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合同 > 承包合同 > 【浅谈动机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高职计算机专业

【浅谈动机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高职计算机专业

来源:承包合同 时间:2019-10-13 07:50:42 点击:

浅谈动机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

浅谈动机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 动机是一个解释性的概念。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 量\";

是\"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 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
任 何时代的教师都在为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烦恼。学生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即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学 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是获得有效教学的前提,学习动 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 度,对如何在实际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动机 理论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了初步的探讨。

摘 要:
高职;
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
计算机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有了进入 大学的机会,但是高职学校的生源在质和量上都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下滑;
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大都经历了高考的挫折, 多数学生是在一种无奈的心理状态下选择了高职学校,而且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理 解能力和行为习惯,正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 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所以给高职 业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带来了困难。

1.学生现状分析1.1学生学习动机调查 现在的职高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兴趣普遍较 低,甚至部分职高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的好坏、 学业的成败是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 中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在高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中, 授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的学习 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

我个人认为:对于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最重要的 一点是如何提高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2.在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 面:
(1)内在因素分析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中的大部 分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制力也比较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他们对所学的专业并没有太多了解,因 此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同时,由于这批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又影响了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不良的学习 氛围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2)外在因素分析 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 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学习不能对他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因此,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授课无吸引力,考试方式陈旧且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不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已成为一个严重 制约着高职教育质量提升以及良性发展的障碍,这些障碍直 接导致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学习没有动力的后果。

总之,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既有学生自身 的主观因素,也有学校和教师以及外界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

但不管什么原因,学生对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学习兴 趣是造成学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3.教学中学习动机和培养与激发模式的构建 3.1学习动机和培养与激发模式的构建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认知主义学习动机理 论、学习动机的归因论等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坚持"以培 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思想,同时考虑到我校目前办学的实 际情况,现提出一个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模型。

此模型可以用图1进行描述。

3.2学习动机和培养与激发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 过程中的实践 (1)动机设计教学过程的研究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划分为:
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 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基本应用等几 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又将计算机 应用基础课程细分为:理论课,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
实践课,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的两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于 不同的课型,一方面既要考虑到各种动机设计模式的整体运 用,又要考虑到不同课型动机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另一方面 还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使它们有机地 整合在一起,优化配置,才能发挥动机设计的效果。

(2)研究实践课动机设计教学过程 实验操作:运用"自信心动机设计策略"进行动机设计。

它的基本思路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已有的知 识、技能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在一定难度任务 条件下,接受学习挑战的自信心,使学生建立自信,最终实 现体会成功的喜悦。

一般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回顾本节基本的上机操 作步骤。2)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设计一个电子贺卡。3)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构思电子贺卡。4)学生 上机在Word中对电子贺卡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贺 卡。

(3)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采用计算机课程动机设计策略进行的计算机教 学实践,总体来看,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 被发现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动机得到了激发和维持。

通过教学,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明显提高,在对学习的 兴趣、坚持性、学习主动性和情感、自我效能方面都有显著 差异。并且,通过课下师生的交流,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我的动机设计教学策略是认可的。这说明我的计算机课程动机 设计教学策略有初步的成效,为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日 益娴熟,拥有较高的自信心、满意感,可给学生创设较多的 成功机会,树立成功的榜样,让学生在自身的进步中体验成 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明,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4.结束语 高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我效能水平低,学习无力感较强, 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活 动中善于运用具有动机设计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和培养学 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现状和成绩进行正确 归因。

动机理论在计算机专业课中经过开展有效的教学尝试, 已逐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动机 理论的教学策略,并将其逐步推广,真正意思上培养和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教学与动机作用[J].教育与理论实践, 1992(3) [2]李洪玉,何一粟.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1999.[3]贾立杰,学习动力模型的教学设计研究[D].北京师 范大学,2004. [4]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 社,1995. [5]赵立影,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基本策略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200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