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建军节 > 影响高等教育的因素 [浅谈高等教育下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因素]

影响高等教育的因素 [浅谈高等教育下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因素]

来源:建军节 时间:2019-11-15 08:26:20 点击:

浅谈高等教育下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因素

浅谈高等教育下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因素 论文摘要:大学的发展战略,应在正确分析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准 确审视自身生态位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通过制度环境的优化为切入点,建立完善 合理的内外部制度并以此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促使大学生态环境达到平 衡;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特色战略的指导思想,以学科生态位的准确定位为切入点, 带动大学其他事务和活动的战略制定与选择。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态;大学;发展战略;战略选择 一、生态环境分析:大学战略选择的环境嬗变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大学则是高等 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体或种群。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 要素,受到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嬗变的影响,大学同系统中的其他个体或种群的 关系,以及在这个种群内部中个体之间的关系,也都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将 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战略选择。

1.大学制度环境的嬗变 大学的制度环境是由依据大学的职能、任务和目的有意识地选择的, 对大学的运行具有强烈的规范性、层次性、组织性和程序性的规定所构成。制度 环境是影响大学行为决定、资源配置与办学效益的一个重要环境变量,对大学的 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影响,也是选择大学发展战略时必须予以重视的变量之一。

(1)大学体制的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大学的办学体制、 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反映出了大学制度环境的变迁。

首先,《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 学,实行民主管理。”由此明确了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完成 了对于公立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分离、举办权与办学权分离的体制安排的法律确 认,使政府与公立高校之间除了具有法律所规定的行政管理关系之外,还为两者 建立具有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

其次,办学体制的改革带来的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中央和省级 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形成,大学的教育 资源与权益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开始社会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授、学生、职工及校外各界人士的民主参与,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等,都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环境的变迁注入了动力。

第三,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来源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大学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使大学的筹资有了较大的自主权。现阶段,我国 大学教育经费来源大致可分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团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 社会捐(集)资经费、学杂费、其他教育经费五种。据统计,1996年至2005年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80.34%降至42.46%,社团及个人办学经费所占 比例由0.17%升至6.83%,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4.70%升至 18.39%。[2]部分 高校的自筹资金与社会筹资部分已经超过了国家财政拨款。这些资金形式在高校 教育经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说明了大学筹资来源和办学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趋势愈发明显。

(2)大学治理的提出。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在题为《我们的全球 伙伴关系》的报告里,将治理定义为 “个人或组织、公共部门或私有部门管理其 一般事务的多种方式的总和,它是一个使得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妥协并采取合作 行为的持续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 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随着我国大学办学、管 理和投资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冲突与多元利益在我国现有的大学体制中已经显现, 大学的发展战略选择也应在冲突与多元利益的背景下作出调整。在明晰制度环境 变迁的前提下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发展战略选择中的“核心选项”。

2.大学外部环境的嬗变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为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 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即已进入了15%~50%这个区间,到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 到24.2%,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近十个年头。在新 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2020 年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对已经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描述, 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它提醒着每一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达到15%以上的国家,需要在这个时候密切关注大学的活动及环境可能会发生的 变化,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来应对这种变化。例如,大学基于就业市场的变化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所作 出的调整。也只有适时关注这些变化,才能使自己在自身所处的生态系统或环境 中保持平衡。

(2)高等教育的竞争化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高等教育领域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正受到重大挑战。仅仅 是招生与科研两个方面的竞争就在大学之间不可开交地进行着。国内大学在招生 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大学排名的风靡带来的直接结果,反过来又 促使各个大学在排行榜上你追我赶。而科研竞争则直接反映在高等教育主管部门 在有关项目经费资源划拨的竞争中。此外,在学科之间、相同层次类型大学之间 甚至是大学内部的学院之间,竞争都已存在。这种竞争化的趋势大多表现在通过 合并、扩招、征地、建房等手段扩大规模,以高投入引进人才,重奖科研成果, 突出表现为办学层次的攀升等。虽然这种对于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竞争存在着诸多 不合理的现象,但是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这种竞争已经对大学发展 战略的选择产生了直接影响。

(3)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 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 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 化发展战略已经是许多著名大学的必选战略。从办学目标及理念到师资生源招收, 从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模式到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不仅 仅局限于大学要在国际竞争中谋求自身发展或占有一席之地,更表现在国际化进 程中,由国际化带来的资源共享或者其他大学在国际化中已经谋求的利好而对自 身产生的影响。对于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大学而言,一个生态要素(这里指大 学个体)的行为或者变化,会对其他生态要素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3.大学内部环境的嬗变 大学内部环境的嬗变主要是指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制度变迁之外的学 术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的变迁。在大学生态系统中,制度环境的作用甚为 明显。但除此之外,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其内部的学术生态环境、文化生 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处理学术、文化、人文与制度 等诸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进行发展战略选择时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学术、 文化与人文生态要素是大学生态系统中最不可控的要素,如学术生态环境的嬗变 受到了学术研究人员不稳定性的影响而比较特殊;文化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嬗变则 更是因生态环境内的个体差异而需区分对待,较为复杂,如学生活动的开展、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因为大学作为一种特殊属性的学术性组织,在其中进行 学术活动的人有着较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甚至可以作为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十分 重要的一个生态要素。将这种特性提高到战略的高度予以考量,是大学真正走向 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

二、生态位审视:大学战略定位的转移。

1.生态位的内涵 生态位(niche)概念是由生态学家格林努(J.Grinenll)于1917年对生物居 住的栖息地进行生态上的分类时第一次提出的。随着学者的探索与认识的成熟, 生态位理论揭示出了个体、种群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生存与竞争的基本规律,不 仅在现代生态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推广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 工业、教育、建筑设计等领域,为各个领域的问题分析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 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位置。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个生态位只能有一个物种, 没有两个物种生活在同一生态位中。如果同一生态位中出现了两个物种,则必然 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亲缘相近,具有相同生活习性的 两个物种也不例外。如果物种形成并拥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就可能 弱化与其他物种的恶性竞争,保持生物群落和生物圈的有序稳定。

2.大学战略定位的生态位审视 基于以上生态环境分析下的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回答在 这种动态竞争环境下如何选择与自身资源能力和优势特色相契合的大学战略生 态位,并根据其确定职能、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 财务等诸多要素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和战略定位问题。

以生态位的理论逻辑来审视大学的战略定位,我们不难看出:第一, 一所大学的生态位可以从不同性质、类型和发展程度来判断。不同性质、不同类 型的大学会构成一个高等教育的总生态系统,总生态系统又根据性质、类型、学 科等要素由各个子生态系统构成。第二,每一所大学都应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定 的“生态位”。第三,处于同一个生态环境乃至生态系统的大学之间存在着动态的 竞争关系,这种生态环境或者系统可以是地域上的,可以是类型层次上的,也可 以是学科环境或系统上的。同时,生态位越接近的大学,彼此间的竞争越激烈。

第四,在资源容量及变化等同的前提下,每一所大学所占据的资源或空间是一个 多位的集合,对于自身所处的生态位的资源或空间的认知情况将直接决定他们占据何种生态位,并选择何种战略来争取这些资源或空间。

生态位视域下大学应有的战略生态位在现实情境中并没有得以实现, 生态位的重叠与错位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大学之中。

第一,大学生态位重叠。我国大学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 上的定位都有重叠的问题存在。言必称建成“世界一流”、“国家一流”或“省内一 流的综合性院校”的定位造成了大学生态位的内部趋同和过度重叠。许多新近成 立的本科院校或者学科基础较薄弱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定位时也一味追求不切 实际的高层次定位,而摒弃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个性特色与任 务职责。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单一的发展定位模式只会造成大学的生态位重叠, 而这种生态位的重叠则会带来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最终致使大学自身在竞 争中被淘汰。

第二,大学生态位错位。从社会生态系统来看,大学属于文化领域, 其作为一种文化组织或机构的本性毋庸置疑;从组织属性来看,大学是一个学术 性组织,在大学的活动、组成成员、所处环境和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较强 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无论面临怎样的制度、外部和内部环境嬗变,大学作为一种 文化机构和学术性组织的属性都不能发生改变,一旦在这种定位中发生错位,那 么将给大学带来致命的打击。但是正如上所述,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 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当前我国许多大学甚至是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大学纷纷降低 了门槛,举办“独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创办高新科技产 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等,对于这些活动的过分关注将逐渐导致大学生态位 的错位,使大学失去其固有的学术性本色。此外,不少地方性大学急功近利,不 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地对自身进行定位。

三、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发展战略选择的对策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对于大学发展战 略的选择来说,这种复杂性更为突出,它不仅表现在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众多, 更表现为大学自身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选战略之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生 态环境分析和生态位审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大学发展战略选择提出如下对策 建议。

1.大学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平衡一个生态系统内生态环境的平衡极易被打破,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转 型时期,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制度环境的优化在大学发 展战略的选择中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制度环境的优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完 善合理的内外部制度影响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态环境达 到平衡,实现有机统一。外部生态环境的制度优化实际上是强化大学的办学主体 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通过一整套完善的高等教育 系统的制度体系来引导大学重构协同一致的发展战略。而内部生态环境的制度优 化实际上是通过强化学术权力,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干预,建立权责明确 的组织系统,构建大学内部学术规范等手段,重新确立以学术为中心的学术生态 环境、以人为本(这里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生态环境和以自由创新为精神核 心的人文生态环境。对大学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分析与调整是大学发展战 略选择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大学发展需要何种环境,才能在生态系统中审时度势, 随时应对竞争与挑战。

2.大学生态位的把握与选择 大学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根据其自身层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发展 空间,也就有适应自身生长的特殊位置——生态位。不同的自身实际情况决定了 不同的生态位把握,不同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态位选择,进而影响大学在 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的定位与选择。根据高校生态位的分离原理,为避免直接竞 争,同类大学应该采取同位相异的原则避免生态位高度重叠.这就决定了大学在 进行自身生态位的把握和选择时,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 学特色上的即时情况,然后以差异化战略和特色战略的指导思想对自身的办学目 标及理念、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生源招收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具体环节 进行重构和渗透,并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 力。而生态位把握与选择的起点可以以学科建设作为切入点。学科是大学最基本 的构成单位,由于学科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异质性直接决定了学科在其 内涵与外延上都具备了大学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生态要素的基本特征。以学科建 设和发展为主线进行生态位把握和选择,并以此为切入点将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 知识资本有效地整合,进而由此扩散至办学目标及理念、生源招收层次、师资队 伍建设等层面,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案

此外,生态位的准确把握与选择,不仅要求定准自己在社会发展和区 域经济中的地位和责任,同时要认清自己在一定区域高等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从 而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同时还要求大学根据社会和地方需要以及自身优势来进行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生态位是可以并且应该发生变化的,这是大 学选择发展战略时需要注意的一点。而生态位的提升及其提升空间是大学在制定 发展战略时应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