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务合同 > 【有关腊八节的散文】 腊八节是

【有关腊八节的散文】 腊八节是

来源:劳务合同 时间:2019-09-11 18:16:37 点击:

有关腊八节的散文

有关腊八节的散文 有关腊八节的散文:我们的节日——腊八 过冬至,冻鼻子;过腊八,冻下巴。腊八的到来,意味着一年中最冷 时刻的来临,但也意味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所以,我们还是在凛冽的寒风中, 欢喜雀跃,掰着指头数着,离过年再有几天。

腊八也是和农业之类的祭祀有关的节日,也意味着辞旧迎新之际的交 替,所以,它虽然不是春节一样的大节,我们记忆中也没有什么祭祀的仪式,但 这一天还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谁都会早早就操心腊八的到来,并且以传统的方 式庆祝腊八节的。最有名的就是要喝“腊八粥”了,这在前几天就要做好准备的, 只是到了腊八这天,煮粥喝,以不同于以往的简单方式完成节日的纪念。早在几 天前,母亲就取几碗扁豆,用簸箕颠簸,把草末、灰土、沙子之类的杂物拣干净 了,泡在清水中。要是自己家里没有扁豆,就要拿麦子、豌豆之类的到别人家换 不然,腊八粥的主要原料就缺了。

到了腊八这天,吃过午饭,大冬天一般没有活干,一家人围在热屋子 里,锅里倒进水、扁豆,适量撒点盐和食用碱,条件好一些的时候还可以放几把 大米,腊八粥就熬开了。我们在屋里呆不住,总是去外面玩耍,每隔一段时间, 都要跑回来看看粥熬好了没有。母亲总是说要到晚饭时间。有时玩得忘乎所以, 也就忘了炉子上面的粥锅了。到晚饭时间,浓郁的清香早就在外面弥漫,并且家 家户户弥散出来的都是同样的香气,所以整个村子都只剩下这种清香在扩散、发 酵。钻进屋子,一大锅粥早就熬好,灰褐色的粥中看不见一粒囫囵的扁豆,上面 还飘着葱花、葱沫、油花之类的,原来母亲早就用清油炝过了,不用尝就知道奇 香无比的了。大伙儿总是开玩笑说:清油炝驴粪蛋,都是香的。看见清油作为那 时的奢侈品,偶尔一次享受,就是最幸福的了。急急忙忙找来碗,舀上满满一碗, 几乎要溢出,吸溜一口,绵软沙甜、清香爽滑的味道,从舌尖奔流而下,直到肠 胃,然后在毛孔中渗透开来,浑身早就汗津津的了,舒畅无比。要是条件更好一 些的时候,还要在里面放点羊杂碎或者羊肉丁,那就是神仙也品尝不到的了。只 是可惜一年中腊八只有一次,甚至扁豆也没有,尤其对我们来说,有限的土地几 乎不允许种植扁豆的。不过这一天可以开怀畅饮,有时候一口气能喝下五六碗腊 八粥,直喝得弯不下腰去。只能提上棒棒棍棍,漫山遍野你追我赶,帮助消化吧。

哪怕凛冽的寒风刀子一样,也削不走美美地打一个饱嗝的痛快。有时候也吃扁豆面条,做法和腊八粥相似,只是锅里撒两三把扁豆, 熬好以后,只能算是汤,要比粥清得多,然后下上擀好切好的面条,煮熟了,炝 上葱花或者葱沫,吃起来别有风味。也许是平日里吃惯了里面放上土豆、酸菜的 面条,这扁豆面条,既有腊八粥的绵软,也有面条的滑爽,再加上盐碱的咸涩, 竟然自有其独特的口感。

喝了腊八粥,神清气爽,倍感精神,虽然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但心里一直热乎乎的,最冷之后,就是解冻,温暖的春天的脚步也就跃跃欲试了, 就开始盼望腊月二十三小年的到来,紧接着除夕、大年初一,美好的日子就会接 踵而至。虽然清贫,但希望总是在后面,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把人们的憧憬 串联在一起,把喜悦串联在一起,就像暗淡的日子链上,熠熠生辉的珍珠一样, 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有关腊八节的散文:又至腊八节 在暖冬里“猫冬”,时光静好,日子似乎格外踏实、平静和温暖。不知 不觉中,好几个远离尘嚣和聒噪的清闲假日已在指间悄然滑落而去,蓦然间,年 关迫近,腊八节已到眼前。

腊月初八一大早,乡村的家庭主妇们便里里外外跑出跑进忙碌起来, 淘大米淘糯米,洗大枣洗葡萄干,泡枸杞泡绿豆泡花生米,然后把它们一起下锅 用温火慢慢熬,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的饮烟里便飘溢出黏稠的香甜的腊八粥的味 道。随着这味道不断飘散不断弥漫,年味也就不断发酵变得愈益浓烈和醇香,如 同墙角那坛刚启封的陈年老酒一样让人陶醉让人神往。不觉想起小时候唱过的歌 谣来:
“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家”,“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 腊八就是年”,俗语说得不错,过完腊八节,喝完腊八粥,红火的年味就拉开了 序幕,与新年有关的话题便活泛起来,作为孩子,谁能不激动不兴奋呢!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这些歌谣,都会让我的记忆之 舟在心海里荡漾起儿时腊八节的一些涟漪来。

儿时的腊八节,一直很很清贫很单调却很温暖。

那时候,乡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甚是清苦,平时吃的以黄的(玉米面)为主,若到年关能吃几顿白的(小麦面)打打牙祭就算不错了。至于在腊八节里 用白米大枣枸杞花生仁等什物熬粥,那只能是全村数一数二的有头有脸的人家才 有的事,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所以,在我没有走出山村前过的近二十个腊 八节中,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腊八粥的概念的,也不知道腊八粥和腊八节有甚关联。

记得老家乡村有这么一个俗语:“腊月八,没米吃,不杀儿子杀女子!” 乍一听,感觉挺吓人的,似乎贫困的乡村充满了暴力和血腥!其实, 这句俗语虽带“杀”字却毫无杀机,表达的是贫苦人家过节时无白米无白面的纠结 和无奈,日子过得苦,只能迁怒于“女子”而心生叹惜和怨愤了。

但无论如何,腊八节还得过一过,因为腊八节毕竟是年关的开始,不 过是说不过去的。按照习俗,还得做点糊状和黏稠的饭食,不仅供人吃,还要给 鸡、狗、牲畜分享一点。吃了这种糊状和黏稠的食物,人和家禽家蓄便都糊里糊 涂,把苦日子当甜日子过了。而且,吃这东西还能糊住大家的嘴,谁也不能说糊 话乱说话。这样以来,黄的就大有用处大显身手了,家家用它来做馓饭糊糊汤, 热锅热碗吃上一顿,既祛寒气又蒙混过了节日,也算美味佳肴了。

除了吃黄的之外,腊八节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打“腊八(其实就 是河面上麻池上的冰块)”了。

腊八节作为新年开始的标志,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有的地方击鼓逐疫,有的地方跳神逐疫,有的地方用冰块逐疫。多年以来,老家 的乡村就一直保持这样一个习俗:腊月初八一大早,每家每户都打发人拿上铁棒 铁锤去河边、麻池(沤麻用的水池)上去打“腊八”,把打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冰块用 背蒌背回来,一块块放在厨房、粮仓和卧房之中,可以驱邪逐疫,久保宅第平安。

我们那儿的人把打来的这些冰块称作“腊八”,把打“腊八”看作是腊八节的一件大 事。

腊八节打“腊八”是个苦差但也是挺有趣的事儿。那时候的冬天确实很 冷,冷得很直接很干脆,只要一过立冬,雪就一场接一场的下,雪后,天气就一 天比一天的寒冷,到了腊八节,正值三九天气,“三九四九,关门闭首”,说的就 是这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这时候,小河、麻池里的水就结出了足足有半尺多厚的 冰层,正是打“腊八”好时节。每年腊八节一大早,我和两个哥哥,穿上破棉衣破 棉鞋,戴上暖帽,拿上铁锤铁棒,背上背篓,早早就来到麻池边上,把背篓放在 一边,找一个好点的位置站稳脚跟,然后臂膀鼓足劲抡起铁锤,手起锤落,随着“嘭”的一声响,麻池的冰面便裂开了缝,只听“咔嚓”一声,冰面四分五裂,分裂 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冰块。当然,这样的好运气不会常有,有时冰面较厚,需要连 续敲好几下冰面才能开裂。冰面开裂后,破开的冰块浮在水中,用镢头或铁锨就 可以捞上来,再用手把冰块装进背篓,用破棉衣把手擦干,然后背上背篓,满载 而归。

冰块背回家后,一块一块,光滑细腻,晶莹剔透,宛若羊脂玉,温润 而洁白,让人爱不释手。仔细端详时就会发现,这些“腊八”上天然镌刻着一些栩 栩如生的庄稼图案,有的像土豆,圆圆的大大的,一串连着一串;有的像玉米, 密密匝匝挨挨挤挤,如同青纱帐一样茂密;有的如麦穗,一穗压着一穗,一层连 着一层,颗颗饱满,显露着庄稼人的精神。这样的风景每年自然先由父亲领略, 他在窗前迎着朝阳眯着眼睛把这一个个冰块仔细端详摩挲够了,然后就会一捋胡 须说:明年的洋芋长势好,麦子看起来也不错,明年咱家该多吃些白的了吧!说 完,父亲把他鉴定过的“腊八”又转给了母亲,母亲一块接一块挨个看了一遍,颇 为惊喜地说:他大,我咋看“腊八”里有很多书,你说咱家贵娃能念下书不父亲听 了,又拿起母亲说的那块冰,翻来翻去端详了好一阵说:只要好好念,应该是有 希望的! 这样端详冰块的,不只有我的父亲母亲,老家村庄里的人都这样,他 们一直以来都相信一个传说,“腊八”图案能预示来年五谷杂粮的收成。所以,看 看一个个冰块,他们就能看到来年的希望,或者能获得一个辛勤劳作的理由和念 想! “腊八”给了庄稼人一种念想一种力量,就更值得珍藏了,捧一块“腊 八”,放在厨房,再捧一块,放在粮仓,再捧一块,放在卧房,不论家里的哪个 角落,放上一块“腊八”守着一块“腊八”,便能在一年四季驱邪祛疫,免受蚊蝇喧 闹之苦,阖家安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去收获更多的希望。

从我记事起一直到高中毕业前,我家每年都在吃黄的馓饭喝黄的糊糊 汤打“腊八”端详冰块憧憬未来中过腊八节,迎接新年的到来。而每年这一天里, 父母都不遗余力地从一堆冰块中生搬硬套地找出一两块有书本形状的冰块,端详 一阵后,他们的眼睛里便盛满了喜悦,盛满了自豪和希望。彼时那番情景,平实 却温暖,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后来,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小镇上工作, 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每年腊八节也能喝上香味扑鼻的腊八粥了,但我却始终感觉腊八节与我渐行渐远,那些吃糁饭喝糊糊汤打“腊八”等与腊八节有关的事慢慢 地变成了我的记忆,零落成我淡淡的乡愁,伴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蹒跚前行。

我考上学校后,父母亲高兴极了,以为十几年来他们都在“腊八”里看 到书本图案,所以我才有了出息。他们还把这当作一种经验向别人推广,逢人便 说:谁家“腊八”里有书本,谁家的孩子书就念得好,将来一定有出息。其实我就 考了个师范学校,当了个教书匠,算不上有什么出息,但父母亲却都很自豪和满 足,以为我跳过了“龙门”,实在是一件比五谷杂粮的丰收更值得高兴的事儿了。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不经意间我已在这个到处弥漫着铜臭的小镇上 生活了二十几年。二十几年间,我在小镇娶妻生子成家谋业,但始终没能融入小 镇人的生活,特别是每至传统节日时,我都会面朝南山,听任缕缕炊烟摇曳起我 的乡愁,家乡节日里充满欢笑和温暖的画面便会浮现于我的眼前,让我久久地依 恋和回味。

今天,又至腊八节,老家应该又有一块一块的“腊八”放进了卧房、厨 房、粮仓里了吧!年迈的母亲应该又在端详“腊八 ”又在寻觅书本图案眸子里又会 盛满希望吧! 腊八节里打“腊八”端详“腊八”,让乡村的庄稼人看到了希望。于是, 在浓烈醇香的年味中乡村的日子便红火起来—— 有关腊八节的散文:今天又是腊八节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12年的履历也剩下薄薄的几页。随着各式各 样的年终总结、检查,盘点相继展开;随着街上的人头攒动,各大商场年货的日 益火爆,都在告诉我:2010即将远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在感叹中,一年一 度的腊八节又不期而至,恰逢单位的年终总结会隆重召开。自己独自一人蜗居在 办公室里静静沉思,从窗外遥看鳞次栉比的居民楼,浏览运永线穿越条山,延伸 至自己的故乡的那条回家的路,车流如炽…… 从窗外透进一缕2013年温暖的阳光,如同母亲爱抚儿子粗糙的双手让 我再一次回到了多年前的腊八节。那一年,父亲正当壮年,母亲亦是美丽少妇, 我们兄弟姐们众多。虽然那时的冬天让人回忆起来很寒冷,很可怕。我们穿的所 谓的“纯棉”臃肿的衣裤不亚于《红高粱》爷爷奶奶的冬天保暖“装备”,完全不能 遮挡那是刺骨的寒风,抵御不了冰雪沁入肌骨的疼痛。一双小手肿的像个馒头,一双小脚到处是冻裂的口子,但那时的精神是高昂的,所有的人不因为害怕冬天 而缩首缩尾。父亲永远是坚强的撑起那一片茅草屋的天,母亲永远是勤劳的营造 那个温馨的港湾,我们兄弟姐们也永远是那样的团结友爱。从入冬起,便在寒冷 的期待中,在咸菜米汤的热望中,煎熬的扳着手指头数着过年的日子。

就在度日如年中,我们首先欣喜的迎来了“腊八节”。腊八节这一天, 母亲早早的和好了面,洗好了积攒了多日的黄萝卜、白萝卜,坐在烧得火热的炕 头上包馄饨,闻着喷香的馄饨馅,姐姐蹲在地下帮母亲拉风箱烧火,我和哥哥则 在炕上嬉闹,流着口水等着开饭。母亲则在包馄饨中,用面捏一些所谓的“顶门 杠子,金元宝”等等,并偷偷的用积攒下来的壹分、贰分、伍分硬币包进馄饨里。

父亲则在一边给我们讲笑话,说谜语。在“南边地上一群狼,扑通扑通都下河” 绞尽脑汁的猜想中,母亲的馄饨也在热气腾腾中出炉。父亲是最辛苦的,盛的是 最大的腕,也是第一个端上去的;接下来就是我们兄弟姐们,最后一个才是自己 的母亲。手捧香气四溢的大腕,我们舍不得吃,数着谁碗里馄饨多,数着谁碗里 金元宝多,谁能盛上一个“顶门杠子”,谁就洋洋得意,谁就是咱家里的顶梁柱, 谁能吃上一个“金元宝”,谁就乐的合不拢嘴,新年就有好福气。特别是腊八节重 量级节目:母亲偷偷在馄饨里面包的硬币,谁吃上就是谁的,谁吃得多说明谁的 运气最好。所以无论如何饥不择食,为了不咯牙,不敢狼吞虎咽,慢慢的细品, 耐心的寻找新年的希望和惊喜。于是在不断地惊叫声中,奇怪的是父亲总是吃得 最多,无论我们怎样急红了眼,羡慕得不得了,怎么也赶不过父亲,就在一个个 硬币不断地被搜寻,欢乐的气氛一次又一次蔓延…… 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事变迁,岁月流逝。父亲 也走了好几年了,儿女也都各自谋生,就在山的那一端,今天的此刻,只有自己 的老母亲独自一人在家过着今年的腊八节。遥望故乡,让2013年冬天的风把我的 祝福送给我老娘;让此时此刻那温暖的阳光替我端一碗“健康、平安、吉祥、快乐、 思念、爱恋、希望、美好祝福“的腊八粥! 有关腊八节的文章:
1.腊八节作文 2.腊八节的作文 3.关于腊八节的祝福语 有关腊八节的祝福语4.腊八节相关诗词8首 5.关于腊八粥的作文4篇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