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助残日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来源:助残日 时间:2019-10-21 08:01:05 点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余小兰 (四川绵阳市科创区博雅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兴趣是人认识、欣赏与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 它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小学生要让他们 学好语文,首先是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 激励因素,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据此,我认 为一个较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 识,而是应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 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 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 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 生的沉重负担。”小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 采用语言激励、创设情境、角色参与、赏识和情感教育、感 受成功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语言激励,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而且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媒介。它能引起学生愉悦的情绪, 激起注意,启迪心智,促使学生的行为自觉地走向学习轨道。

因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语言素养应自觉地不断加 强、提高。从而以富有情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初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 点、认识规律及根据课文的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为学 生创设出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 欲望,引导学生自能探究课文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 只有在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的情况下,对课文才会产生想了 解、想去读、想学习的念头。因此,教师在此环节应以情激 趣,通过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吸引力强、方法多样、引人入 胜的新课导入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三、角色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着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他们对自己喜欢、感 兴趣的角色会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据此,教师应当 强化角色意识,顺应学生的自我表现心理特征,创设演练的 氛围、场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进行喜欢的角色模 仿表演。从而促其深化感性认识,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

四、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由于客观事物与人 的需要之间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有不同态度。有积 极的,包括愉快、满意、喜爱等;
有消极的,包括厌恶、愤 怒、憎恨等。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 成为阻力。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存在。如 果教师能够利用积极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感,要让学生学 好语文,并非难事。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 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 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这种“赏识”的对象包括各类学 生学习语文的各个方面。比如说朗诵、写作、阅读等,在表 达形式上,可以在接触、交谈中,对他们表示一种信任和赏 识,以产生情感上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形成兴奋中心,产 生自信。随之要给予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或帮助。一旦发现 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示肯定或赞同, 以便为下一次新的进步作好心理准备。同时,教师要充分尊 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 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充 分运用表扬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具体好处,激 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

五、感受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我们无法从理想前程这些大道理上让孩子 得到多少实实在在的教育,我们必须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充分调动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在鼓励中产生一种对学习的愿 望和一种坚持的精神。平时,我们老师要善于安排学生的学 习和生活,教育形式要多样,教育方法要灵活,要把握孩子的 特点,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同时一定要给 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使 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使自己和学 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并给学生创造一次次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加 深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新的成功,将表扬、鼓励贯穿于整个 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对回答对的同学给予赞扬 “你真棒”、“你回答得真好”,虽然短短的一句话,却使 学生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同时,还可以做一些小红 旗、红花、千纸鹤,送到学生的手里,使他们切实享受到学 习乐趣的同时,又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和自觉性。

六、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能力水平 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能力水平, 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太简单和太难的内容都有其 弊端。内容若太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解决,这样他们会 觉得太没有挑战性,激不起他们的兴趣;
内容若太难,学生 经过一番努力仍无法解决,这样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望而生畏,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有选择那些 难度适中的内容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一定难度,能 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精神满足感”,最终把问题解决, 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身努力的价值感。只有这样,才能恰好 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将学习兴趣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值。

总之,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强烈的情感因素,也是 构成学习动机、触发求知欲望的重要心理成分。要教好学科 教学,首先不是考虑传播多少知识给学生,甚至进行强制“填 鸭式”的教学,而是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