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母亲节 > 强化技能在幼儿教学中应用 教学强化技能

强化技能在幼儿教学中应用 教学强化技能

来源:母亲节 时间:2019-11-25 07:49:30 点击:

强化技能在幼儿教学中应用

强化技能在幼儿教学中应用 强化技能在幼儿教学中应用范文 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系列促进幼 儿知识技能,巩固、激发与维持幼儿活动积极性的行为方式。

强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 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称为强化”。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在教育活动中,当教 师给予幼儿的刺激,倾向于增强幼儿行为重复的可能性,而 且能使幼儿心情愉快、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改变幼儿的 不良行为,这种刺激就是积极强化,如表扬、奖励。但当教 师给予幼儿的刺激令幼儿不愉快甚至反感时,那么这种刺激 就是消极强化,如批评、惩罚。由于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 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所以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我们 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注意多运用积极强化,尽量减少或避 免消极强化。

一、强化应承载具体信息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无论使用哪种强化方式,都应有利 于发展幼儿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使幼儿健康成长。比如,在 幼儿搭积木的活动中,教师若能运用富于具体信息的表扬, 幼儿就会明白老师在关注他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进步,并 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事情,有什么进步,从而增强 自信心。反之,如果教师只简单地使用“了不起”、“真棒”、 “你真能干”之类的话语鼓励幼儿,却不能使幼儿从教师的表扬中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了不起,棒在哪里,能干在什么地 方,这样缺少足够信息的强化,却常常显得空洞,不能启发 幼儿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功。

二、强化应让幼儿理解行为的意义 强化应该帮助幼儿认识他的行为好在何处,给他人给集 体带来了什么,即理解他的行为的意义,以利于幼儿将道德 认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如果表扬仅仅与行为的最终结果相 联系,不仅会削弱表扬的教育力量,甚至还会引起负面效应。

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小朋友捡到一块橡皮交给了老师,老 师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以后班里的孩 子捡到铅笔、手绢等物品都上交给老师,并获得小红花。一 天,亮亮一大早来到幼儿园,交给老师两元钱,说是在幼儿 园门口捡到的,老师表扬了亮亮,也奖给他一朵小红花。下 午,亮亮的妈妈来接亮亮时,对老师说:“今天早晨亮亮向 我要了两元钱,说是钱交给老师就可以得到小红花,这是怎 么回事?” 显然,由于教师只重视强化幼儿拾金不昧的行为结果, 而忽视了对其行为动机的强化,使得幼儿由于年龄小、认识 能力有限,没有理解教师奖励小红花的真正目的,只是简单 地把小红花与上交物品联系在一起,认为只要向老师上交物 品,就能得到象征好孩子的小红花,从而导致“无金”可拾 而又想得到老师表扬的亮亮拿自己的东西上交以得到“小红 花”。又如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如果利用表扬手段引导幼儿逐步认识劳动的意义的话,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有的 幼儿早晨来园打扫了卫生,教师不直接表扬或奖励幼儿的具 体行为,而是与全班小朋友一起议论,在这样干干净净的活 动室里觉得怎么样,大家都说,干净的活动室让人舒服,心 情愉快,学习、游戏会更好等,这时老师适时地问:“大家 知不知道是谁做的好事?”当说出这些幼儿的名字时,老师 带头和小朋友一起大声地说“谢谢你们”这样的鼓励、表扬 有利于引导幼儿认识自己劳动的价值,有利于推动幼儿的劳 动动机从狭隘的为自己得到表扬向着为集体的广阔方向发 展,逐步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强化应考虑不同儿童的需要 教师使用强化手段要因人而异。有实验表明,性格、家 庭、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文化背景等不同的幼儿对强化的需 要程度不同,所需要的强化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性格内 向的幼儿比外向的幼儿更需要强化,不和睦家庭的幼儿比和 睦家庭的更需要强化。对家庭经济层次不同的幼儿来说,低 经济层次家庭的幼儿愿意得到物质形式的强化,而对高经济 层次家庭的幼儿则言语的强化更有效。东方的幼儿习惯接受 教师的微笑、触摸,而对于西方文化中成长的幼儿则更喜欢 教师的拥抱、亲吻方式的强化。因此,如果无视每个幼儿的 特殊需要,千篇一律地使用单一的强化形式的话,强化的效 果就会大大削弱。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情况更为复杂,一 个班里几十个孩子,除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各不相同外,幼儿活动的性质、难度、阶段、场合等 也不一样。所以,幼儿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的认识和理解水 平、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考虑何时强化,怎样强化,强 化到什么程度等。教师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 仔细观察每个幼儿的反应,认真总结经验,才能有效地影响 幼儿行为,增强强化效果,促进幼儿的发展。

四、强化不能统一尺度和标准 强化能否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取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 是否正确,强化不能背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影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但遗憾的是,在幼儿园教育中,无论是美术活动、手工制作 活动,还是看图讲述等语言活动,总有教师习惯当众表扬自 己认为做得好的幼儿,常常看到教师巡回指导时,随手拿起 某个幼儿的作品对全班说:“小朋友,你们看,××画的公 园多漂亮呀,红的花,绿的草,还有蓝天、白云……”“× ×讲的故事很完整,不错,真是个好孩子。”教师本来是想 通过表扬个别幼儿来启发和指导全体,但却无意中犯了教育 上的大忌,即忽略了每个幼儿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评价应当 注意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由于教师无意识地向全班幼儿宣 布了一个统一的尺度,使得所有的幼儿都知道了那样做,老 师才喜欢,才是好的。而能力差的幼儿,尽管他们也努力地 做了、画了,但教师仍没有去注意他们活动的过程、肯定他 们的努力,因而就会灰心丧气,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所以,教师应对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和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牢固 树立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的思想,使教师的强化,能有 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五、及时性强化和间歇性强化相结合 对于学习和纪律行为较差的幼儿,教师要注意及时强化 他们的微小进步。如爱说话的幼儿安静下来的时候,过分爱 动的幼儿安静地坐到位子上的时候,都应引起重视,对他们 的行为给予及时肯定和认可。当教师期望的某种行为已经相 当巩固了,要逐渐减少强化的次数,直至最终在每间隔一段 时间后,偶尔给予强化。这种间歇性的强化对于保持已养成 的行为,比经常的强化更为有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很多 教师都在运用强化手段,但所使用的强化手段是否达到了目 的?怎样强化才能有效地影响幼儿的行为和发展?这些问题, 还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思考和研究。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