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劳动合同 > 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什么是随迁

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什么是随迁

来源:劳动合同 时间:2019-10-12 07:49:33 点击:

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

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 2012年,农民工子女或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入学的机 会,很多省市新政策的颁布让很多人为之庆幸,但一些矛盾 的存在使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面临着客观困境,从教师 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探索促进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的对策旨在为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提供借鉴。

摘 要:
民工随迁子女;
社会融合;
客观困境;
现实出路 2012年,对于全国中小学生来说,将会有诸多新政 策值得关注:农民工子女或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等入学的机 会,很多省市将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 采取过渡性办法,逐步取消定点学校,实现就近入学。因为 农民工子女能不能在父辈们工作的城市里平等入学,事关教 育公平。

新政策为很多人带来了新的机会,在很多人为之庆幸的 同时,有一些矛盾依然存在,这些矛盾的存在会影响着教育 终极目标的实现。

客观困境 (一)“取消定点学校,实现就近入学”的落实与现有 学校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 很多省市都提倡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但民工随迁 子女的人数逐渐增多,会导致城区班级超编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般来说,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比民工子弟学校会优越很多。每个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享受城区优越的 教育资源,民工随迁子女父母的期望值会更高,但是城区教 育规划是按照城市人口来规划的,学校办学规模有限,不能 容纳更多的学生。伴随着民工随迁子女人数的增多,就近入 学政策的开放,会使原有的城区学校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方面原有的教育场地、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现在教育的需 要;
另一方面,想要进入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会越 来越少。所以,合理进行城区教育规划、升级改造民工子弟 学校,甚至原有民工子弟学校的改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家校合作的教育诉求与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 缺失之间的矛盾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 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家庭 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目前,社会已经意识到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 重要。而当下,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让更多的教育 者感到力不从心。

部分农民工家长认为孩子进入学校,孩子教育完全应该 由学校负责,是学校的事情,家庭不需要管,不配合教育;

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上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老师找到他们, 以“我不认识字”的理由探塞过去,根本不关注孩子的教育;

更有甚者,孩子学习能力本来就弱,家长也不管,当老师希望沟通时,压根连人都找不到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家校 沟通困难或无法沟通的结果。民工随迁子女中,有很多的家 长迫于生计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民工随迁 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三)特殊家庭带给孩子的客观心理变化与主观急切解 决的矛盾 民工随迁子女跟随父母工作的变动,这是他们难以改 变的。父母工作的变迁使他们经常更换学校,而不同地区学 校的教学环境、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有时 孩子难以适应这种频繁的变化,使孩子的学习出现断层,影 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民工随迁子女的经济条件、住房条件方面处于弱势,语 言、习惯、日常消费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与城区学生有一定 的差距,造成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有的孩子会表现 出自卑、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很低的心理特征。他们“学 习基础差,有一定的学习焦虑倾向;
缺乏交际能力,在交往 中显得被动与过于敏感。”呈现被边缘化的特点。[1]多年 以来,民工随迁子女要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有很多的限制。对 于他们而言,公办学校入学机会的丧失使他们缺少与城市学 生接触和沟通的机会,这显然不利于他们与城市孩子的深层 次融合,最终也不利于适应、融入城市生活。

家庭的流动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变化,在融入城市生 活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而目前社会强烈呼吁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融合的迫切要求显得相对有些主观。

现实出路 (一)教师层面:消除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 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对民工随迁子女形成了刻板印象,他们普遍认为 民工随迁子女勤奋、懂事、胆小、缺乏自信,人际交往能力 弱;
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
家长很少管,不注重行为习 惯的养成教育。其实,这并不是所有民工随迁子女都拥有的 特点,显然这种以偏概全的论断不符合客观事实。“教育必 须承认并接受存在于各种个人、男女、民族和文化之中的价 值观的能力, 并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2]作为教师,应该消除这些不符合事实的刻板印象,平等 对待每个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注重教育过程的 融入才会使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学校层面:提升民工随迁子女的自豪感 以往很多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突出城乡两类群体的差 距,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以特殊关照,体现对弱势群体的 差别性对待和补偿,是一种痕迹太重的教育。这样做的效果 往往适得其反,容易强化民工随迁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 身份认同,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所以在促进民工随迁子 女的社会融合过程中,要尊重突出民工随迁子女的主体地位, 尊重他们的感受,实现主动融合。实现主动融合先从建立民工随迁子女的自身荣誉感出 发。建立民工随迁子女的荣誉感,从学校的层面上可以从以 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融合支持策略,建立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交荣 誉感。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社交和情绪观点采择、谈话技能、 交友技能的干预训练,通过鼓励和延迟强化,使他们能够愉 悦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有技巧地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 社交能力;
也可以通过成人、同伴、榜样等媒介的干预进而 间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 社交荣誉感。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很多活动,如:可以邀请同乡的老 师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了解家 乡的名人、名景、名小吃等,让民工随迁子女深刻地了解自 身的文化,增强其荣誉感,变被动融合为主动融合。

(三)社会层面:构建全员参与的融合教育氛围 融合教育氛围的构建不仅仅是民工随迁子女所在班级 的教师、学生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在校人员的责任;
不仅仅 是民工随迁子女所在学校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系统的责任。

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应该参与到关爱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合教 育中。构建全员积极接纳、关爱的软环境对民工随迁子女的 教育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全员参与融合教育构建的 过程中,仅仅拓展参与人员的广度是不够的,必须深入挖掘 融合氛围创建的深度。无论是教育行政人员还是教师,甚至每一个学生,积极接纳的态度只是基础,更需要有在此基础 上切实可行的行动。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使 命。只有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时, 教育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才会取 得突破性的进展。

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牵涉全局的问题,看起来仅 仅是教育问题其实它更是一个值得让全社会人关注的社会 问题。全社会的人都能为促进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迈出一 小步,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才会迈出一大步。

参考文献 [1]鲍国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生的新融合 教育:“和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11 (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的使命——面向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 北京: 教育科学出 版社, 1996.194.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省级优秀 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学校场域中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问 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SQRW226);
安徽省教育 厅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场域中民工随迁子女的社 会融合现状研究”(项目编号:JG11280)的阶段性成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