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劳动节 > 中国民族文化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大全

中国民族文化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大全

来源:劳动节 时间:2019-08-15 17:45:53 点击:

中国民族文化故事

中国民族文化故事 中国民族文化故事篇一:关于元旦的由来传说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 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 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 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 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 《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 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 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 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 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 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 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 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 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 (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 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 天所说的元旦。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 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 事,都十分受人爱戴。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 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 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 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 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 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 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 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 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 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 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 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 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中国民族文化故事篇二:神鱼送屈原的传说 相传,屈原有一个堂妹叫屈幺姑,她是喝三峡水长大的贫苦渔家女, 模样俊俏,心灵手巧,性格刚强。她曾驾着渔船迎着西陵峡里的风浪,送屈原云 游四方;她曾陪着屈原翻山越岭,听民歌,采楚风,帮助屈原在故乡橘林里写下 了《橘颂》诗篇。屈原从郢都回到家乡,擂鼓募兵,抗击入侵的秦国军队,屈幺姑马上 带领峡江上的渔民船夫,最先打起抗秦保楚的旗帜,向屈原请战。

一天,屈幺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漂亮的雀儿,在她头上绕着飞, 一边叫唤着:“我哥——回——哟,我哥——回——哟!”后来,小雀儿飞走了, 屈幺姑便拔腿去追,追到西陵峡口,就不见了,听到有什么人说了这样两句话:
“江水倒流三千里,屈原死在鱼肚里。”这时候,屈幺姑看见江水里冒出一条大鱼, 鱼背上驮着屈原的尸体。

第二天,屈幺姑把这个梦告诉给乡里姊妹们。姊妹们就跟屈幺姑一同 跑到西陵峡口上,一边洗衣裳,一边喊着:“我哥——回——哟,我哥——回 —— 哟!”一眨眼,乌天黑地,像是洪水要来了。江边一股子浪头儿拍打过来,淹过了 姊妹伙儿捣衣的石墩子。

她们惊惶地向江面张望,只见一个像芭蕉叶片似的东西,在浪堆里晃 晃荡荡。仔细一望,嗬,原来那是一条大鱼的鳍。

屈幺姑便打着“啊嗬”对大鱼说:“鱼呀鱼,你若是把我哥哥驮回来了, 就到岸边来呀!”话音刚落,大鱼真的游到岸边,上了石梁子,首尾一蹶,忽然乱 蹦乱跳起来,两只灯笼大眼刷刷地流泪,然后轻轻儿扇动鳃,亮出白亮亮儿的肚 皮。

幺姑盯着大鱼的肚皮,麻利地从头上取下扁簪,把鱼肚子划开,一股 鲜血从鱼肚里流出来,渐渐露出一口通红的棺材。姊妹伙儿扑上去,揭开棺材盖 子,一看,里边躺着的正是屈原大夫的遗体。

姊妹把鱼肚子缝好,将鱼放了生,然后抬着红棺材回乡安葬,一路哭 着叫着:“我哥——回——哟,我哥——回——哟!” 屈幺姑满含悲愤,越哭越伤心。忽然她一头撞在墓碑上,化作一只嘴 巴殷红、羽毛金绿的鸟儿,穿过金色的阳光,飞进了丛林。她还在声声呼唤着:
“我哥回,我哥回……” 从此,每年端午节,归州屈原沱都要举行龙舟竞渡,机智的艄公和勇 猛的桡手(划桨的人),都在鼓声中高喊号子:“我哥──回哟!我哥──回哟,”那条神鱼,一来因肚子受过伤,二来因惦着屈原的故土,从此上不过 泄滩,下不过青滩,永远留在西陵峡里,每年都要来一趟屈原沱哩。

中国民族文化故事篇三: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 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 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 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 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 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 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 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 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

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

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 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 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 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 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 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 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 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 “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 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 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 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 食品。

看过中国民族文化故事还看了:
1.中国的民族文化故事 2.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故事精选 3.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精选 4.中国传统文化励志故事 5.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故事 6.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