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动合同 > 中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分析_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

中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分析_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

来源:劳动合同 时间:2019-11-05 07:55:30 点击:

中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中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一、原因:教育不公平何以出现 1.城镇化建设引发的农民进城使农村教育更加虚弱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共中 央、国务院于2014年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提出,在推进城市化的建设中,要“以人 的城镇化建设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 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1]。近10多年来,在“以 工促农,以城带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些政策的 引导之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规 模流向城镇,农村务工人员大量进城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 的人力资源,但他们有的举家搬迁使得农村学生大量减少, 许多学校出现“空壳”现象。同时,在农村“留守儿童,留 守老人”这一“老少现象”随之诞生,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 了短缺。与此伴随的是,原本数量不足、骨干缺失的农村教 师,紧跟农民进城的步伐,出现“孔雀”城市飞和“麻雀” 县城挤的进城现象。为数不多的教师也成了“留守教师”。

生源的减少,师资的短缺,使得一些农村学校停办或合并。

此外,由于老师减少,“留守老师”只能保证基础课程的基 本教育质量,许多学校的课程很难开全开齐,音体美、综合 实践、英语等课程很难开设。生源的减少、留守儿童的增加、学校的撤并、师资的减少、课程开设不全,导致城乡教育的 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原本底气不足、营养失调的农村教育更 加虚弱。

2.规模化办学导致的地域歧视使农村教育更加薄弱 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 定》提出,要“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 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 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 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 学”[2]。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为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农村教育更加均衡,目的是让农村孩子享受更加公平、 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但是,在中西部农村的许多地方,有 些管理者受片面规模化办学观念的影响,热衷于“效率优先” 的功利思想,以“优化资源配置”的名义,利用国家十分珍 贵的教育资金,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新建扩建了一些 较大规模的学校,撤并了许多村小和初级中学,更多的处于 村落之中灿若星辰的教学点也随之消失。有些人主观地认为, 规模化办学有利于更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缩小教育差距。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在撤校并点后并没有 实现。实际上,经过撤点并校后,保留的学校看似规模扩大, 事实是这些农村的孩子上学距离反而变远了,许多孩子从小 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跋涉到校上学,有的甚至离家住校, 小小年纪就要背负上学路途之遥,尝受离家住校的孤寂。同时,这些孩子远离了亲人的呵护,缺少了父母之爱,影响其 心灵,出现了孤独、封闭等心理不适。与此相伴随的是,为 了孩子的安全,许多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有的爷爷奶奶 随同租房陪读,有的举家搬迁,既影响农业生产,又增加农 民负担。农村学校的撤并、城市学校的规模化,使得原本小 巧玲珑、魅力无限的村级小学荒草丛生,有的被廉价拍卖, 本就不牢固的农村教育阵地受到严重破坏。有学者一针见血 地指出,不合理的撤校并点是新时期的地域歧视。这种地域 歧视,导致了孩子上学负担加重,心理问题频出,使得农村 教育更加薄弱。

3.倾向化的资源配置政策使农村教育更加不公 师资是教育资源的核心,合理配置城乡学校的师资,是 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教师流动本应遵循有序、合理、 平衡的规律有序流动。城乡之间学校本无差别,师资的分布 也应该是均衡的,至少不应在数量和学历方面有巨大的差别。

但现实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的流动一直沿袭往乡镇中心 学校走、往县城学校调动、向较大城市流动的路线,很少有 教师到村小或者教学点任教,致使城乡学校的师资在数量、 水平上严重失衡。之所以出现这样不合理的现象,就在于一 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倾向化资源配置政策。一些地方教育 行政部门在教师配置方面常常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倾 向性”配置策略,县城缺教师就从农村调,中心小学缺教师 就从村级小学调,而且在教师成长导向上也一直强调,只要教学成绩好,就可以进中心学校,进县城。教学行政部门主 观上也倾向于将学历高、能力强、经验足的教师安排在城镇 学校。这样一来,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的村级小学,老师们 不愿去,去了留不住,留住了不愿意认真教学,农村学校的 教学质量必然低下,导致薄弱学校大量出现,教育教学质量 水平低下。在师资这一教育核心资源被倾向化配置的同时, 其他硬件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存在不公平现象。重视农村教育 是国家一直强调的政策,但在具体实施中,在中西部的许多 地区,国家分配到地方的教育资源被大部分投入到一些地区 的重点学校,而投入偏远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资源却很有限, 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失衡。此外,城市学校教学设备更新换代 较为及时,但有的仪器经常闲置,而不少农村薄弱学校却因 没有必需的仪器设备而难以正常教学,也是教育资源不均的 重要表现。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坚持公共教 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大了对薄 弱学校的投入力度,但是,一些学校长期积累的资源劣势效 应依然存在,一些薄弱学校即使投入了设备,但由于缺少实 验管理人员,大量的设备被闲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总 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平等,仍然是中 西部农村许多地区的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近来,关于 “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反映了农村 地区基础教育不公平的迫切现实。不久前《南方周末》的一 篇《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的报道,更是备受外界关注。报道称,“出身越底层, 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加剧和固化,30年来,国家的 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4]。

有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就不 断滑落;
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
清华2010 级农村生源仅占17%[5]。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寒门”再难 出贵子?农民进城生源师资减少导致的农村教育的虚弱、规 模化办学引发的上学困难导致的农村教育的薄弱、倾向化的 资源配置导致的农村教育资源的不均,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二、对策:教育公平何以实现 守住教育公平,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镇化建设,构建 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要从依法保障公民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面向每一个 学生的发展,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以及社 会公平的重要战略举措来对待,把为所有城乡适龄儿童提供 均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作为各级政府的崇高法定责任 来履行,把推动和落实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教 育公平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召开 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 “继续促进教育公平”,要通过“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 弱学校建设”等措施,“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 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6]。

具体而言,当前在推动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公平方面,要努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在构建落实政策法规机制的前提下逐渐消除城乡教 育的校级差别 造成教育不公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城乡校际间的差别,是 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差别。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重视“精 英教育”,促成了“重点学校”的诞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重点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急需人才,但是人为打造重点与名牌 的背后是大量的农村薄弱学校的出现,这就使得本来就十分 脆弱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农村的学生有可能祖祖辈辈在农 村,他们不能通过教育获得足够的发展提升机会,教育公平 的理念在他们的身上并没有真正体现。人类发展取决于适当 的教育。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在16世纪指出:只有通过适 当的教育,人们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无数教育事实都例证 了这个信念。教育的力量不仅仅能够塑造个体,而且还能改 变个体的素养,促使他成为理性的社会建设者和推动者。事 实上,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基本需求就是,与富裕家庭的孩子 相比,出身贫苦的孩子更需要借助教育来为他们的人生铺垫 亮丽的底色。每个儿童都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一份子,他们都 需要教育阳光的沐浴,都需要公平的雨露滋润。实际上,我 国的有关法律对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公平早已做 出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凡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 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都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2010年 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 教育政策”,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 是保障公民依法享受教育的权利”。可见,在我国的法律体 系中,教育权利是每一位公民平等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相关 的法律规范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出现了教育公平的法规建 设很“丰满”,教育公平的现实很“骨感”的现象。之所以 这样,是由于法规落实不到位,政策实施机制不完善所造成。

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我国教育法律落实的机制问题,需要站 在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教育战略高度,完善教育公平 制度机制,消除制约教育公平的各种不当做法,消除城乡、 校际间的差别,真正让每个孩子能得到公平教育的滋润。

2.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支持下提升农村教育的 活力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学者的探 索以及媒体的关注。占有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是当前社会转 型时期很多人的的理想与信念。为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为 了博取本应属于自己的教育权益,很多地区出现了抢购“学 区房”,血拼“重点校”的热烈场景。在这热烈场景的背后, 凸显出对农村教育的无奈。在物质相对富裕的城市人为获得 名优学校而焦虑不安的同时,经济拮据的农村人也只好在薄 弱的农村学校中承受不满和无奈。教育公平作为推动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的润滑剂,要求正视人民的精神诉求,让教育 成为承载社会正义的祥云,去给每个饥渴、枯萎的生命带去 抚慰与平和。迫在眉睫的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要在 中西部农村地区,所有学校的硬件资源和教师资源方面实现 公平。校舍、食宿、信息等硬件资源必须基本保证一致性和 无差别化。更要花大力气建设师资、文化等软资源,提高教 师的水平和学校的教育力量。要在保证开足课时、开齐课程 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做好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的文化建设。

特别是要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 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赋予农村教师更多的尊严与尊重,激 发他们的活力,让他们感受到原本就应具有的成就感与荣耀 感,使农村教师更富有吸引力,农村学校更有感召力,农村 教育更加充满活力。

3.在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的氛围中实现城乡教育的 和谐 提升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是国家解决教育公平的重要举 措,不断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创造教育公平的良好社会 氛围,是实现城乡教育和谐的重要条件。教育服务公平是让 每个公民获得平等发展权利的基础,它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 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通过教育服务,每个成员不论其自身情况多么优越或恶劣, 都能获得应有的知识、智慧、幸福。国家目前已经提出建成 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以普及的方式遍及 全体成员,尤其是农村学校很少能够得到教育公共服务的恩 泽。为此,必须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在服务水平的提高 中实现教育和谐。“个性化”、“精细化”、“精致化”是 公共教育服务追求的三大目标。但对农村学校来说,教育服 务基本处于“边缘化”、“冷漠化”、“表面化”阶段。从 硬件更新到价值创新,城乡之间、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 差距逐渐拉大。以教育价值传承为例,城市重点学校大多都 有智囊团队的支撑,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教育实验和学术 团队会带领城市重点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和智力冲浪。这些学 校的老师也常常会到全国各地交流、观赏。

同时,重点校的老师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他们适时地 “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等。与之 形成鲜明对比的农村学校,有时候为了维持正常教学,老师 们还需要自己花钱。一些农村教师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有 的老师连县城都去不了,有的老师一辈子没有去过省城,他 们更无法见到城市学校司空见惯的专家学者。在城乡二元体 制影响下,我国公共教育服务的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公共教 育服务被边缘化。要实现农村公共教育服务公平化,必须破 解三个难题: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公共教育设施与软件 建设,解决资金问题;
二是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让农 村教师体验到“教―学―研―训”,享受到教育研究的乐趣;

三是落实公共教育改革政策,不断完善人才、户籍、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构建“家庭――― 学校―――政府―――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和谐教育 的公共服务模型,均衡各地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以质 量、效益、自由、平等与服务等多元价值追求的基本公共教 育服务体系。为全体适龄儿童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 是教育公益性、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的根本体现, 对中西部农村儿童来说尤其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切实维护 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长期艰巨的 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也 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制度建设、资源配置、 公共服务为切入点,真正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学校的软 硬件投入,是提高中西部农村教育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在 我国实现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