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植树节 >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 90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 90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来源:植树节 时间:2019-08-03 15:35:47 点击: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 从没路的地方走出的路,才是新路。敢于向荆棘丛生处迈出第一步的 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大学生创业的故事。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1:卖菜大学生月入30万 毕业一年多来,郭高林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到大胆创办自 己的蔬菜连锁超市,再到现在拥有了4家连锁店的成功创业者,每天获得1万多元 的营业额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

让郭高林欣慰的是,他的创业,不仅给自己的女朋友和妹妹提供了就 业机会,而且也帮助同学王彦峰、肖冰、武亮亮等人就业并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4家连锁店共有员工20多人。

大学毕业,凑钱开店卖菜 卖菜大学生月入30万的创业故事“80后”的郭高林,是河南省教育学院 2007级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郭高林说,他的创业之路是从大三练摊卖衣服开始的。在郑州牧专外 面的那条路上,流动人口多,一到晚上就热闹非凡,路两边都是卖小吃、卖衣服、 卖杂货的地摊。郭高林和女朋友姜茵也在那里摆地摊卖起了衣服。姜茵做老板和 销售,郭高林的任务是进货。

“练摊”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在这个过程中,郭高林学会了基本的经 营技巧。

郭高林爱琢磨。有一次,他发现自己身边卖菜的虽说生意不错,但因 为零星分散,又没有品牌,蔬菜的质量、价格、信誉总不能让一些顾客满意。“我 就琢磨,肉类可以有品牌店,蔬菜为什么不能打响自己的品牌”他萌生了开蔬菜 超市的想法,“以品牌蔬菜为主,兼营五谷杂粮、冷鲜肉等,附带一些副食。” 在面临毕业的那段日子里,在众多同学焦头烂额地忙于找工作的时候, 郭高林并没有慌乱,因为他已决定创办自己的蔬菜超市。2007年6月底,郭高林 回学校领取毕业证时,将想法告诉给了好友,结果顿时在年级里炸开了锅。大学毕业生卖菜很多人认为他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郭高林并没有放弃。“谁说我是3分钟热度一个有梦的人永远不会放 弃!”最终,郭高林用坚定的决心说服了几位好友,同学王彦峰、武亮亮、郭妍妍 等人和他一起,凑了5万多元钱作为启动资金。

2007年8月22日,以郭高林的名义注册的“咱地里”蔬菜自助店在郑州 市马李庄正式开张。

开办四家连锁店 有了自己的店铺,郭高林和好友们开始忙碌起来。但在现实面前,他 们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郑州毛庄、刘庄、陈砦蔬菜批发市场,是他们考察好的几个蔬菜批发 市场。刘庄最大,是蔬菜的主要分批地,所以第一次进蔬菜时,他们就直奔刘庄。

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批发的蔬菜动辄就是几千斤,不散批。他们磨 破嘴皮子,最后才批了200斤大葱、几包大蒜和几百斤土豆,结果大葱烂了一屋 子,损失了几十斤,剩下的半个月才卖完。

“我们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掉头到陈砦蔬菜批发市场。到了陈砦蔬菜 批发市场才发现,这里的蔬菜种类多,价格也不贵,适合我们的采购需求。直到 现在,我们的蔬菜一直都是在那里采购的。”郭高林说。

那时每天早上5点,郭高林和王彦峰就要爬出热被窝,蹬三轮车到蔬 菜批发市场进菜。“每一片菜叶都要精挑细选,每一毛钱都要和人家讨价还价。” 王彦峰说。

开业第一天,他们甚至都不会用收款机,还收过假币,丢过东西。蔬 菜生意对时间的要求很特殊,别人吃饭的时候他们最忙,过了高峰期才能轮流吃 饭。进入冬季,屋里既没暖气又没空调,因为要净菜、剁肉,还未入冬,几个人 的手都不同程度地被冻伤了。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事都需要 有一个过程,坚持是有难度,但万事开头难,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做事。”郭 高林说。郭高林和大伙儿一起起早贪黑,不怕吃苦受累,认真做市场调查,虚 心向同行和前辈“取经”。

在几个年轻人的不懈努力下,“咱地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走进“咱地 里”蔬菜超市,货架上的蔬菜码得整整齐齐,品种齐全,黑板上的价格标得清清 楚楚,价格低廉。除了蔬菜,店里还有副食品、杂货和冷鲜肉,吸引了不少顾客。

大学生热情的态度,使很多顾客成了回头客。

就这样,“咱地里”蔬菜自助超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还是 有优势的:跟小商贩比,我们的优势是菜价便宜、种类多、干净、不缺斤短两;
与大超市比,我们的优势是价位低、离家近。”蔬菜超市在几个大学生的精心操 持下逐渐走上正轨,并加盟了双汇集团,经营双汇冷鲜肉。

那段时间,超市每天的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但除去成本和开支,他 们的赢利非常有限。“创业初期,我们没打算赚钱,首先是学习和积累经验,培 养客户群,赚钱是以后的事。”郭高林说。

随着生意逐渐走上正轨,郭高林决定扩大规模。2007年12月,郭高林 在郑东新区成立了第一家分店。这家店面附近,是一个有1000户人口的住宅小区, 一间只有80平方米的毛坯房成了郭高林事业的又一个起点。

规模扩大了,对新环境的适应、员工素质、管理模式、产品质量等问 题也接踵而来。“新店开业后,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新店的寂静,理想与现实的 落差,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毕竟我们都是年轻人。但是,真诚的倾诉和相互安慰、 鼓励,让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我们咬着牙走过来了。”郭高林说。

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他们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包括收银制度、招聘培训制度、采购制度、仓管制度。这些正好是他们在大学所 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咱地里”发展的基础。

现在,4家店都已实现赢利,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已超过30万元。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2: 微商萌妹子弃学从商 2014年,宋楠从学校毕业后,父母认为她年龄尚小不适合去找工作, 决定继续让她求学深造,于是把她送到上海去学商务英语。当时宋楠心里的目标 是考BEC,以后去外企工作,做一个朝九晚五的都市女白领。宋楠在上学时也很喜欢玩微信,经常在微信与家人、朋友、同学聊天, 后来玩朋友圈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微商刷屏,炫耀自己月收入过万,招代理的消息。

宋楠对他的产品很好奇,便买来试用,买回来发现效果很好,于是就想试着做代 理看看,赚点零花钱。当时代理要求2000元,宋楠那时候还是学生,没有那么多 钱。所幸当时男朋友很支持,直接打款2000元给宋楠并告诉她不管是亏是赚,都 当人生的一次历练。有了男友的支持,宋楠便更加坚定了自己微商的选择,让宋 楠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月她的净利润便有2万多。宋楠第一次体会到的赚钱的 快感,也开始筹划将自己的微商事业做大。

宋楠了解到移动互联市场很大,自己光零售是不够的,要想做大生意, 就要招更多的分销,组建团队。这个思路让宋楠更没有心思考BEC了,她开始每 天翘课,研究怎么卖货,怎么培养代理,她所有的心思全部扑在了微商事业上。

最终宋楠做出了人生中一个大胆的决定,她瞒着父母放弃了学业,全心全意经营 微商事业。宋楠认为学习也是为了以后就业赚钱,现在微商赚的远远比在外企上 班工资高,只要努力,以后不用管爸妈要零花钱,还能养活自己,爸妈肯定会支 持的。

做微商8个月后,宋楠就购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车,并成立了有200多位代 理的团队——品挚团队。从一开始的小代理,到现在拿下多个品牌的总代,宋楠 家里有很多囤货,她不怕卖不掉,因为宋楠坚信小投资都舍不得便做不成大事。

随着团队的壮大,宋楠的品挚团队在微商圈中发展也小有名气,宋楠 又加入壹周期品牌,宋楠不仅成为了壹周期的皇冠代理,同时也被任命为壹周期 华东区的招商总监,这让她在微商中发展越来越红火。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坚持还是改变都应该自己来决定。宋楠每次打开 微信,看到以前的同学在上班,拿着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她庆幸自己选择了微 商,因为微商不仅让她收获了事业和财富,还让她结识到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远比白领要好得多。现在宋楠的男朋友也加入了她的微商事业,不久后她的男友 将会把工作辞了,小两口同心协力经营微商美丽事业。

大学生创业的故事3:大四学生开炒米粉店 2015年4月21日,北京雍和宫一条深巷的一个16平方米的门面里,北 京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22岁的辽宁妹子靳美娇和北京印刷学院的大四学生、23 岁的新疆小伙李建峰守护着他们的创业之作,一家炒米粉店。两张半桌子、一个 小厨房,两个年轻人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淘金之路。平均每月10万块钱的营业额,创业之初,男孩向父母借来的创业初始资金,现在两个月就全部收回了。

“来什么调料的,鸡肉的还是牛肉的”靳美娇一边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 一边娴熟地和回头客们打招呼。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雍和宫一条深巷的一个16平方 米的门面里,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22岁的辽宁妹子靳美娇和北京印刷学院 的大四学生、23岁的新疆小伙李建峰守护着他们的创业之作,一家炒米粉店。两 张半桌子、一个小厨房,两个在外界看来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 淘金之路。

靳美娇性格外向,李建峰更稳重谨慎。一个善于经营,一个善于做“苦 力”。两人是2013年的桂林阳朔旅行时邂逅的。“当时是他追的我。”美娇很直率 地告诉记者。建峰很不情愿地说:“谁说的”记者被俩人的对话逗乐了。

两人之所以一开始选在深巷里,主要原因是觉得一来店面租金不多, 在两人能承受的范围内。二来,小店面是初创人最好的试验田。虽然两人对创业 这个事情确定了,但是起初两人对决定从事哪个行业还是很不确定的。“有时候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看到北京的小吃店已经被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 吃承包,而至今没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后,小两口决定从米粉下手。2014 年,两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

“做出一碗地道且特别的新疆炒米粉,这个想法简单粗暴。我们在新 疆老家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看似不错的秘方,结果试后发现味道并不是我们想象 的。”美娇告诉记者,为了找到想要的那个味道,两个人跑去批发市场买回来30 多种调料,没日没夜地调配了34天,终于调出了像样得味道。辣酱对于炒米粉来 说是最重要的一味调料。“现在锅太小,每次只能炒80份的料,基本每两天要炒 一次。” 2014年底,两人租下了这件仅有16平米的小店。从第一碗“米粉Alpha 版”发布,到后来的“米粉Beta1.0版”,以及“米粉3.0版”、“椒麻鸡2.0版”等等,虽 然两人的米粉已经获得了众多食客的肯定,但是两人还是每天对自己的成品反复 品尝,不断升级。

产品是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从创业一开始就达成的共识。因为只有两 个人干活,每天销量太多的话就超出了能力范围。“今天就是因为贪多,米粉泡 得不太好。”李建峰言语间像个犯错误的小孩,“没办法只能倒掉,看到远道而来 的顾客,我的内心很自责。” 靳美娇说:因为开店,自己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许多食客都成了回头客。小店也成了附近许多新疆人聚餐的不二之选。

其实,两人都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原来不进厨房的斯文大男孩变成了 掌勺大厨,娇滴的90后女孩变成了美厨娘。“美娇在性格上更适合和客人们打交 道,而且一天40多份的炒粉、炒酱,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还是太辛苦了。”厨房里 面的工作,男孩从来不用女孩操心。

“他在认识我之前从来没下过厨,为了我第一次下厨。”美娇告诉记者, 话语间掩饰不住的骄傲。

两人平时话不多,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也是90后夫妻少有的成熟。两人 每天的工作被排得满满的:收床、买芹菜、熬骨汤、买泡菜、摆桌椅、分装粉、 盛酸奶。中午要赶在客人来前吃饭,这一忙就要到晚上9点才能关店。关店后泡 粉要用1个半小时、炒酱3个小时、定凉皮、倒垃圾,不出意外的话,凌晨3点才 能睡觉。

忙里抽闲的工夫,美娇向记者介绍说,图片中一张是两人恋爱前的, 一张是两人恋爱后的。美娇是个敢想敢干的女孩,靳美娇说,之前自己有很多梦 想:当外交官、国际双语主持人。曾经为了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她办了英语协 会。她说:“自己性格有利有弊。她和性格谨慎稳重的老公正好平和了性格上的 冲劲。” “他虽然在我面前没有说过甜言蜜语,但是我认定他了,就心甘情愿 地跟随他一生。” 2014年12月29日是两人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是李建峰年满合法 结婚年龄22周岁的第二天,两人携手来到民政局,完成了两个人一生最大的决 定:他们结婚了。

不过,领证的决定是他们自己做的,他们没有告诉双方父母的原因不 是因为叛逆不成熟,也不是不愿意收到家人的祝福。而是怕父母不同意两人的一 起创业的决定。毕竟裸婚对于家长还是难以接受的。但是领证的事情还是没能瞒 天过海。向辅导员提交申请时,事情还是暴露了。接到妈妈电话的美娇对妈妈撒 娇说:“建峰22周岁生日,希望收到妈妈的礼物就是‘同意’。” 妈妈第一反应是开心,但又有些担忧,毕竟对于女孩,父母希望还是 稳定些为好。但是妈妈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想法。因为在妈妈看来,建峰是个 很有想法,也很有潜质的男生。妈妈在担心犹豫的同时又非常佩服两个孩子的勇气。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