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销售合同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案例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案例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

来源:销售合同 时间:2019-11-26 07:56:50 点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案例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案例教学模式 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现状与思考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政治觉醒,在 2005年,中央有关部委便推出了极具实践的新课程体系[1]。

新的课程将原有的7门课减为5门课,这5门课集中体现了思 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任务,例如:《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从哲学的高度为学生建构科学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概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悉数展示给学生, 让他能够从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寻找自己人生未来的价值与 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中华民族 的过去,尤其是1840年以来的伤痛,用历史材料去证实中国 共产党的伟大贡献和政权合法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这一门课很贴近现实,为学生未来生活可能面临的诸多 问题考虑并务实地把法律加入其中;
《形式与政策》明确地 针对时下热点,帮助学生摆正方向并深度分析,是学生理解 大势的重要工具。总的来看,我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 围绕着“大局”来展开,让学生形成大局意识,在学习中主 动知道大局,分析大局,坚持大局。

面对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一线人员,必须深刻地分析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现实的 课堂教学为出发点,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引 进国外思想教育的新成果和新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堂活动,大多没有实质 内容,只是在唱“口号”,拉“标语”,并没有深入到学生 的内心和情感中去发掘最能打动他们的正能量。这些浮于表 面的教学活动,只会让思想政治课失去更多的地位和支持, 因而,必须以最新鲜的思维去撬动成旧的教学模式。

二、专题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上世纪初,美国学者[2]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开始利用 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 果,后来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承认与推广。案例教学之所以取 得那么大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理论角度去看待它, 很明显就可以发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身影,学生学习知识 的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必须依靠主体对外在素材进 行分析和内化,才能产生自我的知识体系。这种新兴的教学 模式便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关注,他们在自己的 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不断地引入这种新型模式,形成了独 有的专题案例教学模式。从概念上来说,专题案例教学模式 是以案例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通过师生在案例情景下互 动交流,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理解、评价、应用四大 环节,从而构建自己的实践生活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 特色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为背景,将课堂知 识教学实例化,从现实背景帮助学生产生更真实的实践体验。

在专题案例教学的实施时,教师主要需要抓住以下案例选择 ――案例制作――案例分享――案例评价四个环节,相互之间关系固定,不能随便打乱。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 学质量提升时,表现为适应新环境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特别是课堂主动性调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效果等方面, 作用巨大。

(一)调动课堂主体的能动性 大学课堂在本质上其实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平台,这 一个平台所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是尽可能地真实或 还原真实。课堂的模拟性特征,使得它必须要给主体足够的 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去利用和发掘自我 的潜在能力。传统的课堂只是为教师而设计的,而现代的课 堂不仅要为教师设计,还要为学生设计。这种设计的核心就 是主体的能动性,以能动性为抓手,着力提高课堂最终的时 效性[3]。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能动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这种考验就是源于案例的制作,例如:在《思想品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前 的案例制作时,考虑到第一位的因素就是形象性与故事性相 结合,之后确定“林则徐的仕途浮沉”作为案例,在找寻资 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许多历史知识和典故,并对中国 近代的屈辱和不公深感沉痛。为了扩大学生的认知面,从更 广阔的角度去解读西方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台湾 学者研究林则徐的论文和资料,又会有另一种解读。教学不 仅仅限于课堂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课下去充实自己,教师要 充实自己,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充实学生,在上课时,我便以“林则徐的仕途浮沉”为教学材料,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 趣,对于他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还有许多不为自己所熟 知的故事兴奋不已。通过一个小小的案例,学生的学习能动 性被调动了起来,而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因为这一个制作案例 的过程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开发学习资源的多样性 现代学习理念要求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重要是创 造知识即是探究性学习,案例学习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 上,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学习资源运用上, 实践教学[4]运用的资源最为多样,也最为综合,最适合实 践教学的模式便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资源来自实践, 特别是来自于真实的社会时政热点,对于当代大学生十分具 有吸引力,而且很能打开他们的思维窗口,从多个角度,多 个层面去透析时事背后的深刻规律。这种丰富的资源,必须 得到有效整合,这种手段只有案例。针对《思想道德修养和 法律基础》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实践法律规范”的案例教 学,表面上看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明白法制重要性,但是这 种与他们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的话题,很难引起共鸣。因此, 我制作了专题案例“美国次贷危机与法制的关系”,选取了 多种类型和多种观点的材料,集合百家之言,例如:西方媒 体对自身文明的审视;
中国社会各界盲目乐观;
学者对美国 和世界金融制度的反思等等。这些多样的材料和资源,都可 以集中到“次贷危机”这个案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时政学习的材料,也增加了更多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学习资源。从 上面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探究性学习, 最好的开展形式就是案例教学法,这种将多元化的资源以理 论实践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民主与和谐的交流气氛。

(三)生成教学成果的显著性 一门课最能反映教学效益的东西,便是教学成果,特别 是显而易见的成果。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重要 价值之一,这项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教学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协 调与统筹,特别是在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讨论与述 评时,必须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将学生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紧紧地凝聚在“大局”思想上来。思想 政治教育最高的目标就是实现情感态度的认同,在实施教学 活动时,以情感类的专题案例分析与探讨最能产生显著的教 学效果。针对学生个人品格培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 础》课,在第三章“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标题下第二节 “人生价值的取向与把握”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面临选择时的从容不迫的精神,在这种 个人价值取向比较明显的课题,往往会让很多教师在阐述 “大局”和“小我”之间关系上犯难,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 效果。其实这些困惑,并不是没有破解之法,最重要的就是 教师能够以真情实感的案例进行教学,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 尽可能地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取向。例如:我在这 一课时的设计时,以“我的选择,我负责”为题目,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经历、个人选择等内容制成案例,提供给 学生,让学生以“我”的角度去面对我以前所遇到的困难和 抉择,畅快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那节课结束之后,有 很多学生自愿留下来和我一起交流自己的感悟,还有自己所 面临的困扰,希望能够从我这里获得更多的答案,虽然我并 没有给他们任何准确的答案,但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 到了。这群浑浑噩噩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也开 始有了思考,对于现在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选择有了醒悟。

三、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简单地说,我们的专题案例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以一种 真实场景重现的模式,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研究或探究的 过程。在实践这个过程时,教师有可能遇到各种挑战和障碍, 特别是来自学生的挑战,还有就是制作案例遇到的障碍。这 些问题的解决,还是必须依赖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点,发挥 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并开发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 和素材以及利用情感态度的非理性特征,去完成教师的教学 引导工作。

(一)专题案例单一 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教学资源的 匮乏,尤其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教学载体――案例。如果案例 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有效实现引领, 那么很有可能整堂课都是会失败。但是实际工作中,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教师常常面临的情况就是案例紧张,案例内容过于单一,更甚至于没有案例可用。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必须 做好充足的上课准备,平时生活过程中时刻注意案例的搜集, 特别是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这些事情就是最好的案例, 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例如:前几年,学校周围发生了 不少与学生有关的治安案件,但是学生相互之间并不能说清 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内情。不过各种 流言和小道消息,在学生之间便不胫而走,对于学校正常的 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在《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便用“我们身边发生了什么?”为 案例课题,将自己所知道的各种大小事情都编在其中,以自 己听说和亲身经历的时间先后顺序打在PPT上面,让学生参 与并填充自己所知道的相关内容,经过一节课的努力,各种 大小故事便都浮出了水面。从学生的细节补充,我的案例库 又得到了充实,并且将他们的消息来源和我的消息来源进行 对比,就可以发现最多的就是以“听说”“据说”等不确定 信息。最后,我用法律基础知识为学生的道听途说做了界定, 这些流言只要不是针对他人的恶意攻击和诽谤都无伤大雅, 但是我们老是生活在流言之中显得太悲哀了。生活不仅也是 一个“万花筒”,而且也是储藏案例资源的大宝库,只有留 心生活,留心小事,我们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案例供给。

(二)背景知识不足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 综合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知识,比如:教育学、哲学、历史学等,这种复杂的学科背景,直接导致思想政治 理论课中出现的案例内容复杂多样。这种多样的案例虽然可 以给学生以多种层次和角度的透析视角,但是也给学生的相 关背景知识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文理分科的高中 教育教学现状,一时无法被打破的情况下,课堂案例的相关 背景知识不足产生的问题,显得更加棘手。在此时,补充学 生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存在着两方面的困难:一是时间上并不 能够充分的满足;
二是学生自己并不会化太多的心思去关注 这些背景知识。因此,教师必须选择一个能够化难为易的方 法,把背景知识浅化为已有的生活常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案例的内容。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当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一章,关于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时,最难 以理解的一节知识,因为这里涉及的背景知识既有马克思主 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又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些理论作为课题的背景知识,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理解起 来都很有难度,更何况是非专业的学生。在上这一课时,我 选择了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案例,以中国改革开放之 前和改革开放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及背后的原因所折射出 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让学生从正面去了解共产主义的 存在巨大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三)课堂结构松散 日常生活中,案例往往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虽然能够调动人们的兴趣并引来极大的关注,但是这种故事化的倾向 也使得实行案例教学法的课堂结构比较松散,难以让学生的 注意力集中,并进行足够深度的思考,总是停留在表面。学 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是课堂气氛活跃必不可少的要素, 然而学生的热情一定要集中到学习上来,将精力放在对课堂 问题的探究和案例的分析上去。对于课堂结构松散的问题, 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局限。因而,在上《毛 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关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课时,我原本设计好以“社会主义基 本路线的内容和实践”作为案例交由学生分析,这条基本路 线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并思考在实践过程中如何贯 彻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然而,在进入教室时,我发 现许多学生正在议论“中日钓鱼岛之争”,而且谈论得很激 烈。我想自己应该适时调整自己上课的思路,将“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放在最后,先以“钓鱼岛”问题为引子,和 学生一起探讨相关问题的产生、变化和现状,并让学生以自 己的想法制作一个方案“夺回钓鱼岛”。表面上看来,这堂 课已经脱离了上课的主线,但是最后3分钟的时候,我打住 了所有的讨论,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即是“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与钓鱼岛争端之我见”。这样一下就将案例教学的主动 权给了学生,在课堂上大家充分的讨论已经有了充足的资源, 课后学生便可以从上课时获得的信息去制作属于自己的“社会初级阶段”案例。

四、小结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专题案例教学实践只是刚 刚起步,在这一教学模式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还需 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尤其是教师在构建案例教学 模式时,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还有待 进一步提高,道路虽然曲折但是终将见得效益。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