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情人节 > 解决问题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和策略分析|教学策略分析

解决问题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和策略分析|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情人节 时间:2019-10-03 07:55:48 点击:

解决问题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解决问题教学中凸显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解决问题处于小学数学学习的中心位置,是数学教育 改革的重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是综合培养 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近期的一些听 课和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 的影响,或者因为对解决问题教学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在教 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的认识不到位,简单地把解 决问题等同于应用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应用题, 他们会觉得例题中的内容太“散”,所以通常会把题目写成 文字应用题,再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有余 数除法”时,教师在出示了情境图后,只是简单地提问了学 生情境图中的内容,然后就直接把例题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 学生面前,“有23盘花,每组摆5盘,最多可以摆几组?还 多出几盘?”这样的教学违背了例题的本意,完全忽略了学 生对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结果部分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显得 无从下手。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观察、思考,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并找出问题与条 件之间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单纯文字层面上的说明, 对于刚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 度的。所以,教师应该结合生活情境,图文并茂地把实际问题呈现出来,同时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动 手操作,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手段单一,解题策略缺乏多样性 受教材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课本中提 供的方法就可以了,而没有必要再学习其它方法,这种想法 是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相悖的,也不利 于对学生的培养。解决问题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 过程,找出适合自己的、容易的、合理的策略,使学生真正 体会数学思维在实际中的运用,会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分数除法一)”的过 程中,教师只突出了例题中用方程的解法,甚至在评课时也 有教师提出简单方程解法思路,只需要教会学生用方程解题 就可以了。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例题1是求“单位1的量”的一 步计算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中求“对 应量”的关系式推导出求“单位1的量”的关系式:“对应 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这样的计算过程简单、 思路十分清晰。通过分析教材可知,例题中用方程的解法就 是对分数乘法的一个承接,然后对分数除法的一个引入,并 非是规定了某种方法更好。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要真正体现解决问题教学的 地位和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全程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并从中选出最优的策略进行解题,使策略来自学生解决问题 的需要,从而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

三、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反思浮于形式 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有四个环节:①收集信息,②分析 问题,③寻求策略,④反思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 师往往只落实了前面三个环节,却忽视了“反思问题”这个 关键的教学环节。每次听课,到了还有两三分钟就要下课的 时候,教师都会设计“谈收获”这个环节,而绝大部分学生 都只是例行公事地回答,例如,“我学会了求圆的面积”“我 知道了用除法求平均数”……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概括了 整节课的学习。这样的反思流于形式,没有让学生完整地去 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利于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问题过程中忽视了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是一种数学的思 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简化问题的一种强有力 的数学手段。通过数学建模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能够十分清晰地阐述题 目中各个量的关系,并通过关系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为数学 建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往往到了这一步教学就没有继续 深化、拓展了。同样以六年级“解决问题(分数除法一)” 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关系得到了关系式“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然后就按照 教材的思路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接着就是练习巩固。这样的 教学对关系式的利用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既然学生已经掌握 了分数乘法,那么分数除法就只是出现在方程计算当中的 “x=28÷■”吗?笔者认为,在得出关系式后,应该让学生 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探究、交流推导出“小明体内水分的 质量÷■=小明的体重”,然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做法(方 程和算术),并加以肯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 决问题。在巩固了新知以后,教师应再回到例题的关系式当 中,让学生去总结每个量所代表的意义,进而推导出求“单 位1的量”的关系式“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部 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还可以推导出“对应量÷单位1的量= 对应分率”。这样有意识地开展数学建模的教学,学生就不 会简单地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数 学意义的联系,经过思考与再创造的过程,获得实质性的模 型建构,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

小学解决问题教学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 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维和知识去解决实际问 题,从而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学 习中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策略,体验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 流并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 更新观念,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手段,大胆去“解放”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情 感,激发学习动机,真正把“课改”落到实处。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