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协议 > 基于素质教育的文言文教学法论文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

基于素质教育的文言文教学法论文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

来源:承包协议 时间:2019-11-15 08:29:35 点击:

基于素质教育的文言文教学法论文

基于素质教育的文言文教学法论文 一、文言文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现实诉求 高职院校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有两方面的要求:一 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 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 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 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 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 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 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背诵和词义、 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以及古文今译练习,是提高文言文阅读 能力的重要手段。可是,当前的高职文言文教学现状,与素 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诸多弊端。比如, 课改新理念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文言 文教学中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课堂中,教师一讲 到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学习中,纯粹为了应付考试的功利 性思想也比较严重;
传授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 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作为一名中文教师,如何才 能做到让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与素质教育接轨呢?下面谈谈 我的几点教学经验:
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兴趣爱好是激发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 喜欢文言文,爱好文言文,作为教者,的确要费一番心思。

一方面,我们还要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学原则、 高效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比如说,让学生 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并在课堂中,巧妙运用录音、幻灯、 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或者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 古诗词朗诵比赛、文言知识竞赛、改编课本剧、观赏影视作 品等。这样,多种感官的刺激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无限兴趣。

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更要具备较高的文言修养。比如 说,上课时要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对一些 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 师这样的表现就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顿 生仰慕之情。

三、多读、多背是学好文言文的前提 四、强化学生自学训练、提高自学能力是学好文言文的 关键 强化学生自学训练,其实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 法。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教学生自学文言文?首先,我们要教他们善于利用课文 注解以及使用工具书。《古汉语字典》应该人手一册,随身 携带才好。其次,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名词作动词、名词作 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古汉语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往 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准确地进行区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善用比较法,区分易混淆的知识,从 而掌握知识的规律。例如: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 语法现象,如果能运用比较法,就可比较容易地将它们区别 开来。从结构上看,前者结构是“动物化名词+名词”,后 者则是“状物化名词+动词”;
就关系看,前者属支配的动 宾关系,后者属修饰的状谓关系。例如《六国论》中的“礼 天下之奇才”,《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礼交之”, 前后两个“礼”字用法不同。前者,“礼”与“奇才”构成 支配的动宾关系,属名词作动词用法,应译为“礼待”;
后 者,“礼”与“交”构成修饰的状谓关系,属名词作状语用 法,应译为“用礼”。再如,针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 其有无,可乎?”这易使人忽视活用字的文句,学生运用比 较法就可以明确指出“目”“、耳”“、臆”三个字属名词 作状语。区分词的使动用法和词的一般用法也可以运用比较 法。词的使动用法的规则是“使动词+成为使动词的人或事 物”,所形成的关系是“动宾”;
词的一般用法的格式是“一 般词所阐述的人或事物+一般词”,所形成的关系是“主谓”。

例如《左传》中的“焉用亡郑以陪邻”,《六国论》中的“燕 虽小国而后亡”,前后两“亡”字用法不同。比较两者格式 前后项的组合顺序,则刚好相反:词的使动用法动宾格式, 正是词的一般用法主谓格式的倒装。“亡郑”,则是“郑亡” 的倒装。反言之,如若把属一般用法主谓关系的谓语词提前, 就能构成使动格式。区分词的意动和词的使动仍可采用比较法。意动用法在于一个“意”字,就是“觉得宾语动”“, 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 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说成为用如意动 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它并非是现实中有形的具体存在, 而是属于人的思想意念上的一种认识感受现象。如《阿房宫 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可作“以……为鉴”;

使动用法在于一个“使”字,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已经或将 要成为的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 的内容。如《论语.季氏》中“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中的“来”,可译作“使……来”。实践证明,学生如 果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比较法,就能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本 能力,能够自己去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再次, 要想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和句式,还要教会学生巧用句子结构 分析法。一个句子的结构,总有主、谓或主、谓、宾部分, 且有严格的、正常的排列顺序。据此,我们就可明了一个词 在句中应扮演哪一成分的角色,一个句子是属何种句式。常 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意 动、形容词的意动、使动用法等等。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 式、被动句式、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等。

通过句子结构分析法,就能辨识词的活用现象。如“将军身 披坚执锐”一句,“披坚”、“执锐”无疑都是动宾结构, “坚”、“锐”这两个形容词,就应充当宾词,活用为名词。

辨识句式也是如此。“者……也”是较为明显的判断标志,学生们往往能很容易辨识,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 记•陈涉世家》);
有时语气词“也”被单独放在谓语后面, 或者“者”被单独放在主语后面时,也可以表示判断,如“董 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彼吾君子者,天子也” (《战国策•赵策三》);
有时不管句中有无判断词,只要 句子前后构成判断关系的,皆是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另外,文言文中诸多的通假 字和一词多义现象也需要我们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去进行 辨识。这往往可以从语意中得到启发。一个句子,总要表达 一个意思,凭这一意思,就可明确句中的某个词是否通假, 表何意义。如《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通过了解句意,我们很容易知道“取”即“娶”之意。而“不 久当还归,还必当迎取”中的“迎取”乃“迎接”之意,所 以这里的“取”又不能看作通假字。最后,对生涩难懂的文 言文,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准确到位的翻译。简单点说,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便是字字有着落, 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例如:君恶闻其过,则忠 化为佞;
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节选《资治通鉴•唐 纪八》)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 成奸伪;
国君喜欢听到正确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成忠诚。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学会自学,善于自学,那么,学习文言文 也将是件快乐的事情。

五、注重平时点滴知识的积累是学好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环节 文言文的学习,任务之艰巨,众所周知。尤其是其中诸 多的零散知识,如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实词、虚词、 双音词古今异义、成语名句、生字等,往往让学生在面对它 们时不知所措。这里,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积少成多,风 雨兴焉,如果我们教师能在每课都设计一个总结归纳的环节, 那么,让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也就不难了。学 习文言作品,具备文言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是青年一代 的历史使命。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如何让文言文教学与素 质教育真正接轨,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究。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