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节日 > 春节 >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心理健康的定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心理健康的定义

来源:春节 时间:2019-11-16 08:17:00 点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个体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人本主义的新思潮等为主要理论基础,重视个 体积极品质的开发和积极心态的培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分析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来源、体系、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和方法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重点规 划课题“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 HGJXHB1111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含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孟万金教授创立。该理念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并借鉴了西方积极心理 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关于心理 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孟万金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 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从正面发展和培 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活动。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源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近年逐渐兴起的积极心理 学( Positive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 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 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谢尔顿(Kennon 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 力量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具 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倡导要用一种 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以此激发个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使 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思想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与修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是人本主义思潮及它所激 发的人类潜能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 始研究人性的积极面,马斯洛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 患者、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将会越来越小……,如果心理研究的关 注点过多地集中于心理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势必会忽略个体的积极特质、自我实 现能力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人本主义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人本主义强 调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发展,认为人类有 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成长倾向,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 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为现代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 论来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如“自强不 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庸”的修身思想、“性本善”的人性论思想、“中和” 的人生态度、“预防”与“整体”的中医养生精髓,这些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 理论奠基和重要依托。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象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关注面较小;而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对象不仅仅是有问题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二)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即重视研究如何解决出 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 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

(三)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即传统心理 健康教育目的是问题的消除,侧重矫正和治疗。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形成积极认知 和积极的品格,学生可能以后还会出现别的问题。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 培养和调动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侧重于人的心理发展。积极型与传统型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区别,但是两者之间还有着非常 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批判、继承与 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防患于未然,通常采取“提前预防”和“积极引导” 去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达到对心理问题预防的目标。当一旦出现心 理问题,此时就需要对问题进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干预了。

四、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不是分 离或者毫无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个融合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因素是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因此,要建立起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应 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丰富的资源,重新整合社会及家庭、学校等各种心理健康 教育的积极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 以学生﹑家庭和社区为载体,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 整合之路,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营造积极健康的大环境,组织系 统中的各因素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共同培育学生 的积极品格,共同打造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开展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要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内容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 学生潜能的发挥,可以开展如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主题讨论、专家讲座、素质 拓展训练、心理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科技 服务、支农支教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增强适应社会和自 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形成积极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 人格,培养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人受到 感悟和触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包含积极教育的因素,给学生以启迪和 影响。校园环境要优美,使人心旷神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体验美感、陶冶情 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形成积极人格。校园的精神文化要丰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和独立人格。

五、我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一)汇聚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院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大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 教学活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机结合了各种教 育要素,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积极心理。

目前,我院心理健康中心在学生入学时,为每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档案包括家庭联系方式、个人家庭情况及支持系统等。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每月 都会与各科教师及辅导员老师进行沟通,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 康教育活动和教学模式,面对全体和个别学生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学科渗透、 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积极与学生家长、学生的社会支 持系统进行沟通。这些举措更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了学校心理 工作的长足进步,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我院教师自2010年以来,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师 注重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同时也以积极的心理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学过程中, 较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尊重的词汇,鼓励信任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学生的积极情绪和 体验,使学生能以自信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和自己的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的效果体现在,我院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我院学生就业率较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优秀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 评,各种技能大赛、艺术展演获奖次数较多。

作者:柳忠琴 来源:文化研究 2015年3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