持着医学的纯洁性。到了汉代以后, 某些医学家就尝试着将阴阳五行跟中医结合起来,经过了反复多次的尝试之后, 终于有一种或者数种结合方法被挖掘出来,比如目前教材中的五行配属体系。但 据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五行配属体系远远不止这一种,如汉儒许叔重撰《五经 异义·古文尚书》记载:“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不止这一 本文献如此记载,当时很多儒学家在了解医学之后也作了类似的阐述或记载, 《礼记》、《尚书》、《说文解字》等都有类似的文字内容,《太玄经》注文云 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就 显得更为直接。所以有人批评现今流传下来的五行体系,说“出自道家医籍,以 为左肝右肺上心中脾,不顾实物部位”。这种五行归属体系是很直接的,完全按 照内景中的脏腑部位划分的属性,说明了当时的先辈是完全了解人体解剖学的。

但不知什么原因,这种五行归属体系并没有流传下来。这并不能说明现今五行体 系是比较合理或者完美的,亡失的东西远远要比流传下来的东西丰富。

1.2隋唐之前 阴阳五行等这些哲学思想在跟中医理论结合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还没有变成主流理论,只不过作为一种辅助的阐释理论,弥补医学自身的缺陷。

隋唐之剪,医学理论一直保持着这种局势,内外景理论始终保持着不可动摇的地 位。《灵枢》中五行观念可以说只有非常表浅的渗透,阴阳理论在该书中也只不过是仅仅代表了表里,完全没有阴阳的其他含义。如本输篇井穴的五行配属,刘 衡如就认为是后人所加,书中大量充斥着内外景理论,也叫脏腑身形。比如单纯 的筋病,正规的处理应该是以痛为腧,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在筋守筋,并没有按照 《素问》中的归属体系而调肝。同样的道理,皮肤病真正从肺来调理的,从现有 的数据资料来看,也并不占多数。无论是阐释病理还是治疗,整个《灵枢》可以 说都是从内外景的路在走。阐述疾病基本病机病理的专书《诸病源候论》,也被 后人誉为医经,对疾病的解释,基本上也是完全按照内外景的理论加以发挥。

1.3宋元之后 宋金元时期是医学门户大开的时期,诸多原因造就了当时的医学发展。

元人屠城,不杀匠人,当时的诸多儒士纷纷学医以避不测。儒士对于阴阳五行的 理解肯定要超过医学家,所以当时很多文人出身的医家可能就会将阴阳五行的地 位加以提升,如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对疾病的阐释 发挥就完全使用的五行生克以及“亢则害,承乃制”理论,将传统的医学正统一内 外景理论完全剥离出去,使中医摇身一变,成为思辨医学,丧失了医学的朴素本 质。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思辨发展到了极端,如果谈医不言阴阳五行则有不懂医 学之嫌。更有甚者,纯用阴阳说理,如《医贯》诸书。医学变得玄玄乎乎,使人 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在。随着西学传人中国,有些医家如唐容川等也尝试着将 解剖学重新引入中医,但此时的主流医学已经变成了阴阳五行哲学体系,所以并 未产生较大的反响。

2二者之比较 2.1病理阐释比较 按照内外景理论,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是造成疾病的易感性的内在因素。

《灵枢》的观点认为肝大之人易患胃痛的原因是肝胃相邻,肺如果位置偏下也会 影响肝而出现胁下痛,悲伤导致的呼吸不顺畅是因为心系急压迫了气道等等,这 些全部都是非常直观的认识。但如果归属到五行理论中就变成了金克木、木克土、 火克金这样的无根理论。

2.2治疗 《灵枢》在治疗理论中,形体病的治疗,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在局部处 理,如筋病骨病肉病,经络病则需根据脉象确定方案。后世也有部分医家仍然掌握着内外景,如史载之治疗眉州米思古得疾不能食,闻荤腥则呕,惟用大铛旋煮 汤沃淡饭,数数食之,史载之曰:俗辈不读《内经》,而妄医人之疾,可叹可骇。

君之疾正在《素问》经中,名曰食挂。凡人之肺,六叶舒张而盖,下覆于脾,子 母气和则进食。一或有戾则肺不能舒,脾乃为蔽,故不嗜食。遂授之一方,以清 气润肺为治。服三日,病者鼻闻肉味觉香,取啖之,甚美。又如钱乙治疗一乳妇 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 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郁李去结,随酒人胆,结去,目则能瞑矣。假如从阴阳 五行来考虑,这些病首先从阐释上可能就能使人迷惑,确立的治疗方案直到效果 产生,可能不会比上述迅捷。

3结论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体痛苦,并不在阐释疾病理论的优劣。但合 理的阐释理论可能会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直观的内外景理论可能要比哲学理论更 能指导临床,而不会出现不同流派不同治疗,甚至同一流派不同医生的治疗方案 不同这种现象。

作者:李雪荣 山东现代学院医学院,山东 济南,25010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