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元旦 > 教育技术标准 [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教育技术标准 [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来源:元旦 时间:2019-10-12 08:06:06 点击:

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1 引言 师范院校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当今教育技 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提高 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对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内容 体系的重构,更是研究的重点。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 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中特别强调了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而在落 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同时,培养具备 高素质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幼儿师范生(以下简称幼师 生)俨然成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发展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 关键。

2 基于《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为了使课题的研究工作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加强课程 内容分析与设计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 下,分别设计了针对幼儿教师和幼师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调查 问卷,并对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在校幼师生发放了 学生问卷,对徐州幼教集团部分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发放了教 师问卷。通过对返回的有效问卷(学生275份,教师66份) 进行分析发现,53.03%的幼儿教师曾经接受过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80.3%的幼儿教师对《标准》的了解比较清楚。而在 接受问卷调查的在校幼师生中,所有人都学习过现代教育技 术这一门课程,但对于《标准》的具体内容不是很了解。现根据被调查者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按照《标准》中提 及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四大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

意识与态度 在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方面,只有 43.27%的在校幼师生认为教育技术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 助,而72.73%的幼儿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起 非常重要的作用。60%以上的幼儿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 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 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而将 近60%的在校幼师生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
在 应用意识方面,69.7%的幼儿教师和57.09%在校幼师生都具 备在教学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在评价与反思、终身 学习这两个方面的意识和态度,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均比在 校幼师生的调查结果较为理想。

知识与技能 从教育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情况来看,幼儿教师的掌握程度比在校幼师生稍高一些,尤 其是在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面,幼儿教师的掌 握情况明显优于在校幼师生;
而在教学媒体与应用环境方面, 常用的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幼儿园常见的教学 设备,半数以上的幼儿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使用,也明显高 于学生(少于三分之一)。

应用与创新 《标准》中关于应用与创新的要求分别有 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科研与发展和合作与交流四个方面,由于在校幼师生缺少足够的教学实践,他们虽 然很感兴趣,但在这方面的能力表现却远远低于幼儿教师。

特别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支持与管理这两个方面,在 校幼师生与幼儿教师之间的差距很大,幼儿教师中能够完全 掌握的约占50%,而在校幼师生中能够完全掌握的仅占20%。

社会责任 《标准》中关于社会责任的部分,就公平、 有效、健康地应用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示范规 范行为与传授与技术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的内 容做出要求。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各被调查对象对这些要求的 理解与认可程度的比较发现:80%以上的幼儿教师完全认可 《标准》中关于社会责任的四点要求,而在校幼师生中仍有 近40%的人对这部分的理解不够深刻。

3 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需求对象的分析 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 例,教育技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幼师生)的必修 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既有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 学等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有信息技术或计算机应用 基础的基础课程;
其后继课程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因此,本课程一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以期学生在掌握基 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能更好地 掌握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之后的幼儿园教育 活动设计的应用与理解奠定夯实基础。可以说,在课程方面, 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使得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之间,实现更灵活、更具渗透 性的有机串联。而对幼师生自身而言,也能帮助他们寻找到 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最佳着力点和最具“知行转化”意义的平 台,从而让其职前教育能够最大化地满足职前需求。

课程内容的分析 图1是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1—2012年第一学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课程的 课程内容、要求与课时安排。以《标准》为基准,经过对照 图1中的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分析发现,传统的课程内容安 排教学理念、内容安排和结构体系方面都存在与《标准》要 求相脱节的突出问题。

1)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常规媒体使用过 多,缺乏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技术前沿知识与技术的介绍 和描述。这样一来,不仅不易调动广大幼师生对理论知识学 习的热情与兴趣,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也很难体现 出教师教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的精神。

2)课程内容的安排包括教材的内容都缺少针对性,对 于幼师生的专业化特征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结合学前 教育学的专业特点与职业需求,将普适性的教材与课程内容 作相应调整。

那么,幼师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究竟如何安排 才能达到既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又适合幼师生的专业特 点与发展需求呢?笔者将在以上问卷调查与课程内容分析 的基础上,探索课程内容设计的新思路。4 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选取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才能更符合 现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对未来幼儿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的培养要求?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在课程内容 的选取上,既做到对应《标准》,又有适度弹性。2004年教 育部颁布的《标准》主要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明确了广大中小学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幼儿 教师同样要求具备这些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素养,在掌握现 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擅于将信息 技术与自身的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可以说,《标准》从教育 信息化的高度要求广大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 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能力、教学系统 设计的能力以及发展创新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核心 部分。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若以《标准》为准,对他 们在校期间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就可以为他们 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更快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打下良 好的基础。

针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以《标准》中的“意识与态 度”部分的现状调查结果为例,通过将在校幼师生与幼儿教 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这一方面的能力现状明显 优于在校幼师生,而两者出现明显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校 幼师生开设课程课时相对不足,大部分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去真正实现教育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因此,难 免出现幼儿教师渴望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动需求与在校幼师 生面对教育技术课程被动学习之间的尴尬现状。然而,这种 差距不仅仅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出现,调查问卷的结果 显示,在校幼师生在教学资源应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 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教学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远 远不如幼儿教师。究其原因,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于 教育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频繁应用,在锻炼教学技能的同 时,更加深了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环境的熟练掌 握,而这一切正是课时有限、缺少实践的在校幼师生所无法 企及的。

因此,结合课程需求对象即幼师生的特点与高等专科学 校的实际情况,现对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取 与设置,并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实现以下教学效 果。

1)教育技术理论。熟悉教育技术主要理论基础与教育 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新技术、新 知识,培养幼师生主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2)教学媒体与资源应用。了解现代教学媒体系统环境 的结构与功能,应用相关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掌握媒体 素材的加工方法和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从而培养通过不断 汲取新知识、新技术而完善自身素质结构的终身学习观念。

4)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了解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模式,理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内 涵,为幼儿园课程活动设计等后继课程奠定一定教学设计的 理论基础,以期提升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与整合水平。

5)学习成果整理与展示。综合运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 实现个人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评价。学生将自己整理、记录 的习得成果,利用已掌握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在网络等信息 化平台进行展示、分享、交流与评价,不仅增强他们学习活 动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利于培养他们信息化教学研究、评 价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 结合以上选取的课程内容,本课 程的内容框架设计理念是以《标准》为基准,以“教学设计” 为核心,以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 况下,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人机网络教学环境,主动 构建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 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 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 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2)遵循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根据生源情况、学生 掌握知识水平及学生形象思维型智力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 发展,发挥学生优势智力,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挥潜能, 使学生成为各具风格的幼儿教师。

3)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通过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 日常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从职业工作岗位需求出发,按照工作任 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序列化教学内 容,“教、学、做”三者相结合,利用现有师资、校内实训 环境、学校下属幼儿园资源等条件组织相关教学实践。尤其 将课程内容与学前教育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实现幼 师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线性贯穿。例如,教育技术课程与其后 继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之间的衔接与渗透,都可以为幼 师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提供更 好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任务驱动、决策计划、实 施、检查评估这基本四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被 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同时, 更利于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帮助他们培养根据时 代与行业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在内的各项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观念。

结合以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与各课程内容,搭建基于 《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课程内容框架,框架如图2所示。

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不仅考虑到教育技术课程学习的内容 序列关系,也遵循了一般教学活动过程中选择教学资源、设 计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和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

该框架设计将课程内容以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呈现,使得幼师生在完成每一模块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学习成果, 在对幼师生实施课程教学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

通过试点教学发现,这种更具灵活性、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在进行每一次的小组活动或任务活动之前,都必须 先进行“活动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在选择学习资源、学习 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实施等不同层面都能受到“教学设计” 这一核心能力的锻炼。而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在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的同时,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教育技 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整体感,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信息 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S]. 北京:教师[2004]9号,2004. [2]佟元之,许文芝.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23. [3]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 初级[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11. [4]薛庆文.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 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74-76. [5]林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探索与实 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1):56-58.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