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动合同 > 农村德育的文化与信仰的关系 农村德育存在问题

农村德育的文化与信仰的关系 农村德育存在问题

来源:劳动合同 时间:2019-10-24 07:57:46 点击:

农村德育的文化与信仰的关系

农村德育的文化与信仰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乡村给人的印象就是宜人的环境和 浪漫的生活,这种独特和唯一到底在教育上意味着什么?也 许这是我们思考乡村德育的逻辑起点。

一、农村德育的教育想象 在300多年前,卢梭曾梦想让人性在乡村的自然世界 中自由生长。在卢梭那里,农村不同于城市的唯一之处实际 就是作为生活方式的独特环境——自然、宁静、生态与和谐。

这一独特的环境与人类天性具有完美一致的性质,没有竞争 与压力、没有埋怨和憎恨,只有宁静和神秘,以及对心灵和 神性的敬畏。今天,人们在对城市的追逐中,逐渐发现它的 缺陷和问题。我们通过城市获得现代和奢华时发现,只在乡 村的浪漫才是人类的本性。

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特点是乡村的生活,是这种生活造 就了人类和谐、礼让和包容的天性。德国文化教育学派大师 李凯尔特认为,教育是一种陶冶而不是传授,真正的教育来 自于生活和环境。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陶冶实在是一种奢侈, 城市有剧院、广场和博物馆等文化、艺术和娱乐设施,但却 很少有人从中体验到自由、宁静和陶冶,并从中学会礼让和 谦和。对于卢梭来说,城市的剧院和音乐,恰恰不是陶冶而 是堕落、诱惑和不幸。①因为对乡村文明的执着和偏爱,卢 梭不仅与当时的现代派领袖们分道扬镳,而且在个人情感上 也恩断义绝。在今天看来,卢梭的观点亦有所偏激,但他对城市文明的分析却不无道理。面对城市带给我们的困惑,卢 梭成为一个预言家。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文化在城市远比乡 村要丰富,但真正的陶冶却只在乡村中真正存在。乡村用生 活实现着道德的教化,而城市却是在用观念进行训练。城市 依靠的是“教育”,而乡村依靠的则是“生活”。在城市, 我们把道德变成知识和技能,而在农村则是把道德变成生活 和习惯。

学者吕德文通过对农民娱乐方式的探讨,揭示出乡村 生活独特的教化影响。他分析说,聊天、讲古和乡村夜话是 农村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和公共生活,乡村居民是在聊天、 讲古和乡村夜话中渡过闲暇时间的。正是在这样的乡村生活 中村庄记忆得以传承,村庄舆论得以形成。②与城市人相比, 乡村娱乐要单纯得多,没有复杂的消费方式和娱乐内容,但 他们却比城市人更纯洁、更安谧、更宁静。我们对全国旅游 文明村蒋巷村进行调查显示,虽然农村已经非常发达,但村 民依然迷恋于古老的文化传统。比如,大多数村民平均每天 用于传统娱乐方式上的时间为2-4小时。村民们有很强的乡 土依恋感,调查显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①农村环境好;

②工作稳定;
③人与人之间信任度极高、遇困难互相无偿帮 助;
④生活自由。他们相信,农村的空气比城市新鲜、生活 稳定、人际和谐。面对城市生活的诱惑,他们给予了这样的 回答:“看着蔬菜和农作物就感觉自己也像它们一样,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村庄和世界,埋在这片土地上,和祖先见面。

③”由此可见,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生活信仰在他们心中仍 然具有神圣的地位。

学者谢旺有一篇文章《去郊区》,探讨了西方现代城 市文明郊区化的问题。在他看来,城市的问题是性、吸毒、 神秘主义和疯狂,认为这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是城市对 人性的诱惑。城市以消费伦理代替了劳动伦理。他引用另一 位学者利普顿的观点说,城市让人迷惑的民主和现代,实际 只是一种“去道德”的迷惑。他们预期,未来郊区将瓦解城 市,美国文化将从城市转移到校园和郊区。④这样的断言对 城市道德虽然不尽公平,但今天的学者们已越来越眷于对农 业文明的回顾。面对城市文明毫无节制的膨胀,许多学者指 出,城市的现代与乡村的浪漫对人类同样具有意义。城市文 明代表人类的理性想象,而乡村生活则是永恒人性的标志。

虽然,城市化及工业化已经进入农村,但乡村意识及 其生活信仰仍然是农民理解生活和体验幸福的标准。蒋巷村 的农民说:“村里人没有什么压力,老年人只要干得动,都 可以向村里申请一份工作。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大家工 资差的不多,还有什么不满的。平常都是乡里乡亲的,相互 信得过,从来不锁家门的。”由此,我们要再次回到学者贺 雪峰的观点,即新农村建设不应盲目刺激消费,而应切实提 高农民的福利。⑤在贺看来,乡村建设的根本是维护农村社 会的生活伦理和教化环境。他告诉我们,那种希望农民改变传统观念,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中产阶级生活梦想的做法是 非常不明智的。⑥我们应当懂得,乡村生活给予我们另一种 教育的想象,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和意义。

二、农村德育的教育元素 (一)农业生态:农村德育的基础环境 农业原本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但在今天却越来越显 示出重要的文化意义。农业是人类最贴近于自然的生存方式, 而工业则是人类脱离自然世界的标志。学者石中英认为,人 类社会的发展根源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和生活伦理。沃斯研究了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不同,认为 城市文明是理性与功利主义的,而农业文明则充满了幻想式 的理想主义气质。⑦因此,纯朴、礼让、宽容、虔敬、忠厚 等是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这里,农业已经不仅 是一种生产方式,同时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教化方式。因为 有农业才会有农民对生活和幸福的独特理解,以及由生活赋 予人们的那种自足、安逸和满足的生活价值。农业文明不是 建立在资本和竞争基础上的,因而她不会教给人们奢侈、消 费、竞争和暴富的城市信仰。

伴随着农村的现代化,农业似乎已经不再是构成农村 的必要元素。在相当多的农村,支撑乡村经济的是工业而不 是农业。比如,蒋巷村现有人口837人(种植业4%,林牧副 渔6%)占85%的村民在乡企工作,村里以旅游业为主,村民 已经不种田也没有田种,农田已经承包给少数农民。像这样的村在沿海发达省份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有“中 国第一村”之称的江阴华西村,也是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 城镇化发展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为特色的发展模式。现 在,华西村已具有很高的城市化水平,衣食住行不完全是传 统的自给自足,而更多依赖市场,村里有商场、超市、图书 馆、健身房、会场、餐厅等公共文化设施。这就是许多学者 提出的所谓“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小城镇建设理想。

而在许多地方,到了乡镇一级还有体育馆,运动场,甚至有 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和茶社、剧院、宾馆等。农民们对变化 的世界极为坦然。老人们处变不惊:“现在的青年人没在地 里干过活,他们不会种田,给他们讲过去的生活,他们都不 太相信。”而年轻人则已从传统中走了出来:“工厂就是我 们的命根子,我们对土地没什么感觉,因为土地都承包给农 户了,我们只知道米饭是土地里长出来的。呵呵!”⑧ 然而,尽管城市化的诱惑在挑战农业文明的信仰,但 农民们对自己生活的乡土世界和生态环境却充满了内心的 依恋。这是农业文明在人类心灵深处种下的一种本能,也是 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教化力量,它是来自本能的震撼和影响。

蒋巷村的农民是这样看待乡土生活的:“从城里回家,看到 绿色的田野和庄稼,心里就会忽然安定下来,没有烦恼,压 力也会小下来,就会想到老婆和孩子,而在城里打工时想到 的只是挣钱,都没有家的感觉了。”今天的农业更多是代表 一种文化而不是生活的来源。农业的经济学意义越来越退居于次要地位,而文化学的意义却越来越显著。就我们的调查 显示,农民的工厂经历并没有改变农民的生活信仰。从教育 的角度看,农村与城市的不同,不仅在于不同的生活方式, 更在于一种社会教化生态的差异。在发达的苏南农村,农民 们虽然有丰富的城市生活体验,但他们却依然眷恋乡土生活 的安逸,这是农业的绿色带给我们的一种安定的感觉——这 是一种原始的来自大地并基于本能的教化。

(二)村庄生活:农村德育的文化模式 如果说农民可以不从事农业,但农村绝对不可以没有 村庄。农民对农村的依恋,更多是对村庄生活的依恋。只有 在村庄生活中,他们才能体验到宁静、稳定和安谧。从这个 意义上说,村庄生活就是农村德育区别于城市的文化模式, 如果没有村庄生活,农村德育就失去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基础。

贺雪峰在辽宁沈阳大古村的调查中指出,农民对流动和冒险 有天生的恐惧和不安,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本体价值。村庄生 活给予他们的稳定,使他们对生活保有安全和信心,农民们 对自己的生命抱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感和价值感。村庄生活为 农民提供了一种家园意识,使他们在精神和伦理上得到一种 最古老的文化陶冶和精神规训。

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市场、开放和流动,而村庄的特点 则是稳定和安谧,乡村生活及其道德信仰实际都源于村庄共 同体的生活。尽管像华西村和蒋巷村这样的苏南发达乡村已 经具有浓厚的城市生活元素,但在这些村庄中,仍然保持了熟人社会和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而没有城市生活的开放性 和流动性。比如,外人可以进村打工,但不可以随意进入成 为村民,只有通过婚姻的形式才能成为村民。蒋巷村本村村 民只有186户、837人,而外来打工人员则有近2000人。村庄 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商品供给,外来人口都可以享受,但真 正的村民权利仍然只有本村村民可以真正享有。在我们的实 地调查中发现,古老的乡风和长者式权威在乡村生活中发挥 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尤其是村长作为道德的领袖和权威不仅 成为村民生活的榜样,同时也构成村庄生活的道德标准。这 种权威在道德上领导并教育着村民,维护着村庄生活的秩序。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会在有意无意中提及村长常德 盛,他们的话题离不开他,他是他们的领袖和榜样。这不仅 是对长者的敬意,同时也表现了村庄共同体在生活信仰上的 内在同一性。村民们对生活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都受到一 种村庄意识的影响和共同标准的规范。⑨ 村庄给农民安定,而村庄的结构便担当着无形的教育 责任,村庄亦变成无形的学校。村庄的教化力量,可以说是 一种文明的教化力量,而不是学校的教育力量。因为它给予 农民的道德与价值不是源自于一种人为的设计而是源自于 生活的环境。事实上,道德亦是一种需要,炫富和竞争在宁 静安逸的农村是不需要的,或许也是没有意义的。采访中农 民们说:“我们不是城市,我们还是农村,农村的传统和习 俗,我们还都保留着,希望子子孙孙也能传承下去。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见了熟人打招呼,感觉每个人都是家里人,要 有家的感觉,无论以后走多远,都会想着回来。”从农民的 道德理解中我们看到了道德的情景性意义,是乡村生活造就 了农民独特的道德需求,而村庄教化与这种需求有着不可分 割的关联。

(三)习俗伦理:农村德育的道德内涵 礼俗是乡村社会的道德标志。我们称之为传统的东西, 是以礼俗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是我们至今仍然可以体验的 历史。乡村社会不仅是我们研究的对象,而且是我们与历史 对话的主体。正是因为有习俗的影响,农村德育才会形成以 生活与陶冶为特点的教育,正是因为有习俗的悠久与想象, 农村德育才会充满魅力和神奇。

费孝通认为,乡村最大的特点是礼俗社会,在今天看 来,这一点仍然是我们定义农村的重要元素。而礼俗不仅意 味着与城市生活的区别,而在于它是古老农业文明的道德本 质和教化哲学。我们在山东邓庄的调查显示出同样的特点。

⑨在邓庄,直至今天,农民们信奉鬼神的迷信习惯依然无法 改变,似乎没有了村庙,就没有了精神寄托,也就不像一个 有生机的村庄。“文革”中,邓庄拆掉了村庙,而村庙拆掉 后,有长者用几块青砖又在原庙址上垒起了庙形祭台供人们 祭奠。特别是村上的人死了,晚辈仍要身穿孝服,上庙三趟。

孝子手提汤罐,苦念死者,在庙前磕头,并舀一勺面条倒于 地上。对于此种行为,仅仅用愚昧落后来解释似乎过于简单了,而古老的农业文明留给我们的那种总是需要有一种精神 信仰的文化似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对祖先和神灵的 信奉恰恰体现了对农业文明的一种哲学诠释。礼俗是一种生 活,是嵌入农民心灵世界而无法改变的信念,因为有礼俗才 会有乡村的教化和陶冶,才会有与城市居民不同的人性和道 德。

礼俗对人的影响在城市和农村是完全不同的。在城市 是文明建构礼俗,而在农村则是礼俗建构文明。在城市生活 中,那些需要用意志追求的东西,而在乡村却可能自然而然 地存在着。城市人很难放弃的价值,而农村人则无意靠近它。

奢华、享受、占有和炫耀,在城市生活中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农村却更容易平静地对待它们。在农业文明中,简朴和 自足是一种习惯而不是需要用意志追求的价值。正是从这个 角度出发,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农村德育的自足性。学者谢 玉进提出农村德育的专门化问题。在文章中,他引用智利学 者萨拉扎·班迪的话说:“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 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⑨他 告诉我们,农村不仅意味着落后和不发达,更标志着文明的 另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不仅有意义而且值得尊重。从他们 的观点中可以推论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农村德育必须具有一 种自我建构的权力和意识。

三、农村德育的教育策略 (一)农村德育生态基础的构建与发展在乡村建设的思路上,许多学者不太看重农业及其伦 理的意义,他们更期待用工业化的策略为农村社会改造提供 帮助。而这样的思路对乡村教化则是一种危险的尝试,因为 这样的思考将彻底破坏农村社会教化的生态基础。学者党国 英等诸多学者在评价韩国新村经验时,认为不是新村运动而 是产业化改变了韩国农村。学者魏蔚则认为,“房子和道路 不可能一修再修,修好了怎么办呢?新村运动已经表明,没 有产业支撑,运动就仅仅是个运动”。(11)在这里,他们所 说的“产业”更多是指工业,以苏南发达地区乡村建设的实 践来看,乡镇企业多半不是现代农业或服务业,而是以工业 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然而,这些观点却很少思考一个问题, 在没有农业的农村还会有纯洁、宁静、绿色这些乡村社会独 特的教化资源吗,没有了这些我们拿什么去养育农民的生活 伦理和精神信仰? 有许多学者,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 拉动内需的手段和途径,主张刺激农民的消费,引入现代工 业改变农业生活。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人 口转移和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农村必然因为人口转移 而走向空心化,乡村社会总有一天会面临空巢现象。由此认 为农业的发展只有纯粹的经济学意义,因而无需从乡村社会 和生活教化的角度去考虑农业的发展策略。他们把乡村建设 视为一种权宜之计,一种过渡性的发展策略,反对为乡村建 设作更多的投入和思考。然而,一些敏锐的学者已经意识到这种危险,在他们看来,即使农业已经不具有产业的意义, 但农业的伦理意义和教育价值却继续存在着。在他们看来, 如果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拉动农民内需,就可能是制造了一 个潘多拉盒子。(12)同时,摧毁农业将摧毁农村社会的自然 生态和教育环境,进而摧毁农村德育的根基和前提。

事实上,乡村建设并不排斥城市化,也不排斥人口转 移,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把农民困在农村,而是强调农村社 会的现代意义,以及她在文化、伦理和教育上的合法性。

(二)农村德育文化特色的形成和探索 因为有村庄才会有乡村社会及其道德教化。学者王沪 宁认为,传统家族文化有八大元素,包括血缘性、聚居性、 等级性、礼俗性、农耕性、自给性、封闭性、稳定性。(13) 从这些元素看,村落文化留给我们的似乎不完全是令人向往 的美德,然而,我们同样也不能说这些特点就标志着农村社 会的愚昧和落后。这些特点只能告诉我们,乡村社会与城市 文明具有不同的生活伦理和教化方式。学者周花撰文指出, 农村社会的基本特点是缺少公共性,自给自足是农村生活方 式的主要特点。具体来看有四个方面,第一,社会化程度低;

第二,生活水平低,生活质量差;
第三,单一化与同质性;

第四,开放性弱,受外来影响小。(14)这的确是农村社会的 重要特点,但如何看待这些特点必须有更为理性的视野。自 足性、知足性、保守性等特点是否就是应当消灭和摧毁的对 象;
促进农村社会的城市化,是否就必须用公共性摧毁自足性,用开放性瓦解同一性,用流动性打破稳定性。这是一个 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

事实上,城市化策略正在破坏村庄生活的传统结构, 动摇乡村社会的文化根基和教化模式。学者贺雪峰把农民的 价值分为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前者是农民安土重迁、迷恋 稳定的生活信仰,而后者则是城市文明带来的炫富、竞争等 个人价值。贺对辽宁大古村的研究发现,农民对生活的基本 态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城市化的负面价值正在被调动起 来。村庄不再有团结、礼让的关系及传统的价值和舆论的共 同压力。据贺雪锋对丧事仪式的调查显示,农民伦理正在发 生巨大变化。村民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和体面,甚至在丧事 仪式上举行狂歌劲舞的表演。学者张世勇研究了电视对农民 娱乐的影响。调查显示,有54.8%的受访者选择看电视,打 麻将和聊天分别占到13.2%和15.2%。看电视成为农民渡过 闲暇生活的主要娱乐方式。张同时指出,电视已经成为促进 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在农民的生活中建立了一个新的 世界。(15)张的研究显示,城市文明正在瓦解乡村社会的生 活传统,聊天、讲古和乡村夜话已经不再存在。这种变化意 味着农村社会的教化传统正在遭受破坏。

村庄生活是农村社会根基。“村庄是这个变动世界中 农民可以依托的根,是他们在变动世界中保持信心和力量的 想象共同体,是他们心灵的慰藉之所。如果九亿农民有了村 庄这个根,如果在外流浪的农民还想到家乡,他们就不至于过于虚无,就会多少感到有些寄托和希望。”(16)如果瓦解 了村庄生活,用城市理性改造农村,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得到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方式,相反却可能使他们沾染城 市居民的价值标准和生活目标。其直接后果是降低了他们对 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从而进一步破坏村庄生活对农民教 化的影响力。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当谨慎对待城市化对村 庄生活的冲击。村庄共同体应当有自己的精神边界,过于流 动和开放的社会将破坏村庄教化的文化模式。

我们认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没有错,但必须谨慎理 解和限定。生活方式城市化的本质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而 不是价值和伦理的城市化,这正是当年费孝通小城镇建设的 根本意义。小城镇建设或乡村建设的根本意义不是单纯经济 学的。换句话说就是,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城市化,而是因为 要守护乡村生活而拒绝城市化。许多调查显示,尽管农村社 会正在迅速发展,但总体生活水平仍相当落后。如学者安晓 云对河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情况看:有35%的村子没 有实现集中供水,100%的村子没有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的公 共设施;
60%的村子没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65%的村子没 有村建或私建幼儿园;
85%的村子没有实现集体社会化的养 老保障;
60%的村子未达到居住区地面硬化。至于社会化服 务项目几乎所有村子都没有。(17)从这些数据看,我们非常 容易因为急于农村的现代化而忽视对乡村伦理及其生活方 式的尊重和保护。李水山、贺雪锋、李昌平等学者的观点值得我们珍视。在他们看来,原始的自然、和谐的生态、自足 的生活是返回人类本性不可缺少的。守护村庄生活是新农村 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农村德育的重要策略。村庄生活的瓦 解,最终将破坏农村社会的道德环境和教化生活。

(三)农村德育道德资源的开发和积累 学者魏蔚认为,韩国新村运动的最大意义是农民自信, 认为新村运动的根本意义是一种道德运动。而在韩国新村运 动中为朴正熙制定农业政策的朴振焕,因为受德国思想家韦 伯的影响,他坚信生活伦理是农业政策的根本。(18)韩国的 新村运动,在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富裕的过程中,却没有 打破农村社会的文化和生活,守护了农民的村庄生活和礼俗 传统,进而守护了乡村教化的社会模式。与此同时,那些原 来只有城市人可以享受的文明和富足同样也在农村出现了。

公路、卫生、娱乐、文化已经成为乡村社会的一部分。同样, 在文明和富足的同时,农村社会亦延续着礼让、亲和、宁静 而安逸的生活。韩国的新村运动要求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 即消灭农村的愚昧和落后是否必须以牺牲农业文明留给我 们的道德信仰和生活伦理为代价。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共识。

许多人仍然把乡村建设仅仅视为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服务设 施的建设。这种观点实际是非常危险的。据张晓静、焦文的 提供的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资料显示:95.5%的村 通公路,村内主要道路是水泥或柏油路的占38.8%,一些富裕村内道路硬化率已经达到了100%,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 的村占21.8%,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48.6%的住户使 用管道水,33.5%的村有沼气池,20.6%的村完成改厕。(19) 几年过去了,中国农村又向前发展了,在不远的将来,当我 们解决了农村的城市化建设之后,我们将面临的更大问题无 疑将是生活伦理和道德精神的建设。这一问题在今天似乎还 没有显得那么迫切,但只要我们稍稍有点远见就应当看到乡 村教化研究的意义。

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显示,当前农村的根本问题恰恰已 经不是生活条件的问题而是生活伦理的问题,尤其是在沿海 发达地区,他们已经具有比较好的生活水平,但浮躁、暴富、 炫富、攀比、自利等城市文明的消极伦理却成为破坏乡村社 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元素。从乡村道德建设的角度看,乡村没 有“教育”,也不依靠教育,乡村的教育就是“陶冶”,也 只依靠陶冶。农民的文化天性使他们与乡土生活结合在一起。

乡村的存在就是一所教化的学校。乡村的文明不是靠城市化, 而是靠乡村伦理和农业精神。在这里,绝不能用一种负面的 眼光看待农村德育的自我建构,应当把它视为现代文明和生 活方式生态性、多元性和独立性的表现。

[收稿日期]2010-09-08 注释:
①黄群.隐匿的修辞——初论卢梭《致达朗贝先生论 剧院的信》的形式与结构[EB/OL]. http://www. douban.com/group/topic/3233403/2011-11-17. ②吕德文.讲古[M]//贺雪峰.三农中国(第10辑)[C].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③⑧有关蒋巷村的资料,皆源于课题组成员张光伟、 王莉、宋春于2010年6月在全国著名旅游文明村江苏常熟蒋 巷村的实地调查. ④谢旺.去郊区的路上:城市研究者和垮掉的一代 [EB/OL].http://www. xici. net/b212714/d42751395. htm/2008-1-2. ⑤(12)贺雪峰.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 [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⑥(16)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 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J].学习与探索, 2007(5). ⑦周晓虹.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练与再造——全 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J].浙江学刊,2004(4). ⑨课题组成员张光伟、王莉、宋春于山东邓庄的实地 调查资料. ⑩谢玉进.新农村的道德诉求:农村道德教育专门化 之探讨[J].理论观察,2006(3). (11)(18)汪伟.韩国新村运动:神话还是误会 [EB/OL].http://www. sina. com. cn/c/2006-07-26/155910542568.shtml.(13)焦玉良.市民社会:农村研究的新视角 [EB/OL].http://www.snzg.cn/article/2008/0907/artica l_11573.html. (14)周花.公共文化视角下的农村生活方式转变[D].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 (15)张世勇.电视下乡:农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家庭化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7)安晓云.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研究[J].社会 科学论坛,2002(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